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高频感应钎焊方法在TCA钛合金试样上制备WC耐磨,研究了不同配比WC和钛基钎料混料的钎焊工艺性以及耐磨的耐磨性,同时分析了钎焊热循环对基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配比混合耐磨填料时,随着钎料含量的增加,耐磨钎焊成形的工艺性更好,在相同工艺下钎焊的耐磨中缺陷含量越少;随着混合耐磨填料中WC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也随之增加。大面积高频感应钎焊耐磨时,对基体组织影响较大,对基体的组织影响距离为:钎焊一次热循环为2mm以内,而钎焊热循环2次和3次时则在3mm以内。

  • 标签: 高频钎焊 TC4钛合金 WC耐磨层 耐磨性 显微组织
  • 简介:PE防腐已在钢质管道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防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管道的使用寿命,先进合理的涂敷工艺是保证防腐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对钢管涂敷三PE过程中速度均匀性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国外解决此问题的成功做法。建议采用托辊结构的三PE涂敷作业线的厂家要仔细分析,解决钢管速度不均匀的问题,为保证防腐质量最佳而采用最合理的涂敷线结构。

  • 标签: 涂敷工艺 三层PE防腐层 钢质管道 作业线 钢管 细分
  • 简介:为实现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s,CFRP)板在役检测,采用同侧空气耦合超声兰姆波特征成像检测的方法对其缺陷进行检测。将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传感器置于CFRP板同侧,激发A0模态兰姆波,对其冲击损伤进行D扫描检测。引入时间反转损伤指数表征复合材料板的冲击损伤。结合概率损伤算法,以该指数作为损伤重构成像的特征值,将不同扫描路径上的特征值数据进行融合,得到CFRP板冲击损伤缺陷的兰姆波图像。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反转的兰姆波图像不仅能够直观地呈现损伤缺陷的位置和形状,而且能够通过避免基准信号选取和减少扫描步进次数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 标签: CFRP 空气耦合超声 时间反转 冲击损伤 兰姆波图像
  • 简介:为了提高纯铜表面的耐磨性能,采用电镀/浆料包渗相结合的方法,以TiO2粉为渗Ti源,纯Al粉为还原剂,在Cu表面镀Ni随后表面浆料包渗Ti-Al,制备Ti-Al共渗。研究了包渗温度对Ti-Al渗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RD分析了渗表面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在800-950℃共渗12h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渗组织变化过程为NiAl+Ni3(Ti,Al)→NiAl+Ni3(Ti,Al)+Ni4Ti3→Ni4Ti3+NiAl→NiAl+Ni3(Ti,Al)+NiTi;Ti-Al渗的摩擦因数随着包渗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小摩擦因数约为纯铜的1/3,最小硬度为纯铜的5倍。

  • 标签: Ti-Al共渗层 Ni-Ti金属间化合物 Ni-Al金属间化合物 料浆包渗温度 耐磨性能
  • 简介:本文分别研究了合金粉胎体的配方以及传统机械混合不同单质元素粉末混合粉的配方,并分析了烧结、焊接等工艺和试切的结果,以及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锯片的切割效率及寿命等问题。

  • 标签: 预合金粉 机械混合粉 把持力 切割寿命
  • 简介:研究了水雾化合金粉,测试不同的合金粉胎体成分配比以及烧结工艺,提高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提高锯片的切割效率,保证切割寿命。

  • 标签: 水雾化预合金粉 切割效率 切割寿命
  • 简介:用于新型锻机HATEBUR-HOTMATICHM35伪目前世界上锻造0.7kg以下锻件的速度最快的锻机)在最近向市场正式推出,见图10。HATEBUR-HOTMATICHM35带有触摸式操作屏和ESA600控制,模具更换龙门架,提升起重机和QTC-模具架,中频感应加热器和棒料架,料长6~8m(加热器能力约35~5t/h,取决于零件的重量)。世界各地锻造专家对其评价很高,相信该型设备能够带来许多节省成本的新型零件和新的成形工艺。

