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颗粒细胞瘤(GranuiarCellTumor,GCT)是一种罕见肿瘤,可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50%以上是累及头颈部,常发生于舌,皮肤及皮下组织,乳腺等部位。本文报道1例GCT患者,结合文献对舌GCT的组织发生,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颗粒细胞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青年女性患者,与鹦鹉密切接触后导致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最后结合病史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同时复习了鹦鹉热衣原体相关文献,总结了鹦鹉热衣原体的历史、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以及治疗。

  • 标签: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肠淋巴管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报道一例发生在小肠的病例,从临床病理及鉴别诊断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组织学与软组织淋巴管瘤一致,免疫组化D2-40,F8,CD31,CD34阳性。结论小肠淋巴管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渐进性不完全肠梗阻.手术切除可治愈.

  • 标签: 小肠 淋巴管瘤 海绵状淋巴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疗和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9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肾癌类型,我们推荐以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作为此类肾癌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广大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

  • 标签: 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 作者 论文统计 科学依据 劳动成果
  • 简介: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广大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同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

  • 标签: 作者撰写论文 使用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使用
  • 简介: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广大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

  • 标签: 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 作者 论文统计 劳动成果 学术性
  • 简介:摘要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在眼眶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较困难,但研究认为对TAO的早期干预有可能影响疾病的转归减轻眼部损害的程度,本文介绍2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以浅谈TAO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本文病例1于急性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病例2由于在急性期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了治疗效果不理想。

  • 标签: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软骨化生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两例子宫内膜软骨化生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其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两例临床上均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伴输卵管妊娠,免疫组化结果软骨化生区域S100阳性,周围区域CD10阳性,SMA阴性。结论子宫内膜软骨化生较为罕见,某些情况下与妊娠有相关性,诊断需排除软骨的存在是部分胎儿残留的结果。

  • 标签: 子宫内膜 软骨化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颌下区较为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疾病Castleman's Disease( CD)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颌下区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 女,56岁,因“右颌下无痛性肿物渐大10年余”入院,2015年6月13日双涎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示:右侧颌下腺外侧极低回声结节,考虑淋巴结,大小约2cmx1 cmx0.5cm。2018年11月12日双涎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多发实质性小结节声像,考虑淋巴结,右侧颈部实质性结节声像,考虑肿大淋巴结,大小约3cmx2 cmx1.5cm。2020年11月4日颈部MRI示:颌下、颈深部多发淋巴结增大,右侧为著。采用全麻下右侧颌下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大小约4cmx3 cmx2.5cm。术后病理诊断: (右颌下肿物)符合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口腔颌面部Castleman 病较为罕见,MR有助于诊断,但确诊需要病理结果。临床上以单中心型CD( unicentric CD,UCD) 多见,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

  • 标签: []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颌下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亨廷顿舞蹈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IT15基因外显子CAG三核苷酸重复突变所致,典型临床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认知功能减退及精神行为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尾状核萎缩,额角扩大,部分伴有皮质萎缩,基因检测是该病重要的诊断方式。但对早期或不典型HD的诊断,临床常出现漏诊和误诊。为探讨HD 的临床特点,本文对1例临床表现疑似HD患者进行影像学及基因的CAG重复序列的检查,证实了临床推断。并结合HD相关文献,阐述HD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舞蹈样动作 基因检测 重复序列 异常扩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记录24h内各种非周期性的波动对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4例,让患者们接受连续48h的动态心电图记录,比较所有患者的重复时域,分析心电图的各项指标相关系数以及误差。结果非心梗患者动态记录心电图心率特异性昼夜节律显著且具有重复性,其中PNN50及rMSSD对非周期性的干扰较为敏感,且在夜间的信号水平相对稳定。结论24小时心电图心率特异性时域分析比长程记录的稳定性更好,可以缩短检测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24h 心电图 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較单次与重复多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单次组与多次组,每组40例。单次组患者采用单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多次组患者采用重复多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及治疗前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结果单次组与多次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单次组明显高于多次组(χ2=9.374,P=0.000);单次组与多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12.50%,单次组明显低于多次组(χ2=5.619,P=0.037);单次组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多次组(t=9.214、8.623,P=0.000、0.000),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多次组(t=2.175、2.691,P=0.024、0.013);治疗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单次组明显低于多次组(t=2.217,P=0.020)。结论单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有效性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多次根管疏通 根管填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侧上肢训练,观察其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9年1月--2022年6月为观察时间段,将60例患者分组对比,组别为训练组和刺激联合组,训练组采用双侧上肢训练,刺激联合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侧上肢训练,对比两组效果情况。结果:训练组和刺激联合组上肢FMA评分对照中,治疗前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14天后训练组评分为34.62±2.84(分),刺激联合组评分为45.03±3.17(分),(t=13.628,p=0.008),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侧上肢训练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脑梗死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双侧上肢训练 功能恢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