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88例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结果全部88例患者中14例患者椎间盘膨出,占15.91%,17例患者外侧型突出,占19.32%,38例患者旁中央型突出,占43.18%,19例患者中央型突出,占21.59%,旁中央型突出率明显高于其他CT分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能够使临床医生对腰椎间突出症的诊断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加快其病情好转和改善。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分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运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强迫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为综合心理护理。针对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P<0.05);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运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使治疗效果显著增高。

  • 标签: 综合心理护理 强迫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ICU病房中随机选取15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数学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血糖控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OFA、APACH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6.7%,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中应用血糖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血糖控制 ICU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EEG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7月—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儿科ICU室诊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都给予cEEG检查与智力障碍筛查。结果在40例患儿中,cEEG背景节律Ⅰ级22例,Ⅱ级16例,Ⅲ级2例。智力评分为61.14±11.84分,智力障碍发生率为27.5%。直线相关分析分析显示患儿的智力障碍与cEEG背景节律有显著正相关性(r=0.532,P<0.05)。结论ICU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EEG变化特征显著,与患儿的智力障碍有显著相关性,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ICU室 重症手足口病 cEE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各3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4.12±0.23)mg/dL、阳性率83.87%;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1.30±0.45)mg/dL、阳性率3.23%。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将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应用到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速率散射比浊法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浆中总钙与离子钙测定在诊断肿瘤性高钙血症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素锂抗凝血浆,主要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法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中的总钙和离子钙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清蛋白及pH值,计算校正总钙和校正离子钙,根据数据进行统计指标。结果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cTCa浓度、ICa及nIC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a升高阳性率高于cTCa,分别为18.18%和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中,IC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高钙血症的诊断率。

  • 标签: 高钙血症 总钙 离子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认知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将100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认知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平均身体整体状况评分为(9.8±1.2)分,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身体整体状况评分为(8.2±1.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认知护理 应激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早产儿主要是指未足月(37周前)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时间相对足月儿较短,出生后早产儿更容易出现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神经发育迟缓,对早产儿后续的生长发育均较为不利,因此,在早产儿出生后往往需要对其实施营养干预,这是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早产儿的院内营养干预方式主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分别是指静脉营养干预和胃肠道营养干预。为更好地了解早产儿院内营养干预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本文首先对早期营养状况对早产儿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再针对早产儿院内营养干预中的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这两种营养干预方式及其营养剂进行分点阐述。

  • 标签: 早产儿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学检测中痰培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感染患者36例痰直接涂片和常规培养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感染患者36例痰标本检出菌株数31株,病原菌分离阳性率86.11%。结论按照正确、标准的操作方式采集标本可提高痰标本中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临床检验痰标本主要是采用病原菌进行检查,而使用其方法进行检查结果有较高的效果,但检查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实现诊断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痰培养 检测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优质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康复中护理人员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接诊的30例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在家庭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病人康复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降低精神病人护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病人 护理人员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纤维化对临床防治的意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组88例先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如用维生素C和肝能片对症处理,再加保肝解毒汤治疗(主要药物灵芝、柴胡、黄芩、龙胆草、郁金等),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87例只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上述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变患者的血小板(PC)计数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A/G)、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纤维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准确,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纤维化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中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80例初次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同时给予优质的临床护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入院初期,患者的依从性较高,中间有所下降,临近主要的治疗时,患者的依从性再次提高,手术后初期,患者依从性迅速下降,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患者的依从性再次提高直到出院。结论积极开展优质的临床护理,努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耳鼻喉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耳鼻喉患者 依从性 临床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的诊断中的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伤寒患者30例,应用肥达反应和血培养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细菌学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3%,进行肥达反应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76.67%;细菌学培养与肥达反应均为阴性6例,占20.0%。30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13例(43.33%),第2周18例(60.0%),第3周22例(73.33%),4周23例(76.67%)。结论伤寒的诊断不能只依靠肥达反应,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 标签: 伤寒 肥达氏试验 阳性率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系统分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常规护理组短,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无显著差异,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比常规护理组轻,P<0.05。结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新生儿科接收的60例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对60例早产儿实施音乐疗法干预(A组)的同时回顾性分析300例常规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B组),对比两组早产儿产后1、2、3、4周各项生命体征及生长发育情况差异,分析音乐疗法干预的实际影响。结果实施音乐疗法干预的60例早产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体质系数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早产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音乐疗法对早产儿进行干预可刺激新生儿身体机能,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心肺功能,促进早产儿进食,最终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音乐疗法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大一学生进行生命意义感的调查。结果大学生不同性别、是否为班干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倾向在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在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患者并经过确诊的56例RhD阴性血型患者,对RhD阴性血型抗原进行分析。结果RhD阴性患者血型抗原分布中O型有25例,占比最大为44.6%;本次实验研究共检测出DEL型12名,占21.4%(12/56),其中,O型有5例,占比最大为41.7%(5/12)。结论分析RhD阴性血型抗原能够避免血液之间产生同种抗体,预防溶血性输血,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性。

  • 标签: RhD阴性 抗原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