  • 标签: 精密锻造 锻机 感应加热器 成形工艺 操作屏 触摸式
  • 简介: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即冲压成形,来直接成形复合材料。为了研究复合材料板的成形行为,分析了成形温度对零件的影响,进行了弯曲和拉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板的锁止角为30°,在成形过程中,变形载荷一般小于5N,并且变形载荷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成形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最佳温度是170℃。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模具的温度场分布和复合材料板的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研究碳纤维在成形过程中的运动,采用两节点的三维Truss单元T2D3对纤维进行网格剖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 标签: 热冲压 碳纤维复合板 剪切角 弯曲 拉深
  • 简介:通过射线照相检测对TC4钛合金铸件内部常见缺陷及其在等静压前后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C4钛合金铸件内部大部分闭合孔洞类缺陷经等静压均可消除,内部缺陷底片上显示消失;少量的夹杂类和非闭合孔洞类缺陷未压合,在底片上与等静压前缺陷显示基本一致;个别缩孔缺陷部分压合或表面压陷,极少量的大尺寸缩孔缺陷压缩变形为线性缺陷,在底片上缺陷显示形态发生变化。由于线性缺陷的结构特征在射线照相检测时易导致影像对比度下降,进而影响缺陷的检出率,因此应在等静压前对易产生缩孔部位进行射线照相检测并将大尺寸缩孔清除补焊,避免等静压后缩孔压缩变形造成缺陷漏检。

  • 标签: 射线照相检测 热等静压 底片显示 缺陷漏检
  • 简介:沥青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是针对油田集输管线酸腐蚀穿孔而研制成功的新型防腐、保温材料。本文介绍了沥青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合成化学反应、制备工艺、性能指标、化学组成及原材料的选择。重点介绍了沥青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新开发的沥青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不仅具有普通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绝热性能,而且兼具沥青的防腐蚀、抗老化、耐渗透等性能。沥青聚氨酯泡沫塑料于2001年通过国家专利局公示,专利号为:ZL-0112528·6该成果于2002年11月1日通过中油地面工程建设权威专家组评审。

  • 标签: 防腐 保温 沥青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 简介:采用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技术制备高碳化钨含量的镍基复合材料(Stelcar65合金),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Stelcar65合金的堆焊参数。堆焊电流、送粉率和堆焊速度等参数均对碳化钨的分解有显著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堆焊电流、最佳送粉率和最佳堆焊速度分别为100A、25g/min和40mm/min,堆焊无裂纹、无分解。并对优化后的堆焊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

  • 标签: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 镍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堆焊参数优化
  • 简介:在飞机多层铆接结构间腐蚀缺陷的脉冲涡流检测中,需要识别提离效应造成的干扰信号和缺陷信号,同时也需要判断缺陷深度。制作了模拟飞机多层铆接金属结构的试样,对不同深度和大小的腐蚀缺陷进行了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前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PCA方法,可以将纯提离信号与带间腐蚀缺陷的信号显著区别开来,可以将不带提离时的纯腐蚀信号的深度识别出;将PCA提取的主成分应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可以将纯提离信号与纯腐蚀信号和腐蚀提离混合信号区别开来。而对于带提离的腐蚀,试验发现其PCA分布与不同深度的纯腐蚀出现混淆,因而不能准确识别这两种信号。

  • 标签: 脉冲涡流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 腐蚀 提离效应 多层铆接结构
  • 简介:将由Zn(CH3COO)2·2H2O和Na2CO3通过室温研磨反应获得的前驱体在PEG400存在下于240°C分解获得大量的ZnO六棱锥产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表征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PEG400在ZnO六棱锥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六棱锥和双六棱锥的结构差异来自于分解反应。光致发光谱(PL)测试表明:ZnO六棱锥在386nm处展示强的近带隙发射,在550nm处展示较弱的绿光发射。435cm-1处的拉曼振动表明ZnO六棱锥具有良好的晶体质量。

  • 标签: ZnO六棱锥 热分解路线 形成机理 光致发光性能
  • 简介:沥青聚氨酯硬泡塑料是在原聚氨酯硬泡材料中加入沥青,使聚氨酯硬泡改性而成,这种沥青是用小分子多元醇解决了其成球问题。特别是在一步法作业线上用黑色母粒子生产的黑夹克管提高了管线的防腐寿命和保温质量,使管线保护壳在强光照射下不爆裂,给施工带来了方便。沥青聚氨酯硬泡塑料较其它类聚氨聚硬泡材料价格低,施工工艺与其它类聚氨酯硬泡材料相同,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防腐、防水和保温的新材料。

