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对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90例,以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为观察组,接受强化护理健康教育;以2015年3-9月收治的4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视觉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近视患者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强化护理健康教育 用药依从性 视觉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Teach-back法在肿瘤患者预防跌倒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6-12月120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6月14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预防跌倒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案例的Teach-back法实施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跌倒防范措施依从率、跌倒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防范措施依从率为97.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8%(χ^2=2774.640,P〈0.001),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19,P=0.024)。结论在肿瘤跌倒高风险患者中运用基于案例的Teach-back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跌倒防范措施的依从率,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案例 Teach-back 跌倒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对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4例前列腺骨癌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 前列腺癌骨转移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2018年7月21日-22日,第十九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主题为“护理引领教育创新”。来自全国各省市77所单位的160余名护理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护理教育分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医护专业教学研究会主办,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 标签: 护理教育 教育研讨会 高职高专 西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简介:目的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精神疾病专业知识教育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8月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给予每周1次、持续6个月的疾病知识教育,比较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家属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和0.11);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家属相关知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和0.21);在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疾病专业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进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 依从性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的60例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法健康教育;对两组入院时、入院后2周病情恢复情况、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入院后2周,观察组总积极因素评分、病情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药物知识知晓率及出院指导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够快速地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式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维持血液透析期间实施视频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饮食及液体摄入、治疗行为、身体活动、心理社会行为、疾病管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视频式健康教育 维持血液透析 疾病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肠造口围术期专业健康教育在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加速康复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行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将2016年1-12月手术行肠造口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手术行肠造口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由主管护师进行常规造口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由专业国际造口师进行专业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造口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7-30d,平均(9.52±3.84)d;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5-20d,平均(6.48±2.6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5,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6-18d,平均(8.02±3.42)d;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4-11d,平均(5.42±2.5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9,P〈0.001)。两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造口围术期专业健康教育可减少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可以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路径提供依据。

  • 标签: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肠造口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群的微课教育及随访在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质量。方法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制订延续护理方案,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课教育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微课教育及随访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

  • 标签: 冠心病 微信群 微课教育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拟出院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电话随访;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NIHSS)、运动功能(FMA)、自我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ADL、FMA评分高于出院时(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低于出院时(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特殊情况处理、功能锻炼、定期复诊、信息获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专业知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沟通技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