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旅美大陆华人学者对于中国现代主体性的学科建构中,张旭东以其对"文化政治"的论述和对中国现代现代性的反思与建构而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张旭东将"文化政治"视为现代性的核心,并透过这一概念,在普通与特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重新思考主体性的呈现的问题,从而为处于西方现代性的"话语秩序"之中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如何穿透性地重新确立自身的普通性和主体性确立了基本的方法论;其次,张旭东透过对五四激进阐释学的重新阐释,考察文化政治的逻辑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重建革命与五四之间的内在关联;再次,以对鲁迅的重新解读为中心,张旭东通过重新界定鲁迅的"文学性"的内涵,重建鲁迅的写作在文学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关联,从而为打破西方现代性的话语秩序,理解中国现代的主体性打开了可能性的空间,并提供了方法论和具体的实践。

  • 标签: 张旭东 现代性 主体性 文化政治 鲁迅
  • 简介:摘要:文学作品是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载体,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这个介体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同时,通过感知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文学作品本身就是语言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不同时期语言的变革,以及当代语言的重要特征也会对文学形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以来,社会思想剧烈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语言文化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也一定会随之而变,语言变迁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以现代作品为对象,探究语言文化对文学形式带来的影响意义重大。

  • 标签: 语言改革 中国现代文学
  • 简介:最近,由黄开发、李今两位教授编著的三卷本《中国现代初版本图鉴》(以下简称《图鉴》)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惠泽学林的大好事。两位编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朱金顺的受业弟子,朱先生是新文学史料方面的专家,著有《新文学资料引论》《新文学资料丛话》《新文学史料学》等。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初版本 编著 新文学史料学 文艺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摘要:我们现如今的中国现代是以现代汉语为创作基础的而慢慢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体态,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我们现如今现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其特定内涵。本篇文章在介绍我们的现代汉语思维独特性的基础之上,更深层次的分析了现如今的现代汉语思维对于中国现代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希望能够对现如今的现代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现代汉语思维 现代文学 内在改变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24
  • 简介:本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现代经典的建构与知识分子主体的互动关系,认为知识分子编选作家全集、文集应该坚守人文精神阵地,保持理性批评眼光,才能建构和确立文学经典.

  • 标签: 知识分子 文学经典《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 简介: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持续发展,呈现了更加清晰的历史动向。中国社会继上世纪80年代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取向与转型之后,90年代掀起"市场经济"改革潮,到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成,宣布迈进小康社会并确立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生活意识悄然弥漫,新媒体文化迅捷笼罩。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目标 文脉 思潮
  • 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方遭受的鄙夷和敌视,源自它的试图改变.西方本土的汉学家曾深深地向他的人民致歉,因为他所提供的中国现代是二流乃至三流的.这些文学已不复再向他们提供浓郁的异国情调,唯一还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是中国的“政治美德”.施耐德那首著名的诗可援以为证: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反思 阅读 海外 重写 异国情调
  • 简介:现代既是现代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又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发展的高峰。现代中注入了一定现代人的思想,并且和现代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文学毕竟是一种作者的主观作品,因此现代必然有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倾向。这种倾向必然对现代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现代人的心灵必然会受到现代的影响。但是现代对于现代人是否是心灵的一剂良药其实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我们并不能对此进行简单的判断,必须进行综合的分析。

  • 标签: 现代文学 价值观念 现代人 冲击 抚慰
  • 简介:本年度现代研究方面的文章约有900余篇,略少于前几年,但是研究论著却出版了50余种,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从这些文章和论著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研究者对新的“突破”的渴求,以及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的研究对象的努力。现代研究正在艰难中跋涉前进。

  • 标签: 现代文学研究 小说流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 流派研究 东北作家群 作品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5-26
  • 简介:诸种版本的中国现代史论著论及20世纪20、30年代文坛时,只有浪漫主义思潮与写实主义思潮的“双峰对峙”,只有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惟独见不到古典主义思潮的踪影。如若卸却政治判断的预设,纳入现代性历史语境之中,从学术史角度考察,从历史真实出发,学衡派与新月派于内在学理上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新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构成了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这一思潮有着发端、演进、高潮的历史进程,有着自身理论体系和创作业绩。它对于因历史现代性的偏执而导致的人文精神失落及学术衰微的中国现状提出了质疑与抗衡,构成了推进中国现代发展的历史合力。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主义思潮 古典主义 发端 历史现代性 文学思潮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1
  • 简介:自从《文学评论》《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先后发表关于《中国现代论选》的评论,《文汇报》《文学报》发表关于《中国现代理论批评史》的评论,尤其是当著名的中国现代研究专家李何林教授以《一本填补学术领域空白的开创性著作》为题,在《中国现代研究丛刊》1987年第2辑发表评论以来,各兄弟院校的同行们以及不少读者陆续给我寄来了百余封热情洋溢的信件。有表示祝

  • 标签: 文学批评史 中国现代文论选 《文艺报》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报》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26
  • 简介:"全球化"是承"现代化"而来的,一般说来,"全球化"是"现代化"的继续发展.但是我感到"现代化"与"全球化"却是不同的两个阶段,在中国,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

  • 标签: 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化” 鲁迅 消解 主流 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