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为主题,对导致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率由21.74%降低到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风险评估单 书写正确率 风险评估 PDCA循环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PICC患者自我维护正确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携带PICC患者随机分为前期调查组(50例)和后期查检组(50例),前期调查组按常规对PICC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期查检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携带PICC的居家肿瘤患者。结果出院后2个月内前期调查组发生拔管、管路滑脱、感染等情况共计6例(12%),后期查检组发生管路滑脱1例(2%),比较2组在出院后2个月内的拔管发生、管路滑脱及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提高携带PICC居家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正确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居家护理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综合ICU救治且脱管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制订一系列相关护理措施,如及时风险评估、改进固定方法、加强交接、关注并解决患者不适、恰当有效约束、清醒患者加强宣教等,并在临床实施、运用,与集束化护理实施前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ICU非计划性拔管率由3.24%降低到0.62%。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提高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开展"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由活动前的31.7%降至活动后的14.3%(P<0.01);QCC目标达标为113%;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方面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管理意识.

  • 标签: 导尿管 品管圈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中运用循证护理以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6月本院消化内科320例胃息肉术后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制定输液治疗护理计划并实施,统计2组静脉炎发生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为1.88%,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对照组静脉炎发生为12.4%,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9.5%,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及提高住院患者满意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提高眼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未使用PDCA循环法(2014年9月~2015年4月)清洗的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应用PDCA循环法(2015年5)12月)清洗的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从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每月清洗的手术器械中随机抽取240件,抽取8个月共1920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及功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隐血试验阳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眼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

  • 标签: PDCA循环法 眼科手术 器械 清洗质量 合格率
  • 简介:目的探讨集柬化护理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形成,主要措施有实施压疮预警、家属知信行干预以及减压护理。选取2016年5月~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低于对照组,压疮出现时间长于对照组,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脑梗死 压疮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为主题,对科室患者目前参加工娱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不参加工娱治疗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人数。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从45%增长达到90%以上。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患者 工娱治疗 参与率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降低老年病人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住院老年病人1028例设为对照组和1052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对试验组病人进行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DVT发生。[结果]试验组病人DVT发生为1.24%,低于对照组的8.46%(χ^2=59.341,P=0.000)。[结论]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能预测老年病人DVT的发生风险,从而对中高危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DVT的发生

  • 标签: Caprini评估表 老年病人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预见性护理 高危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失禁性皮炎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后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ICU失禁性皮炎发生高的原因,制订对策并应用。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护士综合素质得分情况;两组护士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掌握、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失禁性皮炎相关管理流程达标情况;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活动后护士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掌握、风险评估、管理流程均达到目标值;活动后护士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及和谐度等方面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失禁性皮炎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前后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ICU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ICU失禁性皮炎发生,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综合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病房 失禁性皮炎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和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8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0名临床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标本采集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依据干预前收集的资料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从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存储及送检三方面进行重点环节干预。干预后收集2016年9月—12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时应用相同的问卷对干预后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护士的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及标本采集不合格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标本采集的认知评分(18.60分±1.36分)高于干预前(12.25分±3.32分),不合格标本(0.18%)低于干预前(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 标签: 标本采集 重点环节 不合格标本 认知 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分泌科2015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预防压疮。比较两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瞻性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陪护人员在压疮基本知识、好发部位、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低于对照组,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压疮预防认知和协同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糖尿病 老年患者 压疮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小组在降低采集静脉血标本不合格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以"降低采集静脉血标本不合格发生"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护理专案小组前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发生。结果:实施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发生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针对静脉血标本不合格发生高的现状,采取护理专案活动,可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检查 标本 不合格 护理专案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优化改进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