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致残。结果:NIHSS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低(P<0.05);致残: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可有效降低致残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神经功能 致残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肺癌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 从我院近10年(2013年至2022年)收集80例患者的数据,其中包括肺叶切除术组(30例)、肺楔形切除术组(25例)和肺全切除术组(25例)。通过对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全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最高,但肺叶切除术组和肺楔形切除术组术后死亡更高。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肺全切除术组的5年生存最高,达到了68%,而肺叶切除术组和肺楔形切除术组的5年生存分别为50%和55%。结论 肺全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较高。肺叶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虽然手术风险较小,但长期生存不如全切除术。

  • 标签: 肺癌 手术方式 长期生存率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谈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接收的产妇5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28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产房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舒适、产房感染均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产房内感染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产房 舒适护理 产妇 助产质量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3-2023.7在本院采取ERCP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75例,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照组(75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胰腺炎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ERCP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ERCP手术 术后胰腺炎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儿童乳牙龋齿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学龄前儿童,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抽样分组,参照组奉行常规幼儿园日常保健干预,纳入35例,实验组奉行专业医务工作者护理干预,纳入35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口腔检查配合度、不良习惯改善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口腔检查配合度94.29%、不良习惯改善85.71%优越性显著,差异对比P<0.05;在龋齿新发观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龋齿新发8.57%(3/35)相对较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为了预防儿童乳牙龋齿的发生,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儿童保护牙齿的意识,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儿童口腔检查配合,减少儿童龋病的发生概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学龄前儿童 乳牙龋齿 检查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运动训练落实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品管圈管理的护理,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运动训练总落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晚期肺癌 运动训练 落实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门诊预检分诊准确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预检分诊时出现差错的患者当中随机挑选出5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对导致门诊预检分诊准确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这50起预检分诊差错问题当中,由于护患沟通不通畅导致差错的有20起,占比为40%,由于预检分诊中存在漏洞导致的差错有9起,占比为18%,由于预检分诊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差错有8起,占比为16%,由于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工作失误导致的差错有13起,占比为26%。结论:影响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的因素主要有护患沟通不通畅、预检分诊存在漏洞、预检分诊制度不健全以及护理人员工作失误。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影响因素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提高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接收的产妇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提高母乳喂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6.00%)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优于对照组(6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值得推行运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早产儿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善措施在降低肺功能检查患者交叉感染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肺功能检查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消毒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善,包括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优化流程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等。比较两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为4%,对照组为1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功能检查中实施持续质量改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善 肺功能检查患者 交叉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中采取品管圈活动后,分析其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方法:摘选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的住院患者为范例,全部采集痰液标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每组均80例。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行传统留存流程(实施前),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行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记录并比较组间的痰标本留取。结果:改善后的数据84.4%高于目标值76.4%,达到改善的预期目的。结论: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痰液标本的留取,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为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痰标本留取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的效果。方法:纳入86例急诊患儿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纠纷投诉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纠纷投诉,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小儿输液室 纠纷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科手机注油保养包装中,实施敏感指标检测牙科手机注油保养包装灭菌后牙科手机油包的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4月—2021年6月回收的牙科手机为基数,回收牙科手机62787件设为对照组;以2021年7月—2021年9月回收的牙科手机为基数,牙科手机60072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注油保养包装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注油保养包装的方法上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促进质量持续改进。通过设定方案,对牙科手机油包进行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牙科手机油包为0.3%,对照组牙科手机油包为0.14%,观察组比对照组高0.16%(p<0.05)。结论合理正确地使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可以降低牙科手机油包

  • 标签: 牙科手机油包率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不同消毒技术在抽血前后应用,对降低患者感染的效果,以指导临床上更安全有效的消毒实践。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采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10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使用0.5%氯己定进行抽血前后的消毒,对照组使用常规的70%乙醇进行抽血前后的消毒,比较两组感染、患者皮肤反应、经济成本。结果:初步结果表明,使用0.5%氯己定的实验组在降低感染方面表现优于使用70%乙醇的对照组。此外,氯己定组患者的皮肤反应较少,经济成本分析显示,虽然单次消毒成本略高,但由于感染的降低,总体成本效益更佳。结论:0.5%氯己定在抽血前后消毒中比常规的70%乙醇更有效,能够更好地降低感染,减少皮肤反应,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建议在临床抽血操作中考虑使用0.5%氯己定作为优先的消毒选项。

  • 标签: 氯己定 乙醇 消毒技术 感染率 皮肤反应 经济成本。
  • 简介:目的探讨驻京部队军职干部前列腺增生(BPH)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更好地对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军队制定的统一干部查体表,为134个驻京部队的干休所或部队大院的中老年军职干部共1799名进行全面查体,并对查体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国际前列腺协调委员会推荐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表进行评估。结果本组军队干部前列腺增生患病按年龄分组为≤60,61~69,70~79,≥80岁者分别为32.55%,56.69%,86.68%,82.96%,平均患病68.85%。结论驻京军队干部人群中的前列腺增生患病高,随年龄增加其患病及临床症状呈正相关性,因此应加强对军队干部此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前列腺增生 发病率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PICC患者自我维护正确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携带PICC患者随机分为前期调查组(50例)和后期查检组(50例),前期调查组按常规对PICC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期查检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携带PICC的居家肿瘤患者。结果出院后2个月内前期调查组发生拔管、管路滑脱、感染等情况共计6例(12%),后期查检组发生管路滑脱1例(2%),比较2组在出院后2个月内的拔管发生、管路滑脱及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提高携带PICC居家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正确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居家护理 品管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母婴分离 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 产妇母乳采集 的研究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我院分娩 的 母婴分离产妇作为对照组 ( 40 例),行常规护理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5 月在我科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为观察组 ( 40 例),应用品管圈活动 。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母婴分离产妇母乳采集 。 结果 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母乳采集成功率在产后第 1 、 3 、 5d 比较,对照组均少于观察组,组间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 实施品管圈活动 管理,产妇母乳采集行为 更加规范 , 有效 促进 母乳分泌,提高母乳采集 , 有利于 母乳喂养。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母婴分离 母乳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 18 年 7 月 -20 19 年 7 月收治的住院 患者 52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 应用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以及护理前后的感染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 明显高 于对照组( P < 0.05 ), 研究组患者感染 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 。结论:对 患者 实施 优质护理,不仅 能够 有效 的 减少院感发生 , 还 能够 提高患者 的 满意度, 加快 患者康复。 应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院感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接收的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调查对象,所有接收的实验患者均有吞咽功能,35例脑卒中患者选用传统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35例脑卒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误吸发生概率情况。结果:两组间对比,误吸发生概率和满意度有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误吸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感染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科护士50名(包括实习生、规培生及进修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感染科护士50名(包括实习生、规培生及进修生)为实验组,积极寻找针刺伤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整改,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起到减低感染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结果 2021年感染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明显低于202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  感染科护士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孕妇学校护理模式在降低孕妇巨大儿发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产科进行产检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孕妇学校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巨大儿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自然分娩率 孕妇学校 巨大儿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