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内镜对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的诊断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扬中市人民医院胃镜中心通过内镜进行诊断发现的168例孤立性食管静脉瘤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胃镜中心一共做胃镜31438例,其中发现孤立性食管静脉瘤186例,孤立性食管静脉瘤发生率为0.58%。结论孤立性食管静脉瘤临床上属于良性病变,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出血,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需要指出的是,必要时可以做超声胃镜检查,并注意与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

  • 标签: 食管 血管瘤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内孤立球形病变采取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疑似肺内孤立球形病变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诊断,并对患者的X线诊断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采取X线平片检查后,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其病变类型、病灶分布以及病灶直径准确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内孤立球形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X线能够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内孤立球形病变 X线诊断 诊断效果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微创伤诊治方法.方法1994年10月至2003年3月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孤立性肺结节47例.结果除1例炎性假瘤因胸腔内较严重粘连、中转开胸手术外,其余均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肺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26.8min、1.2天和3.9天.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与手术相关的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诊治孤立性肺结节的安全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微创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 胸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临床发现的输尿管SFT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输尿管SFT具有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不易与输尿管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的特点。免疫组化检测Vimentin、CD34、bcl-2为主要阳性标志物,S-100、CK、NSE、Actin阴性有助于与神经纤维、平滑肌及间皮源性肿瘤相鉴别。手术效果良好,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输尿管SF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较独特的病理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输尿管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9例肺孤立性结节,先行平扫发现病灶,对病灶行2mm薄层扫描,再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2、3、4、5min薄层扫描,分析病灶大小、边缘情况及强化值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①孤立性肺结节的大小有一定的定性意义,对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帮助。较小的结节更有可能为良性。有作者统计,〈1cm的结节85%为良性,〈2cm的结节约60%为良性。〉3cm的肿块多为恶性肿块。②分叶状边缘多表明为恶性结节,特别是深分叶结节,深分叶阳性者以恶性结节多见,深分叶阴性者以良性结节多见。分叶反映结节各个方向生长不均衡。肺癌常见深分叶状边缘,错构瘤可见浅分叶。模糊的、不规则或毛刺的边缘提示恶性结节,肺癌边缘常见毛刺征,为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条索形成。约30%的转移瘤边缘模糊,可见毛刺征,约90%有毛刺的结节为恶性结节。边缘光滑锐利提示良性结节,如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和结核球等。③血管集中征又称支气管血管集中征,恶性结节较多见。其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的血管束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血管集中征并非肿瘤的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④胸膜凹陷征为周围型肺癌的常见影像学征象之一,典型的胸膜凹陷征对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⑤良恶性结节平扫的CT值差异不明显,增强扫描后恶性结节的强化值(38.6±14.9)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8.5±16.4)HU(P〈0.01)。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2min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

  • 标签: 肺结节 螺旋CT 大小 边缘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真菌性鼻-鼻窦炎是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虽然较少孤立发生于蝶窦,但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加之蝶窦解剖位置隐蔽,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临床上经常漏诊和误诊,易侵犯眶尖和颅内,危害较大。真菌性疾病在临床上逐年增多,且根据患者主诉往往就诊于神经内科、眼科等,首诊通常不在耳鼻咽喉科,因而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细菌学、血清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影像学的发展,真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就近年来该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鼻窦炎 真菌 蝶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孤立肺转移病人的外科疗效。方法我院胸外科1995年1月到2005年l0月为15例直肠癌肺转移孤立病灶患者施行了肺切除术。结果楔形切除12例,一叶切除3例,全组无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5年,1年、3年、5年、l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6%、46.3%、28.7%、18.1%。结论对于直肠癌肺转移的病人,在尽可能多保留肺组织的情况下实行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直肠肿瘤 肺转移 外科治疗
  • 简介:一部《骆驼祥子》,展现的主要是祥子的人生悲剧。小说不同于散文,作者的情感往往隐在字里行间,或借书中人之口而言之.作者一般不直接陈说出来。也许是祥子的悲剧过于沉重吧.老舍先生在文末终是忍不住,悲痛地议论道:

