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白血病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后,白细胞(WBC)、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预测APL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74例初发APL患者,建立白细胞、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将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分为A、B、C三组,WBC>4.0X109/L、WBC4.0-10X109/L、WBC>10.0X109/L,白细胞正常和降低组其缓解率和生存率都高于白细胞异常增高组,3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将白细胞指数也分为三组,白细胞指数<2.5;白细胞指数2.5-20;白细胞指数>20,其缓解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白血病指数<2.5组,患者3年复发率与白细胞指数>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CDI比较中,持续缓解组的MBCDI均显著高于复发组和早期死亡组(p<0.01),而复发组与早期死亡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前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预后无关,治疗前白细胞数和治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可预测APL完全缓解,持续缓解及长期生存的可能性。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白血病M3,白细胞,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预测,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厚度与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相关性,为早期产前筛查提供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75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于孕11-13周+6天均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NT值,对胎儿NT值增厚的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进一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观察至出生。结果1750例孕妇中胎儿NT值>3.0mm者22例,筛查阳性率为1.3%,22例NT值>3.0mm者均进行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正常者为17例,其中8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中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隐性脊柱裂,其余9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至胎儿出生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异常者为5例,1为Tuner综合征,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厚度测量是产前遗传学检查的重要指征之一,NT值增厚与对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胎儿早期异常 颈项透明层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介入处理肝癌并动静脉瘘的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有肝癌并动静脉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而给予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处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患者血流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处理肝癌并动静脉瘘的血流改变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接受该种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介入处理 肝癌 动静脉瘘 血流改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人员的FDP、D-D、PCT、CRP和ESR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D-D与PCT、ESR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P>0.05。然而,D-D与CRP具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重症肺炎患者的纤溶系统功能较为紊乱,与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监测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指导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工作。

  • 标签: 重症肺炎患者 纤溶系统功能 炎症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视作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以基础护理为基础行舒适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艾滋病 舒适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产妇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来我院进行生产且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286例,选择其中143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并进行产前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结果阳性的孕妇进行治疗;将剩余的143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但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观察两组孕妇产后婴儿的溶血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中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6.78%与4.2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出现时间对比中,对照组平均时间(52.18±25.46)h,实验组平均时间(75.24±28.57)h,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发病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的对比中,对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检测血清不规则抗体,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延长黄疸症状出现时间并降低黄疸程度,推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孕产妇 血清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预防
  • 简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启动了凝血系统,往往导致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006-04~2007-01我们观察了6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部分凝血及纤溶指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损伤/病理生理学 血液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采取产后盆底康复技术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盆底筛查,研究组病人接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病人接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3个月之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以及盆底肌力和对照组病人存在明显差异,两组病人产生压力性尿失禁几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为其提供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效果理想,能够对病人盆底肌功能加以改善,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盆底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肝移植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态,探讨监测肝移植受体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本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受体摘除肝脏标本52例,采用Tordji-22和NS32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血清抗HCV检测均阴性.52例肝移植受体肝脏组织中20例(38.46%)肝细胞内有不同程度的HCV抗原存在.上述2种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及阳性表达方式略有不同,Tordji-22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NS3以肝细胞胞质细颗粒状阳性为主.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组中HCV阳性细胞主要为癌旁肝细胞,少数癌细胞胞质也呈弱阳性.结论:在接受肝移植的慢性终末期肝病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相当病例受体肝脏有HCV感染.由于肝移植后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可促进HCV病毒在移植肝的肝细胞内复制,导致丙型肝炎复发,明确肝移植受体肝脏HCV感染状态,对肝移植后病情监测、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受体 病肝组织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的方法检测Beclin1在声带息肉及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喉鳞癌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clin1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自噬 Beclin1 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收入拟诊肺结核的165例,分成结核病组(95人)和非结核病组(70人),同时选出70例健康的医务工作者做对照组。计量T细胞斑点数,比较T-spot.TB的阳性比率以及对于诊断肺结核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影响。