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4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用常规雌激素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用序贯雌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对象治疗总有效率95.00%相较于对照组70.00%高,出血控制和完全止血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短,P<0.05。结论青春期功血患者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的作用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和疗程。

  • 标签: 青春期功血 雌孕激素 序贯疗法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清官率。方法倍美力、醋酸甲羟孕酮序贯治疗。药物流产术后3周仍有少量阴道流血,超声提示宫腔内无明显组织物残留,子宫内膜厚度小于lem的患者125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75例患者于第22天用倍美力0.625mg,1次/天,连服14天,最后7天同时加用安宫黄体酮6mg,2次/天,两药同时用完,此为观察组;其余50例患者行清宫术,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大多数在服药1~3天内血止,有效率88%;停药3~8d后出现撤退性阴道出血,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与月经相当。观察组的治愈率、撤退性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美力与安宫黄体酮序贯使用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止血迅速,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雌激素 孕激素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联合应用宫腔镜保守性手术和孕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这段时间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抽取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单号组(n=40)和双号组(n=40),单号组实施常规手术+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双号组实施宫腔镜保守性手术+孕激素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CA125水平及治疗1年后妊娠结局。结果单号组治疗有效率为72.5%,双号组为95.0%,双号组较高(P<0.05)。单号组治疗后CA125水平为(27.43±3.25)U/ml,双号组为(21.17±2.35)U/ml,双号组较低(P<0.05)。双号组治疗1年后不良妊娠发生情况为7.5%,单号组为57.5%,双号组较低(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联合应用宫腔镜保守性手术和孕激素治疗方案优势明显,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可改善生育功能。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 孕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18例经宫腔镜检查诊刮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患者给予妇康片5-10mg周期治疗一疗程。结果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给予20天的孕激素治疗,简单型与复杂型增生效果较不典型增生好,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其癌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孕激素联合用药非手术方式,在人工流产不全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分组原则,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撷取的42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n=21)。甲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用药方法,乙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和乙组治愈率、无效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不全患者中,采用非手术雌-孕激素联合给药方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雌-孕激素 联合用药 人工流产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曼月乐及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分析组患者进行曼月乐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孕激素的治疗,比较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逆转率。结果分析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逆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讨论价值(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进行曼月乐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孕激素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而且能够提升患者的子宫内膜逆转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曼月乐 孕激素 子宫内膜增生症 临床疗效 对比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周期疗法与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中选取76例,将其按照治疗手段分为两组,基础组(孕激素治疗38例)和实验组(米非司酮周期疗法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变化、治疗后血性激素。结果相对比基础组,实验组的月经变化及治疗后血性激素变化情况均比基础组优异(P<0.05);治疗前血性激素对比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有利于改变患者月经情况,改善血性激素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米非司酮周期疗法 孕激素 围绝经期功血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间收治的 9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以后术后随访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 62.25±5.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40.51±4.30分)( t=20.563, P=0.001< 0.05);治疗组患者 VAS评分( 3.26±1.42分)、住院时间( 15.26±2.16d)、发热时间( 4.02±1.26d)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 [( 1.59±0.84分)、( 8.51±2.30d)、( 2.98±0.53d) ]( P< 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 4.45%)以及转移率( 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 20.00%)、( 24.44%) ]( x2=5.075, P=0.024< 0.05、 x2=5.414, P=0.020< 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以及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早期子宫内膜癌 孕激素 宫腔镜电切术联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数不断增多,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FET周期准备子宫内膜的主要方法之一。HRT-FET周期中雌、孕激素的暴露时间及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是否影响FET的成功率?是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改善FET的治疗结局?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在HRT-FET周期,给予孕激素前过短时间的雌激素暴露可能增加早期流产率,血清雌激素水平与治疗结局无相关性。胚胎移植前孕激素的暴露时间影响治疗结局,胚胎移植日血清孕激素水平是持续妊娠和活产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激素替代疗法 雌激素 孕激素 人工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孕激素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前来我院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9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刮宫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孕激素炔诺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比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而言,在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实验组患者采用刮宫术后联合炔诺酮治疗方式,子宫内膜厚度为(5.2±1.1)mm,相比对照组(8.1±0.5)mm而言更加理想,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71.7%,相较于对照组(95.6%)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炔诺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效果十分理想,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子宫内膜整体厚度,对提高患者血供而言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就临床治疗效果而言,孕激素炔诺酮并不能达到米非司酮治疗效果。

  • 标签: 孕激素炔诺酮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的3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展开研究,并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高剂量黄体酮孕激素(200mg)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剂量黄体酮(100mg)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同剂量 孕激素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孕激素与宫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数字随机表法均分成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于宫腔镜手术后联用孕激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比对照组66.67%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44%,比对照组22.22%更低(P<0.05)。结论 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屈孕酮片 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 术后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患者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0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患者4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以入院时间单双号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清宫术,实验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用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月经状况和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用药对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患者进行治疗,可切实改善其月经状况与经后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流产术后宫腔残留 雌孕激素序贯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分期手术中的治疗现状和方向,并对化疗、孕激素治疗的效用和价值作出研究。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0年7月-2022年10月实行,在妇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择出10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子宫内膜癌,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为常规化疗、加用孕激素治疗,后续比较中提及的项目为整体生活质量、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相关生活指标的预后保障性及跟进式生活调查最终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该治疗措施的选择倾向性及综合成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化疗、孕激素治疗在实行中对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适用于临床分期手术后。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化疗 孕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 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使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促排卵效果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PPOS方案IVF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10个周期。根据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制剂不同分成FSH组(63个周期)和hMG组(4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的获卵总数、MⅡ卵子数、受精总数、卵裂总数、第3日总胚胎数、冷冻总胚胎数、双原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第5日囊胚率、卵子利用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FSH组较hMG组的第3日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更高[64.2%(111/173)比50.0%(48/96),P=0.024;45.8%(22/48)比21.2%(7/33),P=0.023;36.5%(27/74)比16.7%(8/48),P=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而言,PPOS方案中使用FSH较hMG可获得更高的第3日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 标签: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 诱导排卵 卵泡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钙、镇静药物、谷维素、饮食调节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E2水平。

  • 标签: 小剂量雌 孕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疗效 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蛋白(p53)、p16蛋白(p1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5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周围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R、PR、p53、p16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ER、PR、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61.4%、38.6%,均低于对照组的90.0%、86.7%、93.3%(χ2=4.36、5.98、24.09,均P < 0.05);p53在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χ2=12.75,P < 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程度、组织分级、病理分期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R、PR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53在病理分期、发病年龄、组织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16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程度等不同患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ER、PR、p53、p16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病情的发生、发展、转变有关。联合检测ER、PR、p53、p16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临床 受体,雌激素 基因,p53 基因,p16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曼月乐或者口服孕激素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孕激素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曼月乐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14%、对照组85.71%,P<0.05;施治前子宫内膜厚度、Hb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子宫内膜厚度为观察组更低,Hb水平为观察组较高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5.71%,P>0.05。结论:对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曼月乐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并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曼月乐 孕激素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