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9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8例,以组间均衡分配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应用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优势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手术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及其与周围毗邻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神经在腹股沟区的体表投影与体表标志之间的关系,为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点提供解剖学和超声影像学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月,选取1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组),进行解剖观察;2014年9—10月,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30例(超声组),对其双侧神经进行超声扫描。两组分别经应用解剖和超声探测,观察神经的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并测量腹股沟韧带下缘神经的宽度、距皮肤的距离,及神经体表投影位置与耻骨结节线、髂前上棘线的水平距离。结果解剖组结果显示: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1.28±0.60)cm处发出,被髂筋膜包裹,内侧与鞘内的动脉、静脉相邻,外侧是缝匠肌;神经的宽度平均(0.71±0.06)cm,距皮肤的距离平均(0.85±0.19)cm,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25±0.67)cm,与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7.24±0.41)cm。超声组检查显示:神经动脉的外侧,呈倒立三角形高回声的浅色区域,外侧是呈深色高回声区的缝匠肌,内侧紧邻的动脉和静脉呈圆形高回声黑色图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神经的宽度平均(0.66±0.04)cm,距皮肤平均(0.97±0.22)cm,神经在体表的投影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58±0.75)cm,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6.95±0.42)cm。解剖组和超声组测量的神经宽度、距皮肤距离、距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及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5、1.197、1.774、1.348,P值均〉0.05)。结论超声测量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相近,符合股神经实际解剖的位置关系,揭示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穿刺定位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股神经 麻醉 局部 超声检查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麻醉作用。方法研究选取在2018年3月1日—2018年10月25日接诊的80例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0例(神经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方式)、对照组40例(腰硬联合麻醉措施)。比较两组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方式治疗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股骨骨折 危重症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应用的效果及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意义。方法31例行髌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正确定位导出易感后注入0.5%罗哌卡因注射液10~15ml;Ⅱ组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组织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麻醉5min后各时点的SBP、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及Ⅰ组(P<0.05或P<0.01);Ⅰ组镇痛时间长于Ⅱ组(P<0.05),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Ⅱ组(P<0.05),Ⅱ组中使用麻黄碱例数高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神经阻滞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镇痛时间长,并发症少,适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费用低,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股神经阻滞麻醉 髌骨骨折手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镜手术中采用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进行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进行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比分析患者在麻醉后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明显的的差异且P<0.05,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开展膝关节镜手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神经 坐骨神经 蛛网膜下腔 膝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洛阳正骨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入室时(T0)、切皮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苏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在T1时点均较T0时点升高,但在T2时点较T1时点回降,T3时点较T2时点回升,且观察组T1、T2、T3时点心率、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161.35±48.98)μg比(256.79±58.46)μg],P<0.05;拔管时间[(7.13±2.31)min]、留置恢复室总时间[(42.31±3.52)min]短于对照组[(22.64±4.32)min、(73.01±10.34)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间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0.00%(0/31)、3.23%(1/31)]低于对照组[19.35%(6/31)、25.81%(8/31)],P<0.05。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上肢损伤修复手术服务,减轻病人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方法近10年来,我科对202例上肢损伤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结果184例效果佳,15例效果较差需加用辅助麻醉药,1例无效,操作时刺破血管2例,气胸及神经损伤无一例发生。结论采用细针操作法能减轻术中、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佳。能更好的配合外科医师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髋部骨折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和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骨外科于2015年5月~2017年10月间接收的105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和神经阻滞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舒芬太尼组给与患者0.15ug/kg的舒芬太尼,神经阻滞组20ml罗哌卡因进行神经阻滞;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镇痛前与放置体位时血浆中Na、Cor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差异;并对患者进行VAS和OA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舒芬太尼组和神经阻滞组患者的MAP、HR均有显著下降,且神经阻滞组的NA、Cor比对照组与舒芬太尼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阻滞组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与淑芬太尼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及神经阻滞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的镇静作用强于神经阻滞神经阻滞组对由疼痛导致的应激反应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骨折 凝血因子 补肾活血接骨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使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后的麻醉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8月,结束时间为20208月,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分析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同样有40例患者,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分别是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麻醉后的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相对于观察组(5.0%)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麻醉,不仅能够麻醉药剂的使用量,还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确切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髌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确切神经阻滞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基本相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后6h,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2、24、48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确切神经阻滞应用于髌骨骨折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基本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髌骨骨折 确切股神经阻滞 麻醉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浅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ASA分级Ⅰ~Ⅲ级,按数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浅静脉全身麻醉;B组直接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用药量的比较。结论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全麻用药量少,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股神经阻滞 浅静脉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髋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髋部骨折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舒芬太尼镇痛,试验组41例,行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髋部骨折患者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提升麻醉镇痛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股神经阻滞 舒芬太尼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与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SBP、DBP、HR、MAP)、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下床及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药物需求情况。结果观察组T1时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24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曲马多、帕瑞昔布等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股神经 喉面罩 麻醉,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与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SBP、DBP、HR、MAP)、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下床及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药物需求情况。结果观察组T1时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T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24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曲马多、帕瑞昔布等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股神经 喉面罩 麻醉,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与神经阻滞麻醉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收的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参选患者共计60例,患者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后能够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