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以实验方法考察了音乐类型(标题和无标题音乐),背景介绍(有和无背景介绍)和专业身份(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对大学生音乐欣赏心理的影响,后者包括音乐情绪判断、音乐联想想象、体验音乐情绪情感的强度及视觉表象等维度。为优化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提供实证支持。

  • 标签: 音乐类型 背景介绍 专业身份 音乐欣赏心理
  • 简介:本文基于人们欣赏音乐时心理活动的自然属性,对这种心理活动规律的审美准则进行概述,即动力性与平衡性;再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横向性发展及意境营造的特点,谈了对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时基于心理活动自然属性下的审美准则的认识,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怎样保持音乐的动力性与平衡性从而满足人们的自然心理活动规律。

  • 标签: 心理活动 旋律线 意境 审美准则
  • 简介:戏剧与音乐之间有着很多区别,但就二者都具有二度创作的性质来说,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如能吸收戏剧表演——特别是心理技术方面的成果,应该是有益的。尽管精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人未必就是一个音乐表演家,而一个音乐表演专业工作者,如果能从戏剧表演理论方面丰富自己的修养,将会对音乐表演大有帮助。一、表现派与体验派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心理技术 美学思考 表演体系 音乐表演 第一自我
  • 简介:<正>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WolfgangHildesheimer1916—)是一位研究莫扎特专家,在德国他又以小说家和剧作家闻名。此外他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的《莫扎特》(MOZART)一书1977年在德国出版,后很快被译成英文本。希尔德斯海默的《莫扎特》一书,以其新颖的研究角度和敏锐的思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为一本传记,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阐明莫扎特独特的个性上,很多立论以对莫扎特的书

  • 标签: 莫扎特 沃尔夫 注意力集中 剧作家 研究角度 英文本
  • 简介:对于各专业初学音乐的孩子们,在一般情况下,就视谱而言,比较起来,对音高的识别是比较容易,而对节奏的识别则是较复杂和困难的;就听觉记忆而言,即使是节奏稍难的曲调,单纯的模仿也是较容易的,而要记录一首比练习的乐曲容易得多的曲调,则显得困难多了。尤其是节奏的组合,他们往往是:能记录出音的高低,而写不出音的长短,或是写出的节奏错误太多。

  • 标签: 视唱练耳教学 节奏训练 听觉记忆 视谱 背唱 儿童心理
  • 简介: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学会理事与全体会员同志:第三届全同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全体学会理事与会员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上海音乐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按预定计划顺利召开。请允许我首先以全体与会代表的名义,向上海音乐学院领导,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科研处、音乐研究所韩钟恩博士、李小诺博士等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音乐心理学 学术研讨会 上海音乐学院 开幕词 研究所 工作表
  • 简介:译者前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主任、副教授朱塞佩.哲比诺(GiuseppeGerbino)先生于2011年4月13日下午4点在中央音乐学院作了题为《文艺复兴音乐的两种灵魂说:反思亚里士多德式与柏拉图式的心理学》的讲座,本文据其发言稿译出。文章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两类音乐心理学理论,一类来源于柏拉图有关宇宙灵魂起源的记载,带有神话色彩;另一类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理论,更接近于现代心理学。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作者迈出了重构文艺复兴音乐心理学的第一步。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 亚里士多德 心理学理论 灵魂 图式
  • 简介:为了推进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建设,提供研究者们交流、探讨的机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于2002年8月27日至2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本文为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综述.

  • 标签: 交流 探索 发展
  • 简介:第三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顺利召开与圆满结束,是全体会员积极参与的结果,是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以及音乐学系师生、音研所、科研处教师们无私奉献的结果、是以张前会长为核心的学会理事会成功运作的结果。谢谢你们!

  • 标签: 音乐心理学 学术研讨会 上海音乐学院 承办单位 无私奉献 理事会
  • 简介:作为器乐音乐中与纯音乐相对的体裁之一——标题音乐(programmusic),从其诞生以来就极为引人关注同时又引起很大争议(主要体现为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之间的争辩)。虽然都是各持一家之言,但如果不能将其概念、内涵与表现特征廓清,则不但会对专业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与音乐评论,即便是对于一般的音乐欣赏也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导。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标题音乐的发展沿革、创作过程特点、表现特征以及欣赏过程中音乐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做以简要的梳理,同时辅以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与音乐实践过程的对比,希望能够借以得出音乐欣赏过程中标题音乐在接受美学条件下的解读方式。

  • 标签: 标题音乐 音乐欣赏 音乐美学 接受美学
  • 简介:(一)对二胡理论建设的回顾二胡演奏艺术自刘天华先生特别是自建国以来发展很快,它已是臻于成熟和独立的艺术门类。然而演奏理论的研究,相比之下则是薄弱的一环。以笔者拙见,演奏理论研究大体应包括演奏技术理论研究、演奏美学研究、演奏生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演奏艺术史的研究及演奏批评等。长期以来,有关胡琴类演奏艺术方面的著作时有出版,对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总的来看,这些读物所涉及的范围还比较窄。多是经验之谈(诚然,经验之谈也是很可贵的),而抽象到理论高度不够。比如,在谈演奏方法时大都提到演奏要放松,动作要协调之类。试问在演奏艺术中怎样理解放松与协调这些概念?什么是生理学范畴的放松和协调?什么是生物运动力学范畴的放松与协调?什么是心理学范畴的放松和协调?一般只是泛泛的说放松与紧张是相对的等等,但从理论上讲这样回答是很不够的。再如,就音色而论许多演奏者都不

  • 标签: 二胡演奏 运弓 调身 演奏理论 运动力学 气息支持
  • 简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音乐艺术活动中的现象同样存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音乐的质和量研究的心理学方法主要表现为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种趋向。从元认知的角度看,量性研究实质上体现了研究者自上而下对音乐心理理论假设检验的过程,质性研究则从根本上反映了研究者自下而上对音乐事件的心理分析与描述。但仅仅具有量性的定格,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将缺乏生态效度,仅靠质性的归纳又难以发现音乐心理现象内在的因果关系。因此,探讨音乐艺术活动中的心理规律,既要把握其量的规定性,更要把握其质的规定性。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是揭示音乐艺术心理举质属性的一个质量连续体上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研究取向,它们反映了互补的两种心理加工过程。

  • 标签: 音乐心理学 量性取向 质性取向 综合取向 元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