  • 标签: 《骆驼祥子》 悲剧命运 人生悲剧 作者 散文 小说
  • 简介:摘要孤立性肺毛细血管瘤(SPCH)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这类肿瘤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大多为稳定的磨玻璃结节,与早期的肺腺癌易混淆。手术切除以后,常规HE染色中,这类疾病可仅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与局限性肺不张相似,因此可能会被诊断为例如慢性炎症改变在内的非特异性感染,造成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以混合型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孤立性肺毛细血管瘤的罕见病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介入性孤立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的38例孤立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治疗,各1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可发现超声引导下治疗孤立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治疗,患者满意度比较高,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介入治疗 孤立性肾囊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早诊断恶性结节。方法搜集经临床治疗后观察证实或病理证实的65例孤立性肺结节,其中恶性结节35例(周围型肺癌);良性结节30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10例,错构瘤2例)。所有病例行常规CT扫描,并对部分结节病灶进行HRCT检查。结果典型结节并具有深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对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结论CT,特别是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孤立结节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发现,患者中有6例为肺癌患者,4例为结核球,2例为炎性假瘤。所有患者经过炎性治疗后,有2例患者炎性反应消失,表现为良性肿瘤。治疗2年后进行随访,有5例患者的病灶无任何变化。结论要充分认识肺内孤立性结节的特征性表现,对提高肺结节的确诊率相当重要。肺结节的诊断主要包括筛查、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随访四个环节。

  • 标签: 肺部孤立性结节 高分辨率 鉴别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对普通CT和HRCT诊断在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5例),对比观察采用普通CT检查的对照组与采用HRCT检查的临床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CT检查后,通过HRCT检查的观察组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HRCT诊断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进而更好的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孤立性结节 CT扫描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鉴别方法与随访方案。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入院诊断的289例SPN患者。分析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和随访方案。结果:结节直径>8mm的恶性率更高,实性结节的恶性率为3.11%,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率为39.45%,磨玻璃样结节的恶性率为2.42%,肺上叶位置的恶性结节率更高。恶性结节的钙化特点为偏心样、细小斑点样与泥沙样钙化,其CT增强表现为慢升慢降型。可根据结节直径、影像学资料和结节形态等信息确定随访方案。结论:结节直径、形态、钙化灶、CT增强表现可以作为SPN的鉴别诊断指标,且能够以此拟定随访方案。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鉴别 随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诊断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结节45例,恶性结节55例。结论 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对良恶性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价值中的对照分析。方法 通过整理回顾分析临床上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46例患者CT的具体表现特点和临床病理学的资料。结果 CT初步诊断:46例患者中肺癌34例和肺结核12例。病理诊断:46例患者中肺癌37例和肺结核9例。结论 螺旋CT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有部分局限性,但是对肺内及节约的位置有很好的定位作用。

  • 标签:   螺旋CT 孤立性肺结节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9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采用CT灌注检测,测定肺内病灶血流量(BF)、肺内病灶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值,并测量SPN增强净增值(NE)与达峰时间(TTP)。结果:炎性、恶性结节的BV值均高于良性,P<0.05;炎性与恶性之间比较,P>0.05;BF值中,良性结节<炎性<恶性结节,MMT值比较,P>0.05,但恶性与炎性之间TTP值比较,P>0.05。NE值中,组间比较,P<0.05,良恶性、炎性结节的TDC形态有所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SPN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9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采用CT灌注检测,测定肺内病灶血流量(BF)、肺内病灶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值,并测量SPN增强净增值(NE)与达峰时间(TTP)。结果:炎性、恶性结节的BV值均高于良性,P<0.05;炎性与恶性之间比较,P>0.05;BF值中,良性结节<炎性<恶性结节,MMT值比较,P>0.05,但恶性与炎性之间TTP值比较,P>0.05。NE值中,组间比较,P<0.05,良恶性、炎性结节的TDC形态有所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SPN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