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相关联系。方法 选取 80例本院在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分别对患者血液标本放置 1小时、 4小时以及 8小时后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放置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相关联系。结果 80例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在放置一定的时间以后,以 1小时的检验结果为检验标准,放置 4小时以后血液标本中的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显著差异放置 1小时的检验指标,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且放置 8小时以后血液标本中的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 γ 谷氨酰转肽酶、钾离子等指标出现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 对于生化检验结果来说,放置的时间越短,其检验结果中的相关指标越具有检测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结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语文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迟迟难以提升,一直都是教育部门主要关心的问题。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语文中较为深奥的词汇难以理解,导致了学生难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程度大过于学习,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走神等现象。当下我国教育水平不断发展,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堂教育质量较低的现状,提出了进行导入式教育策略的想法,帮助学生打下坚定的文学基础。本文根据小学语文中导入式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供参考。

  • 标签: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基于新课改目标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广泛推行和普及,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再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且课堂的内容也正在逐步增加丰满,依靠独立性的学习模式,其教学效果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因此合作化课堂的构建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小学语文课程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内容的深度融合,其中内含着较为庞大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对于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形成挑战,进而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落实合作化的教学。

  • 标签: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教学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 80例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12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急诊护理绿色通道,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两组患者从确诊到转至专科治疗的时间与患者的救治效果。 结果: 采取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后,患者的入院到确诊时间(18±1.78)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确诊到转入专科治疗时间( 24±1.76)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急诊脑卒中患者来说,采取急诊护理绿色通道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诊治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绿色通道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应用 PDCA循环管理工具持续缩短门诊患者候诊时间,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按照 PDCA循环应用程序通过分析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长的原因,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并进行效果追踪与评价。结果 应用 PDCA循环使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由 58.37±4.46min缩短至 29. 39 ± 1.81min,平均缩短时间为 28.98 ± 2. 65 min;,患者的满意度由 2018年的 92.33% 上升到 2019年的 96.22%,提高了 3.89%。 结论 应用 PDCA循环有效缩短了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降低患者就医时间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 PDCA循环 门诊患者 候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慢性布病患者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86例急、慢性布病患者于本院收治,运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急性布病为66例,慢性布病为20例,分别对比急性、慢性布病患者的规范用药与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含有不足疗程用药、未接受治疗、吃药期间不规律、单一使用中医治疗等)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布病患者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与规范治疗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X2=11.12,P=,0.000.05)。结论:针对急性布病患者规范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其规范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

  • 标签: 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 急性布病 慢性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400 例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中,医生根据自身经验决定用药的次数、时间和剂量,实验组则由药师与医生联合进行用药次数、时间、剂量的制定,对 2 组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结果 实验组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常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根据用药医学标准,合理控制用药的时间,尽量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在提倡交际英语教学法的背景下,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力图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本文将理论与实际教学案例结合,分析了这一教学宗旨的理论基础,展现了如何将这一原则贯穿教学始终,并结合多年的教学摸索实践提出了一些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舞台的建议。

  • 标签: 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以学生为主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降压药后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血压变异性 (BPV)、血压晨峰 (MBPS)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等指标变化,探讨服药时间与降压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将 61例高血压病 1级患者分为早、中、晚 3个不同时段服药组,行 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IMT。结果: 3组经治疗后血压均下降。晚服药组白天平均收缩压 (dmSBP)较早服药组高 (P为 0.031)。晚服药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 (nSSD)较早、中服药组均高 (P分别为 0.036、 0.003),而 MBPS较早、中服药组降低 (P分别为 0.047、 0.008)。 3组间 IMT无明显差异。结论:晚间服药能使夜间收缩压下降更明显,减少血压晨峰,但也增加 BPV。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患者 降压疗效
  • 简介:摘要: 在班级管理活动 参与 中, 小 学生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出现矛盾、意外,影响班级秩序。面对学生发生的问题,我们切不可 一味地指责 他们 ,而应该给他们更多的 解释、申辩、反思的 时间, 使他们在自主描述、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实现继续发展 。 在本文中,本人将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详细说明。

  • 标签: 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时间 策略
  • 简介:摘要: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非常重要,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需要注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实质要求,充分利用课堂的零碎时间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时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技巧及要求,进而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成绩。

