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腋下小切口路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从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的右腋下小切口和传统胸部正中切口二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切口手术的操作经验。结果右腋下小切口组病例相对传统胸部正中切口组病例在术中术后的指标对比上具有优势。右腋下小切口组病例无死亡,治愈出院。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路径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无胸骨畸形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但对于术前诊断和手术中操作处置要求较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小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经胃镜检查,并通过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经病理或开腹手术确诊的青年胃癌患者484例和老年胃癌患者1683例进行分析。对其镜下形态、病变部位、镜下肉眼类型进行比较。结果青年胃癌组男性为110例,女性374例,胃癌病变部位在胃窦部、胃底贲门部、胃体部、全胃的病例数分别为253例(52.3%)、154例(31.8%)、44例(9.1%)和33例(6.8%),镜下肉眼分型早期和进展期癌分别为11例和473例;老年胃癌组男性为1265例,女性为418例,胃癌病变部位在胃窦部、胃底贲门部、胃体部、全胃的病例数分别为627例(37.3%)、616例(36.6%)、264例(15.7%)和176例(10.5%),镜下肉眼分型早期和进展期癌分别为1067例和616例。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居多,病变部位以胃窦部为主,组织学分化程度差较老年组突出,预后较差。老年胃癌患者以男性居多,病变以胃窦部和胃底贲门部为主。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青年和老年胃癌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 青年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经胃镜检查,并通过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经病理或开腹手术确诊的青年胃癌患者484例和老年胃癌患者1683例进行分析。对其镜下形态、病变部位、镜下肉眼类型进行比较。结果青年胃癌组男性为110例,女性374例,胃癌病变部位在胃窦部、胃底贲门部、胃体部、全胃的病例数分别为253例(52.3%)、154例(31.8%)、44例(9.1%)和33例(6.8%),镜下肉眼分型早期和进展期癌分别为11例和473例;老年胃癌组男性为1265例,女性为418例,胃癌病变部位在胃窦部、胃底贲门部、胃体部、全胃的病例数分别为627例(37.3%)、616例(36.6%)、264例(15.7%)和176例(10.5%),镜下肉眼分型早期和进展期癌分别为1067例和616例。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居多,病变部位以胃窦部为主,组织学分化程度差较老年组突出,预后较差。老年胃癌患者以男性居多,病变以胃窦部和胃底贲门部为主。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青年和老年胃癌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 青年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上下肢部位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300例手术后回病房已置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上肢组均为上肢头静脉留置针输液,下肢组均为大隐静脉输液,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上肢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下肢组。P值P<0.05。结论术中选用上肢头静脉输液能有效降低术后因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下肢静脉 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回、汉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宁夏地区经市级以上医院病理确诊的回、汉族新发胃癌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初步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即回、汉族胃癌患者的饮食习惯差异。结果回、汉族胃癌患者在吸烟、饮水类型、多吃鸡蛋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饮酒、三餐不定时、豆浆及豆制品及油炸食品等因素在回、汉胃癌患者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回、汉族胃癌的发生与其饮食习惯和传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倡导当地回、汉族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少喝酒,少吸烟,改善饮水类型,少食油炸食品,对胃癌的病因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饮食习惯 民族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0年2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产妇前置胎盘的位置不同,将产妇分为前壁组及后壁组,每组60例。整理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的相关资料,并记录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生产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前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组产妇及后壁组产妇在怀孕次数、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类型、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中胎盘附着于前壁与产妇怀孕次数及瘢痕子宫相关,且前壁前置胎盘产妇具有较多的产期并发症,新生儿状况相对较差。

  • 标签: 不同附着位置 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类型 瘢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一些原因。方法对因体表留置针的638例病人中发生静脉炎的110例进行多方位原因记录分析。结果发生静脉炎,可能和留置针型号、穿刺部位、输注药物的刺激性、输入液体量、留置时间、封管液的不同、病种等有关。结论用留置体表针时,应根据上述不同的,导致静脉炎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范。

