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气管切开插管后放射治疗刺激咳嗽的防治体会。方法  收集近6年因颈部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插入塑料气管套管后进行放射治疗的21例患者,比较放射治疗准备期间未使用药物在制作热塑头颈肩膜固定装置、CT定位及复位时,每次放射治疗前使用药物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吸痰、随后口服或注射磷酸可待因、地塞米松和盐酸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出现刺激咳嗽等症状的情况。结果   本文21例患者在使用药物后放射治疗出现刺激咳嗽等症状明显低于未使用药物的放射治疗准备期(P<0.01);657人次使用药物后放射治疗出现刺激咳嗽等症状明显低于63人次未使用药物的放射治疗准备期(P<0.001)。结论  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气管切开插管后放射治疗前,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吸痰、口服或注射磷酸可待因、地塞米松和盐酸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治疗时出现刺激咳嗽等症状效果好。

  • 标签: 颈部 恶性肿瘤 咳嗽 刺激性 盐酸氨溴索 地塞米松 盐酸利多卡因 磷酸可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方式包括许多种,本文主要对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的效果和作用进行详细探讨。方法:共选取我院脑瘫患儿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方式在小儿痉挛型脑瘫方面的治疗作用更高,治疗效果更加具有优势,小儿痉挛以及小儿肢体运动功能等都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改善。

  • 标签: 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幻听的可行、临床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将就诊精神分裂症难治幻听患者(63例)纳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治疗研究,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行对比治疗研究,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原则设置组别,参照组32例,研究组31例。参照组行药物治疗,研究组行药物+rTMS联合治疗。以治疗期间幻听量表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变量积分、临床疗效评分,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为标准,评价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HRS、BPRS、CG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予以精神分裂症难治幻听患者药物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实现对其幻听、精神分裂症状的综合改善,提升治疗有效率,且无临床安全风险。

  • 标签: rTMS 精神分裂症 难治性幻听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压力尿失禁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设置对比实验的方式,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联合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成效。方法:从我院病例系统中抽取59例产妇,收治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所有选中产妇均存在产后压力尿失禁症状)。按照系统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观察组)29例;对A组进行相应的功能恢复训练,对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进一步掌握患者情况;实时观察两组具体差别和效果,促进针对治疗工作的开展。结果:治疗后A、B两组盆底肌肌力水平具有明显差别,B组明显优于A组;B组临床疗效(93.10%)明显优于A组(76.67%),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效果良好,有助于从科学的角度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水平,确保临床疗效,进一步保证产妇的生活状态和质量,可见该疗法值得进行合理推广。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对护理在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6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86例予以电刺激联合针对护理。比较2组乳房疼痛评分、肿块大小及康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乳房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肿块直径显著缩小,康复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均P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针对性护理 产褥期 急性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9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并对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n=45)与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n=45),对其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MQ、GMQ、FM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 低频脉冲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用于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9 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产后康复科室收治的50例初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低频电刺激),每组25例;在产后42天开始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和临床表现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在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运动和自制能力,缓解小便失禁症状。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产后盆底康复 产后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共计100名腹直肌分离治疗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呼吸推挤训练方式,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推挤训练合并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低频治疗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与盆底肌恢复的实际效果。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产后康复中心腹直肌分离且伴随不同程度盆底肌力降低的78例病人开展随机分组治疗,实验组39例选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对照组39例选用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过程为3周,观察对比2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及盆底肌张力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腹直肌分离距离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纤维电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实验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纤维电压高过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推拿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与盆底肌恢复治疗效果好,显著推动腹部肌肉痊愈并提高盆底水平,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推拿 腹直肌分离 盆底肌恢复 中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电刺激与偏瘫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电刺激)和观察组(31例,电刺激+偏瘫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治疗中联合使用电刺激与偏瘫训练,恢复效果更加佳,生活品质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刺激 偏瘫训练 脑梗死偏瘫 临床指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行脊髓电刺激术后护理。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5例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行脊髓电刺激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行脊髓电刺激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脊髓电刺激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雷火灸刺激常用腧穴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开端时间与截止时间分别为2022年1月和2022年9月,通过电脑所编辑的随机程序作用下,在上述所提及的这段是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痔手术治疗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将其划分为了两个不同类别的组别,其中一组为共计30例使用常规方式治疗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共计30例使用雷火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最终所拥有的临床成效情况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结果:最终所获得的临床成效相对更高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相对更短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同时首次排尿所需时间更短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而最终排尿量相对更低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在接受对应的治疗干预前,患者所拥有的各项生活质量最终评分不具备任何的差异性(P>0.05),在对患者实施干预后患者所拥有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另外一组更高的为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痔手术治疗后出现尿潴留现象的患者而言,对其通过使用雷火灸刺激腧穴的方式开展临床疾病治疗工作,能够让患者最终所获得的临床成效与理想状态更为贴近,患者首次排尿的时间得以提前,降低了患者出现尿潴留的风险,该方式相对更加安全、简单且有效,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雷火灸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与TMS(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训练与经TMS(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经TMS(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偏瘫患者治疗前后NIHSS表值(神经功能检查量表)、Barthel(患者的需要照顾的情况)指数评定表值,观察周期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偏瘫需要照顾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与TMS(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运动训练 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刺激排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刺激排痰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刺激排痰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按照是否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护理而应用西药治疗)与实验组(31例: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NE、DA、5-HT等神经递质以及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治疗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度的影响。方法:抑郁症病人取样65例,均为我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4月收治,盲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帕罗西汀治疗,n=31)和研究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帕罗西汀),比较总有效率,观察认知功能、抑郁度变化。结果:治疗12周,研究组认知功能(26.07±0.79)分,总有效率94.12%,比常规组(24.52±0.68)分、70.97%高,抑郁度(8.79±3.20)分,比常规组(12.57±2.15)分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价值分析 抑郁症治疗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双侧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其作用情况。方法:2019年1月--2022年5月为观察时间,将60例患者进行分组,单侧组采用单侧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效果情况。结果:单侧组和双侧组吞咽功能评分对照中,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单侧组评分为6.04±1.08(分),双侧组评分为7.55±1.06(分),(t=9.614,p=0.013),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双侧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双侧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促进产后42天盆底功能修复作用。方法:选择在2019年11月到2022年1月我院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计有92例,单盲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普通治疗组(盆底肌训练)和特殊治疗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每组46例,比较康复结果。结果:特殊治疗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普通治疗组高,日平均尿失禁频率、剩余尿量比普通治疗组低,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促进 产后42天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真菌阴道炎患者中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口服替勃龙治疗对其血清雌二醇与卵泡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真菌阴道炎患者38例,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19例观察组和19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口服替勃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与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最终获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复发率较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血清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水平 克霉唑阴道片 替勃龙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