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中开展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双盲分组法的分组原则将本院2019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参照组开展开放钉榛系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0.000),治疗组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参照组(P=0.000),术后伤锥增加高度和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00),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的治疗优良率(95.00%)高于参照组患者(70.00%),两组相比:P=0.037。结论:在手术治疗中通过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能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常规手术治疗 脊椎压缩性骨折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另一组采用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而言,采用PKP和PVP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PKP整体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CT和MRI多模态影像诊断的具体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4月~2022年12月时间段选择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参加研究,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者进行诊断对照,所有人员均接受CT和MRI多模态影像诊断,将纳入结果作为研究金标准。研究指标为诊断结果与效能评价。结果:MRI多模态影像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多模态影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高于CT,漏诊率低于CT。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中应用MRI多模态影像诊断精准度要高于CT,漏诊率较低,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MRI多模态影像诊断 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开展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老年OVCF患者,样本例数共计100例,经随机抽签法均等划分为均组50例的参照组(采用PKP治疗)与干预组(采用PCVP)治疗,研究时间为2023.1-2023.12,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椎体后Cobb角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组VAS评分治疗后低于参照组,Cobb角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 老年OVCF开展PCVP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椎体后Cobb角,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短期疗效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弯角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2例呼吸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辅助治疗,26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6 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撤成功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撤成功率为92.00 %,对照组为76.00 %,P<0.05;观察组撤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0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在ICU重症呼吸患者呼吸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成功率,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ICU 呼吸重症 呼吸机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中药外敷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 52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在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接受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的结合组( n=26)和接受传统治疗方案治疗的传统组( n=2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在疼痛评分的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在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针灸与中药外敷的联合运用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减轻了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与伤害,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以及运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外敷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针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观察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骨折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41例)临床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B1组(观察组41例)临床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B1组明显少于B2组患者(P<005);在远期治疗效果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骨折患者(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临床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将患者的椎体高度进行有效恢复,并且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可以获得显著的远期疗效,有效体现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腰椎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76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观察组38例病患均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接诊收治,并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对照组病患则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均接受常规护理,76例患者均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比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其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腰椎压缩性骨折 围手术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相比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补肾活血方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治疗小儿哮喘中超声雾与压缩泵雾化疗法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哮喘患儿,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n=30),与采用压缩泵雾化疗法治疗的观察组(n=3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压缩泵雾化疗法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且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HR)、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雾治疗,压缩泵雾化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疗效,故值得临床推荐与采用。

  • 标签: 超声雾 压缩泵雾化疗法 小儿哮喘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文收集国内外OVCF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方法通过知网万方数据、pubmed、Springer等网站“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针灸”等关键词搜索,纳入26篇文章并进一步总结分析。结果PKP、PVP结合针灸治疗OVCF更好提升疗效,进一步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结论PVP、PKP术基础上对OVCF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传统针灸
  • 简介:骨质疏松是一类以骨组织量进行性减少,骨结构异常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老年人多见;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骨质变薄,股脆性增高,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1];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2],常导致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引起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 椎体后凸成形 骨质疏松患者 脊柱压缩性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病因知晓度评分91.4±1.7分,治疗方法89.4±1.4分,护理配合89.6±1.8分,康复训练88.3±1.6分,总分91.3±1.5分;对照组患者病理病因知晓度评分82.6±1.3分,治疗方法81.7±1.2分,护理配合82.6±1.3分,康复训练81.5±1.1分,总分80.6±1.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4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2.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0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PKP治疗30例(手术组),保守治疗37例(对照保守组)。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发生邻椎骨折情况、疼痛视觉评分(VAS)、Dallas疼痛问卷(Dallaspainquestionnaire,DPQ)评估、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测量及Cobb角测量。结果PKP治疗(手术组)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较保守组缩短,止痛效果显著、VAS评分、Dallas疼痛问卷(dallaspainquestionnaire,DPQ)评估、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下降程度均优于保守治疗组,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和纠正Cobb角;但有术后再骨折及发生邻椎骨折的风险,且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保守治疗可以使疼痛症状缓解,治疗费用较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显著,恢复椎体的高度及后凸角不明显,且治疗周期较长,并发症发生率高。

  • 标签: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