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针对患者的临床症候特征分型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4例患者中,30例治愈,20例好转,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治疗前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为(57.35土12.98)分,治疗后为(35.02士8.95)分。治疗后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松弛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松弛疗法,对比两组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精神分裂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实施松弛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社会功能,效果明显。

  • 标签: 松弛疗法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持性精神分裂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平均显著下降,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维持性治疗精神分裂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奥氮平 维持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对精神分裂的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7年10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的92例患者,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其中我院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而护理人员对干预组患者采取每周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进行干预。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前、中、后等时间阶段采取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判。结果护理人员在经过家庭健康教育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以及活质量评定总分等数据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的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对住院患者实施医疗行为干预存在的护理缺陷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制定良好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例实施医疗行为干预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存在的护理缺陷均与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操作不当、护理流程做法不到位、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有关。结论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专科护理技术的操作、有计划的考核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和沟通技巧的教育,是降低护理缺陷和完善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医疗行为 干预 护理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完全遵医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完全遵医行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AI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幅度更为明显,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其遵医行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理社会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认知水平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60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心理社会治疗组(即研究组80例)和工娱治疗组(即对照组80例)。在入院及治疗6周后,所有患者使用PANSS、SDSS、WCST等专业工具开展评定。在开展抗精神病药物加到治疗量2周后,两组患者分别用心理社会治疗和工娱治疗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治疗前PANSS、WCST、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PANSS减分率大于对照组(t=-6.20,P<0.01),正确反应数(CR)显著大于对照组(t=7.86,P<0.01),持续错误数(PE)显著小于对照组(t=-2.57,P<0.05),出院后SDSS显著低于对照组(t=-3.72,P<0.01)。结论心理社会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明显优于一般工娱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精神分裂患者恢复期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工娱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疾病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仅出现3例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11例;对精神分裂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76.2%;SDS和SAS心理状态评分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精神分裂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精神分裂治疗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9.1%。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防止不良情绪的出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护理干预 心理
  • 简介:摘要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酒钢医院精神科住院部符合条件的34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音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5~60分钟,持续观察半年时间,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实施音乐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辅助治疗精神分裂改善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64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帕罗西汀辅助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效果良好。

  • 标签: 帕罗西汀 辅助治疗 对精神分裂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后抑郁的患者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后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PAN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帕罗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患者62例以及无精神分裂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精神分裂患者出现攻击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既往有攻击史的结构比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表现、激惹、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精神病表现、易激怒、缺乏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差等;临床上应加强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加强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6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及利培酮组,每组各33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9%,利培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利培酮对精神分裂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单一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的87例患者在治疗前后治疗后行肝功能检查。结果87例患者中肝功能有35例(40.22%)异常。利培酮对肝功能异常的影响与性别、年龄、病程相关。结论利培酮会损伤患者肝功能,但多较轻,且易于恢复。

  • 标签: 利培酮 肝功能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的慢性期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作业疗法训练,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以提高其生活的主动性,也更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4例慢性期精神分裂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进行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运用NOSIE-30、SSPI作为效果评定依据。结果研究组经12个月的作业治疗后,NOSIE因子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SSPI评分中,研究组分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升。结论作业疗法能提升慢性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作业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社区精神分裂患者治疗带来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0名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中使用常规社区康复,实验组中患者在使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对患者开展职业治疗。并且,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服药态度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为主要评价工具,在实施康复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职业治疗后三种评定分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运用职业治疗方式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职业治疗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两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更佳。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阿立哌唑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前阿立哌唑在精神科临床已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的治疗,对首发、复发、难治性及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微,阿立哌唑可改善精神分裂患者部分认知功能缺陷,提高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适宜长期维持治疗。本文对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应用研究大概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