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临床疾病,可带来多种并发症,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西医治疗主要以接种疫苗预防发生率,发生后以预防脱水、防治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疗效欠佳。而小儿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治疗此病具有独特优势,导师吴泽湘教授结合此病的病因病机,从“独穴”理论出发,临床应用独取“清补大肠”进行推拿来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 泄泻 小儿推拿 独穴 清补大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急性原发性EB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急性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进行分析,使用ELISA法检查,检测EBV-VCA-IgM,阳性110例。结果110例患儿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占5.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4例占40.0%,淋巴结炎9例占8.2%,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28例25.5%,病毒性脑炎4例占3.6%,病毒性心肌炎6例占5.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占6.4%,过敏性紫癜5例占4.5%,川崎病1例占0.9%。结论小儿急性原发性EB病毒感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的严重损伤,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

  • 标签: EB病毒感染 小儿急性原发性 临床分析
  • 简介:2002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2009年,人类面对新型H1N1甲型流感的威胁。短短数年间,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呈范围不等的流行或散发性发病。

  • 标签: 呼吸道 病毒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纳入监测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8例,均于2023/01-2023/12参与研究,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停止腹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方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感染 防控
  • 简介: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偶然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畔寨卡丛林的恒河猴身上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1]。2014年2月份开始,美洲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确认存在寨卡病毒的传播,

  • 标签: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 伊蚊 格林巴利综合征 小头畸形 流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炎宁辅助治疗儿童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96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应用肠炎宁治疗)和对照组(46例,应用蒙脱石粉治疗,两组其它治疗方法如液体疗法等相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0.00%)略高于对照组(84.78%),但统计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2.68±1.03)d相比对照组(4.23±1.02)d明显更短,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实验组患儿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84.00%)比对照组(43.48%)更高,P<0.05。结论肠炎宁辅助治疗儿童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蒙脱石更佳,能更快缓解患儿腹泻症状,促进粪便轮状病毒转阴。

  • 标签: 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 肠炎宁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细节干预联合个性化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止泻时间、电解质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个性化组、联合组各81例。个性化组行个性化干预措施干预,联合组行系统细节干预联合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负性情绪、患儿干预期间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个性化组相比,联合组患儿止泻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P<0.05)。与个性化组相比,联合组患儿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负性情绪各领域阳性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个性化组(P<0.05)。与个性化组相比,联合组患儿干预期间总依从度较高(P<0.05)。与个性化组相比,联合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系统细节干预联合个性化干预可明显缩短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止泻时间,降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改善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应用价值理想。

  • 标签: 系统细节 个性化措施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止泻时间 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方嗜酸乳杆菌,对两组治疗效果、肠道微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8.05%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无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补锌疗法联合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03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补锌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补锌疗法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补锌疗法 干扰素α1b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与脱水性酸中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的20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设为观察I组、同期100例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II组、100例门诊体检正常幼儿为对照组。三组幼儿均接受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测定(指标包括:CK、LDH、CK-MB),对比分析三组幼儿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同时对观察组中患儿按不同脱水性酸中毒程度进行分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与脱水性酸中毒的关系。结果 观察I组各项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观察II组(P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血清心肌酶谱 脱水性酸中毒 关系
  • 作者: 熊光萍 李丹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州 73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是5岁以下婴幼儿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RVA感染所导致的腹泻给全球婴幼儿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目前针对RVA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预防目的。疫苗的有效性与RVA基因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国内外RVA分子分型特点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提供基因型多样性的重要信息,为当前和未来疫苗研制中毒株基因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A组轮状病毒 基因型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85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5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19例心肌酶增高患儿两周后复查均恢复正常;住院时间为7~1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腹泻,还可造成多系统损害;临床诊治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补液、饮食调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应密切注意肠道外损害情况。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肠炎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止泻宁颗粒对轮状病毒肠炎(湿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健脾止泻宁颗粒口服,对照组给蒙脱石散口服。观察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轮状病毒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显效率76.9%,轮状病毒转阴率79.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显效率44.4%轮状病毒转阴率4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能够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湿热证 小儿泄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补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治疗显效45例(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有效率95%,显效率75%;对照组显效42例(70%),有效9例(15%),无效9例(15%),有效率85%,显效率70%。2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思密达 小儿腹泻 轮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并发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2007年11月~2010年3月在桓台县人民医院院住院治疗的8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检测,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轮状病毒腹泻并心肌损害患儿中,CK-MB增高84例,占100%。肌钙蛋白异常12例,占12.3%。心电图改变79.8%。结论RV阳性腹泻并心肌损害患儿,CK-MB升高,心电图异常率高。

  • 标签: 腹泻 轮状病毒 心肌损害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8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患儿予补液,营养心肌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应提高对本病的重视。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中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2例,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并且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使患儿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轮状病毒性肠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2.4%,且观察组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