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冰酸刺激结合摄食训练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96例本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冰酸刺激护理,实验组用冰酸刺激结合摄食训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冰酸刺激结合摄食训练优势明显,能提高护理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冰酸刺激 摄食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针灸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它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其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值得比较(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行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需联合针灸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效果。方法 本院2021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则联合rTMS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4周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NPY、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PSD,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效果明显,还能够通过改善神经递质水平,提升疾病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rTMS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妇科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功能,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治疗 妇科术后患者 盆底肌功能康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8例。基础组术后镇痛泵镇痛,干预组术后镇痛泵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结果:干预组镇痛泵按压次数(3.1±1.1)次及曲马多用量(112.3±21.1)mg均少于基础组的(7.2±1.6)次、(252.4±32.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神经刺激器 股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结合感觉刺激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前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结合感觉刺激,后者接受常规护理结合感觉刺激,对比分析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神经功能指标,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感觉刺激 危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联合应用盆底电刺激仪治疗和盆底磁、电刺激治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更加具有优势,(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采用良好盆底肌锻炼联合应用盆底电刺激仪治疗的同时借助盆底磁能够使其盆底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盆底磁刺激仪 电刺激治疗仪 盆底肌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环孢霉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间,本院接诊的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环孢霉素治疗以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环孢霉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以及ANC(外周血中性细胞)绝对值变化。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环孢霉素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P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环孢霉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患者过程中,运用柴胡疏肝汤和重复经颅磁刺激为神经内分泌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围绝经期抑郁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将其划分为两组,每组33例,A组运用盐水文法拉辛缓释片,B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柴胡疏肝汤和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比两组神经内分泌功能。 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递质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B组5-HT、NE高于A组,GABA低于A组(P<0.05) 结论 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患者过程中,运用柴胡疏肝汤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有利于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

  • 标签: 围绝经期抑郁 柴胡疏肝汤 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内分泌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就诊的6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实验组(30例,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尿失禁康复、子宫脱垂康复、盆底肌功能康复评分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功能,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中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椎管内麻醉镇痛对产妇分娩体验度、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100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内麻醉镇痛,观察组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体验度、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体验度比对照组高,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椎管内麻醉镇痛 初产妇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及5-羟色胺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及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SH、E及5-HT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雌二醇(E)和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负反馈升高卵泡刺激素,并导致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故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激素替代(HRT)进行治疗。

  • 标签: 更年期 抑郁症 卵泡刺激素 雌二醇 5-羟色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及5-羟色胺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及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SH、E及5-HT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雌二醇(E)和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负反馈升高卵泡刺激素,并导致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故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激素替代(HRT)进行治疗。

  • 标签: 更年期 抑郁症 卵泡刺激素 雌二醇 5- 羟色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9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NBNA)及早期多感官刺激对神经系统发育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90例实验对象,均为我院的新生儿,研究开展时间2019.01月至2021.01月。将无任何脑损伤疾病的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照组,将可能存在脑损伤疾病的60例 新生儿为研究观察组,其中有30例新生儿未给予早期多感官刺激治疗(观察1组),有30例给予早期多感官刺激治疗(观察2组),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均接受NBNA测评,对比两组NBNA评分以及观察组新生儿发生后遗症的几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NBNA评分,对照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后遗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观察1组26.67%(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NBNA测评,有助于临床根据测评结果治疗来新生儿脑损伤疾病,而早期多感官刺激则能显著减轻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神经行为测评 早期多感官刺激 神经系统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状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0年9月-2022年4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照,随机均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帕利哌酮治疗,研究组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帕利哌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状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利哌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与单纯喉罩全麻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 年龄65~79岁,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麻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PCIA 48小时。记录麻醉前(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切皮后1min(T3)、切皮后30min(T4)、切皮后90min(T5)、喉罩拔出后1min(T6)、出室(T7)的MAP和HR;记录舒芬太尼使用量、苏醒时间、术后2 h、4 h、8 h、16 h 、24 h VAS评分和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T3、T6~T7时A组患者MAP降低,HR减慢(P<0.05);A组患者舒芬太尼使用量低于B组(P<0.05)、苏醒时间少于B组(P<0.05)、 VAS评分低于B组(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全麻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术毕苏醒快,恢复快,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探讨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5年12月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00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口服中成药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子午流注穴位电刺激法,疗程2个月。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合理调整电刺激仪频率和穴位。对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腹疼痛积分、症状积分、盆腔超声变化、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χ =6.353,P=0.012)。结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探讨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天人相应 整体观念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穴位电刺激 慢性盆腔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及其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 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40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步行功能提升明显,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方法,可以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及其步行功能。

  • 标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痉挛型 偏瘫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