  • 标签: 零碎时间 初中生 数学计算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国家对糖尿病治疗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确不尽如人意,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估血糖管理的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探索其他有价值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基于持续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计算所得的指标: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平均血糖高度相关,且与糖化血红蛋白呈线性负相关,是评价血糖达标的关键指标。除了评估血糖波动情况,监测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可以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频率、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还可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全面管理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大力推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及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结合起来共同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情况,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

  • 标签: 糖尿病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超时间窗(发病时间为4.5~8.0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其中42例患者经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后于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束后即刻予替罗非班治疗(经微导管动脉泵入负荷量替罗非班,并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量48 h)及强化降脂治疗(研究组),对剩余42例患者于造影检查结束后即刻予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康复情况;同时依据急性梗死部位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前循环梗死组(n=24)与后循环梗死组(n=18),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 h、7 d、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8%),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94.76±1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1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梗死组患者治疗后48 h、7 d、10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前循环梗死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前循环梗死组,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比例(94.44%)明显高于前循环梗死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后循环梗死组与前循环梗死组患者间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其疗效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更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超时间窗 替罗非班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从语义方面相比,汉语时间副词数量多,其表达时间就会显得很丰富,使泰国学生运用汉语时间副词常常出现这些偏误。该文主要研究泰国学生汉语常用时间副词偏误的表现及类型、分析泰国学者偏误的原因,以及探讨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泰国学生 汉语时间副词 汉语偏误分析 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心外科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心脏外科手术的 100 例 患者 进行研究,观察 患者术后护理的满意度 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 在100 例 心外科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中其中有 1 例不满意患者,术后回访时出现下肢缺血表现,所占比为 1.00% 。 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9.00% ; 使用 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中 不良发应率为 1.00% ,并且 100 例患者中未发现有局部渗液、出血、漏气和呕吐或是皮下气肿更严重并发症。 结论: 作为一名心脏外科护理人员,对于 心外科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要时刻观察记录引流液体的颜色、排量以及形状,还要注意患者术后出血情和感染情况,更要照顾到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

  • 标签: 心脏外科 引流管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 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所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正在席卷全球。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评估和控制此次疫情,本文通过构造了一系列衡量疫情严重程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逐步聚类及降维算法及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疫情已爆发的国家在疫情爆发期内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处理,构造了能够准确量化这些国家在疫情爆发后的疫情走势的疫情相对严重程度指标(Relative Severity Score)。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指标和地理、人文和社会因素做回归分析,本文发现人口平均年龄、湿度、平均气温和风速对疫情爆发的相对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最后,通过将该指标带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使用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拟合,本文对疫情正在爆发的国家的未来疫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逐步聚类降维算法 时间序列分析 回归分析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时间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时间护理,比较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改善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56%,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82.93%,实验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时间护理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病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时间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 周围性面瘫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 观察组患病1至 3d内进行针灸,对照组患病 8至 10d内进行针灸,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4.12±3.75) d,短于对照组的( 35.40±4.62) d,且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9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病程越短。

  • 标签: 针灸 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不同时间介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 800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患者,数字表方法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对工作认可度、留置时间、留置过程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对工作认可度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留置过程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留置时间和多种因素相关,做好相关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长短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明/暗适应时间对正常成年食蟹猴闪光视网膜电图(ERG)结果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选取3只成年食蟹猴,分别于暗适应20、40、60 min后用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会标准参数刺激,常规程序记录暗适应ERG,在暗适应40 min后,分别明适应1、5、10 min记录明适应ERG。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时间段振幅与潜伏期变化。结果:不同暗适应时间,a、b波和震荡电位OPs的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52,P=0.949),暗适应时间小于40 min时,a、b波和OPs的振幅随暗适应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大(F=50.800,P<0.001);暗适应40 min时,振幅达到最大,且不再随暗适应时间增加而增大(F=0.016,P=0.899)。明适应a、b波的潜伏期同样不受明适应时间的影响(F=0.980,P=0.381),a、b波的振幅在明适应5 min后达到最大(F=4.789,P=0.036)且随时间延长趋于平稳(F=0.135,P=0.717)。结论:在一定时间内,明/暗适应时间对食蟹猴闪光ERG结果影响较大,故对食蟹猴暗适应ERG记录的时间不宜少于40 min,而明适应ERG在5 min后即可记录。

  • 标签: 明适应 暗适应 视网膜电图 食蟹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