  • 标签: 沥青聚氨酯硬泡塑料 管道 防腐 保温 聚氨酯 防水
  • 简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以其独特的三高性能(高强度、高压力、高密封性)已成为替代纯钢管管道的主要管材品种之一,据2002年统计,我国应用PCCP管已达700多km,并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由于外部环境会对PCCP中的预应力钢丝产生腐蚀,因此需要在管道外壁涂敷防腐涂料,为保证南水北调PCCP管道的使用寿命,我们研制开发出一种无溶剂环氧煤沥青涂料,该材料涂层与混凝土粘结力好,防腐抗渗性能优异,可在潮湿混凝土表面施工。本文介绍了该材料的物化性能、施工特点以及现场喷涂应用情况,并展望了PCCP外防腐涂料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PCCP 防腐 无溶剂 涂料
  • 简介:不久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举办了由南京朗仕億等离子体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华晨气缸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陶瓷合金强化发动机气缸套”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完成单位的技术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陶瓷合金强化发动机气缸套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强化的产品,可大规模、批量化应用在包括汽车、舰船等各类机器的动力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会 发动机气缸 表面强化 自主研发 气缸套 合金层
  • 简介:对超细Fe基合金粉对切割花岗岩锯片锋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合金粉在胎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加入适量的Co可以防止锯片在切割高硬度花岗岩时产生的“烧刀”现象。同时,在Fe、Cu、Ni和Sn混合粉组成的胎体中,选择较细粒度50/60的金刚石可以适当提高锯片的切割效率。

  • 标签: 预合金粉花岗岩金刚石锯片锋利度
  • 简介:CVD金刚石可以用各种方法合成,其中晶粒生长速度最快的则为等离子体CVD工艺。我们试验室过去曾试图用DC等离子体CVD工艺合成金刚石厚膜,并就膜与基底的附着强度和膜的性质作过探讨。但是,等离子体工艺存在沉积面积和膜质量都不如其它CVD工艺等问题。CVD金刚石薄膜应用中对扩大沉积面积有着强烈的需求。本研究试图通过控制沉积压力、输入功率等沉积参数扩大等离子体直径,以沉积出大面积金刚石薄膜。我们的目的是利用等离子体CVD工艺沉积出生长速度高、面积大且膜厚均匀的金刚石薄膜。同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金刚石薄膜形状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如下:(1)随着沉积压力的降低,金刚石晶粒尺寸减小,成核密度增加。金刚石的结晶性则几乎不受沉积压力的影响。(2)随着等离子体电流的增加,金刚石晶粒尺寸减小,成核密度增加。增加等离子体电流也可改善金刚石的结晶性。(3)降低沉积压力和增加等离子体电流均可扩大等离子体射流,但是金刚石沉积面积的变化并不明显。(4)随着沉积压力的降低和等离子体电流的增加,金刚石的结晶性均会增加。降低沉积压力和增加等离子体电流有利于改善金刚石薄膜的均匀性。

  • 标签: 工艺 合成金刚石 沉积 合成 成核密度 结晶性
  • 简介:采用真空高温裂解聚碳硅烷法制备β-SiC陶瓷粉末,并对解产物进行TGA/DSC、XRD和拉曼光谱表征。通过矩形波导法测量β-SiC陶瓷粉末与石蜡复合材料在8.2-18GHz下的复介电常数来研究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虚部均随着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温下产生的石墨碳引起的电子松弛极化及电导损耗是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虚部增大的主要原因。

  • 标签: SIC陶瓷 聚碳硅烷转化SiC 介电性能 热解温度 自由碳 复介电常数
  • 简介:在氩气气氛下,将Ag2O与石墨通过机械活化或还原反应生成Ag,对其等温还原过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Johnson-Mehl-Avrami模型能合理地解释Ag2O与石墨经机械活化和还原合成Ag的过程。采用相同的模型来研究机械活化和还原反应合成Ag的动力学时,机械活化还原过程中的Avrami指数比热还原的要高;还原和机械活化过程中的晶核长大机制分别是扩散控制和界面控制。

  • 标签: 等温动力学 机械化学活化 热还原 Johnson-Mehl-Avram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