结果结核病组IL-10的表达高于非结核病组和正常组。结核病组T-spot.TB的阳性数值多于非结核病组和正常组(P<0.05),非结核病组和正常组的T-spot.TB的阳性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别;IL-10表达对于结核病的判别特异性较高(84.1%);T-spot.TB对于结核病的判别敏感性较高(83.3%),采用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最高(90.7%和91.2%)。结论应用T-spot.TB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结核病诊断的准确性,对于之后进行结核病的医治具有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T细胞斑点实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针对痰湿质型高脂血症人群,运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质学说,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干预,能使健康管理行为发挥积极作用,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脂血症 痰湿质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取临床查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超声检查结果阳性者,转诊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进而分析超声检查的优势。结果超声检查方式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准确率为高达97.36%,超声检查方式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式,具有准确、快捷、无创等优势。结论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具有较高准确性,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研究意义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超声检查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意义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到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41例,作为常规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1例患者中,有38例下肢血管病变者,检出率为92.68%,其中有6例闭塞,12例狭窄,36例斑块;常规组41例患者中,有7例下肢血管病变者,检出率为17.07%,其中有3例狭窄,13例斑块,无闭塞。研究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突出,有利于患者预防,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紫杉醇、顺铂),观察组使用化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变化情况加以观察分析,探讨其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分为普通型135例,重型42例和危重型23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其入院1、3、7天的IL-6进行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CRP进行检测,记录三组在不同时间段的血清IL-6和CRP水平情况。结果三种类型患儿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在入院1、3、7天不同时间对比皆有明显差异,其中,入院3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有所下降,入院7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3天皆有所下降,三种类型在不同时间两两相比P值<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发展中,对其血清IL-6和CRP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IL-6 CRP水平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在与健康人群表达水平对比后总结其表达意义。方法抽选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0例CHF患者与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将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Ang-2、NT-proBNP、LVEF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Ang-2与NT-proBNP、LVEF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ng-2、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降低(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的三项指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ng-2与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827,p<0.05),Ang-2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5)。结论血管生成素-2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明显相关性,Ang-2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患者心衰程度越高,Ang-2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血管生成素-2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利钠肽前体 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的血清尿酸(UA)水平,探讨血清UA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早期组和糖尿病肾病临床组,同时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UA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血清U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随着肾病病变程度的严重,血清UA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清UA水平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临床诊治中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控制血清UA水平对防止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尿酸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筛查甲状腺疾病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甲状腺激素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5月本院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甲状腺进行超声检查及测定血清中T3、T4、FT3、FT4及TSH含量并比较分析异常者。结果397名体检的教职工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具有甲状腺疾病患者130人,其中彩超检查中甲状腺结节患者106人,弥漫性病变患者24人;甲功异常者34人。彩超显示甲状腺疾病的结节组(包括单发结节及多发结节)中测量的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前后径线较正常组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部位(左右侧叶的左右径、上下径及峡部)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检者甲状腺功能五项中血清中结节组和弥漫性病变组的T4水平降低及TSH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T3、FT3、FT4水平均较为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联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9.2%,而特异性为97.35%;串联法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87.5%,而敏感性为75.41%。甲状腺单结节组患者血清T4、FT4水平分别与单结节、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性,血清T3与多结节呈正相关,而血清FT3、TSH水平分别与单结节、多结节、弥病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甲状腺彩超联合甲功检测可作为在健康体检筛查甲状腺疾病中一项重要的临床辅助指标。

  • 标签: 体检 甲状腺彩超 甲功 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流程在精神科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2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2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约束护理管理。将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住院的2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250例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流程管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约束时间、频次及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的保护性约束所包括的原因不包括自杀及外逃,主要以暴力性的攻击为主。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保护性约束规范化管理后,保护约束总时间明显出现下降。具体表现为对照组患者的约束时间为4891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约束时间为1682小时。且实施约束保护的频率降低。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管理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满意。结论对医院精神科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流程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保护性约束时间及频次。在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情况外,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实施规范性约束的规范性,对于临床管理与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规范化流程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