  • 标签: 体表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藏族人群心电图特点。为进西藏的汉族人群预防患高原性心血管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北京美高仪心电工作站和8000SE—300B三导心电图机对6344名藏汉族应届大学生体检。按不同民族和性别分组,对心电图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体检中,藏族男性平均心率65.7±9.2bpm,显著低于对照组(汉族男性)心率70.1±8.2bpm,P<0.01。藏族女性平均心率66.7±6.9bpm,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汉族女性)心率72.2±7.6bpm,P<0.01。同样两民族人群QT间期比较P<0.05,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两民族其他心电图的指标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比较研究,为寻找适合西藏人文地域特点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方法和干预模式提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心电图 心率 藏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实验室常规检测霉菌的现状,找出一种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对盐水湿片法、革兰染色法、亚甲蓝(美兰)染色法进行常规对比分析。结果革兰染色法和亚甲蓝染色法均较满意,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湿片法。结论推荐亚甲蓝染色取代常规盐水湿片法。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霉菌 革兰染色法 亚甲蓝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后,采取多种干预性方法,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将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病例随机分为3个小组,30例/组。第1组实施经导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法,第2组实施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法,第3组实施盆腔动脉结扎治疗法。结果90例患者经过治疗全部康复,当中30例实施经导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法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治愈率100%,30例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法患者中有22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73.3%,30例实施盆腔动脉结扎治疗法的患者中有12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40%。首期治疗未成功的患者,20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手术,6例采取盆腔填塞纱布治疗法,患者都得到有效治愈。结论动脉栓塞治疗法能有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改善患者出血状况,安全、有效。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干预性治疗方法 宫腔填塞纱布 盆腔动脉结扎 经导管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常见的三种中期引产方法的实施效果,以期找出更为合适的中期引产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135例要求中期引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甲组患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乙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丙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引产三种不同的引产方式,分析其引产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在出血量、引产时间、流产成功率三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期引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利凡诺引产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CT和MRI三种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70例患者的634个受检椎体中,三种方法检测出压缩椎体数目均相同,都为66个,其中有54例压缩为前缘变窄的楔形改变,6例椎体压缩为椎体后缘变扁。54个骨折椎体的骨折线在三种方法中均清晰显现。45例有椎体压缩骨折的脊椎在三种检测方法中均有脊柱曲度改变,其中26例为椎体滑脱导致,19例为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脊柱曲度改变程度因人而异。CT和MRI对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脊椎损伤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实践应该综合考虑,达到检测效果和费用的最优组合。

  • 标签: 脊柱外伤 平片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32例,实验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将两组患者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超声声像图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异位妊娠诊断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外是否有混合性团块、宫外似孕囊影以及外孕囊影中是否可见胚芽及胎心与腹部超声检查相比,图像更为清晰,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子宫直肠窝积液显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检查时,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方式的阳性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异位妊娠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普通感冒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方药汤剂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门诊与住院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做为颗粒组和汤剂组。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在年龄、性别、病情与体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疗程、止咳天数、咽痛消失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汤剂组的退热时间与颗粒组相比较,明显较长(p<0.05)。讨论外感方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相比,都具有吸收快、显效迅速、疗效显著的特点,而颗粒剂在退热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中药配方颗粒在保持汤剂优点的基础上,保存时间更长也更方便,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外感方 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中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患者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超声造影检查,肝脏恶性病变患者的增强开始时间、峰值时间、持续时间及减退时间均显著早于肝脏良性病变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良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病变增强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结论采用超声造影的检查方法,可将患者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在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肿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良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脏增强CT与超声检查用于肝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于2012.6~2016.7期间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肝癌的43例患者进行分析,按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CT组,人数均为43例,其中超声组行超声造影,CT组行肝脏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门脉期、延迟期、动脉期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超声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检出情况较CT组好,P<0.05。结论临床肝癌检查超声造影诊断效果要优于增强CT。

  • 标签: 超声 肝癌 CT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减少伪影的方法。方法对40例CT图像伪影的病例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自制模体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上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扫描,分别改变螺距、层厚、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CT图像伪影与被扫描物属性及成像的原理和技术有关;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存在确定关系,伪影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加而增大。结论CT图像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参数和方法对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社区防治高尿酸血症有效、安全、便于推广的最佳方案。方法对南桥社区普查中检出的338例高尿酸血症随机分为治疗组170例,健康宣教、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并加强锻炼和适当用药。对照组168例,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各观察3月后,进行复查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尿酸降至正常145例(85.30%),14例(8.24%)有进步,8例(4.71%)无效,3例退出;而对照组有效和进步的分别为110例(65.5%)和30例(17.8%),24例(14.3%)无效,4例退出。两组疗效差异显著{X2=8.002(P<0.05)}。结论在社区对高尿酸血症者加强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和适当用药等综合干预,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方法简单、便于推广,真正从源头上预防痛风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 标签: 社区 高尿酸血症 防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喉镜片简便、快速、高水平的最佳保存方式。方法将待消的100片镜片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酸化水浸泡灭菌,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无菌巾包裹置于治疗盘中保存;B组采用酸化水浸泡灭菌,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置于治疗盘中保存(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一次性纸塑包装保存方法喉镜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无菌巾包裹保存。结果麻醉喉镜保存不善,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再次发生,对患者危害极大,采取纸塑包装保存法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防止全麻手术和抢救需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