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轮状病毒病(PorcineRotavirUsdis-eaise)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腹泻为特征。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人及牛、羊等动物。本病最早(1943)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Woode和Bridge1975年首次从猪中分离

  • 标签: 轮状病毒病 轮状病毒 流行特点 症状 病理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合并CNS损伤的预后。方法选择116例大便轮状病毒阳性的患儿作为研究对像,根据出院时痊愈和好转标准将患儿分为治愈组59例和好转组57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患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CNS损伤影响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CNS损伤是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预后有显著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CNS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腹泻住院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收治的2184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临床特征。结果①2184例患儿,经ELISA检测,568例RV呈阳性,阳性率为26.01%(568/2184)。②急性腹泻,集中在9-11月与3-5月,其中,RV腹泻患儿,严重程度12(5-19)分,48.2%母乳喂养,腹泻3(0.5-53)d,最多腹泻7(1-21)次,呕吐2(1-6)d,最多2(1-11)次,体温高达38.5(37.1-41.1)℃。非RV腹泻患儿,严重程度7(4-15)分,67.3%母乳喂养,腹泻4(0.5-26)天,最多6(1-23)次,呕吐1(1-8)d,最多3(1-9)次,体温达8.4(37.3-40.1)℃。③RV呈阳性患儿分析,每年10月RV阳性率较高,每年7月阳性率较低,阳性率季节变化显著,存在秋季(9-11月)与春季(3-5月)两个高峰。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临床需重视,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给予对症处理。

  • 标签: 急性腹泻 儿童轮状病毒 感染状况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腹泻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95例腹泻婴幼儿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对比各个年龄段腹泻患儿的阳性检测率。结果0.5~2岁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最高,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婴幼儿进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0.5~2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高,对粪便中的轮状病毒进行检测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婴幼儿 轮状病毒 感染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和动物幼崽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婴幼儿或动物幼崽产生腹泻症状。固有免疫应答通过多个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轮状病毒感染和复制,同时轮状病毒自身也通过多种途径来拮抗固有免疫应答。本文就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机制以及轮状病毒对宿主固有免疫的拮抗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轮状病毒治疗性药物的研发和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轮状病毒 固有免疫 干扰素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口服疫苗是公认减少轮状病毒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最有效的手段。现就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概况、主要流行株、疾病负担及疫苗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对婴幼儿心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者129例,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行心肌酶谱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不单纯是肠道感染,可致心肌损害,若发现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心肌酶谱测定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轮状病毒 心肌损害 肝损害 心肌酶 测定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V)为双链RNA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RV感染不但能引起胃肠道症状,还能引起肠道外系统的病变。RV腹泻及RV血症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尚不完全明确。RV腹泻可能与肠道神经系统紊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非结构蛋白NSP4、热休克蛋白hsc70、细胞胞间结构损害等有关,RV毒血症可能与RV通过血液或(和)淋巴播散或免疫因素有关。

  • 标签: 轮状病毒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 病毒血症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感染轮状病毒(RV)导致腹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500例感染RV导致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 ①500例中RV阳性例数115例,占比23.00%,1-12月样本均有阳性;RV阳性率最高的月份是11月(44.00%)、12月(34.55%),最低的是8月(8.51%)、7月(11.48%)。和11月相比,12月更低(P>0.05),其他月份更低(              P<0.05)。②500例0-5岁均有检出RV阳性样本,6月-1岁RV阳性率最高36.73%(54/147),最低4-5岁6.67%(3/45),和6月-1岁RV阳性率相比,1-2岁更低(P>0.05),其他年龄段阳性率更低(P<0.05)。结论  0-5岁小儿是感染RV导致腹泻的主要群体,11月、12月是该病的高发季节,6月-1岁是该病的高发年龄段,一旦确诊,要积极采取对症治疗,鼓励小儿接种疫苗。

  • 标签: 小儿 轮状病毒 腹泻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占小儿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据WHO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7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感染6个月至2岁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受到来自母体抗体的保护而发病较少,到4岁时大多数儿童已受感染,亦很少再感染。本病常发生在秋末冬初,潜伏期1~3d,起病急,早期有低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儿病初即发生呕吐,然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的增多和大便的形状改变,大便每天10次左右,有的可达数十次。大便呈黄色或浅黄色,量多,有时为白色水样便或者蛋花汤样便,戮液少,无腥臭味。患儿常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症,如精神差、烦渴多饮、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此外,有大量文献报告了轮状病毒肠炎胃肠外损害的病例,主要有脑炎、心肌炎、肝炎、肾脏损害、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一般来说轮状病毒感染后患儿的血小板通常是减少的,本例轮状病毒感染后患儿的血小板增高,达到992×109/L,且持续约一个月,而其本身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是比较少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轮状病毒 感染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8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并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例心肌酶谱(AST,LDH,HBDH,CK,CK-MB)有不同程度升高,占75.3%;有两项以上同时升高者52例,占61.2%。结论轮状病毒感染的心肌损伤发生率高,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 标签: 轮状病毒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补充乳糖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 88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乳糖酶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乳糖酶治疗组采用补充乳糖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 4 天排便次数、止泻时间。结果:治疗后,乳糖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88例患儿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应用相同常见的治疗方式,取其中4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44例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家长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88.6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腹泻、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腹泻、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4年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普通组41例和个性组42例。普通组行常规化护理,个性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比较(1)轮状病毒感染治疗效果、患儿配合度、家长满意度;(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HRQOL评分的差异。结果(1)个性组较之普通组轮状病毒感染治疗效果、患儿配合度、家长满意度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HRQOL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个性组较之普通组HRQOL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 个性化护理干预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2009年7月~2010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疗程为(4.91±0.82)d,显著低于对照组儿平均疗程(6.02±0.98)d,观察组临床疗效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7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高,多见于6~36个月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