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比较法角度探讨财政宪法的基本问题,有关财政宪法上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原则与社会国家原则、市场经济友善及促进原则等,以发挥财政法上之财政收支管理功能、社会正义功能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功能。有关国家财政收入及支出,涉及国民负担以及公共服务之生活权益事项,均应有国民之参与,并经国会之审议同意。故有关课税收入事项应适用租税法律主义,非税公课也应适用法定原则,应有法律规定为依据,预算支出也应经国会审议通过又有关国家财政收支状况也应资讯(信息)公开,以接受国民监督。关于财政收支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负担之划分原则,应采取任务与支出责任连接原则。各级财政收入之划分应配合对应其基本任务需要之财政支出。有关转移支付之分配,应满足各地方之基本财政需要以及支应特别灾害事故等负担支出,以使国民享受政府公共服务之均等化,以促进各地方均衡发展为目标。有关预算宪法之各项原则,包括地方预算自主原则、整体经济均衡原则、预算案之基本原则之中央统一立法权、预算之完整性原则、财政收支平衡原则、财政稳定之监督(避免预算危难)、预算之暂时执行授权、责任政治原理、预算执行之监督等。

  • 标签: 财政宪法 预算宪法 财政民主主义 财政法定主义 财政平等主义 财政收支平衡原则
  • 简介: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是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完善公共财政法律体系的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立法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最为主要的是首先确立该法的基本原则。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应当确立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公平、公开、法定这几项基本原则,并应当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体现出来。

  • 标签: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法基本原则 财政转移支付立法
  • 简介:随着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编再次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人格权法独立成编首先需要克服潘德克顿体系的束缚,人格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排斥在该体系之外,人格权法完全是实践的产物。将人格权作为自然权利对待是一种立法者的不作为。人格权只有不断地上升为法定权利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保护。宪法基本权利架起了自然权利与法定权利的桥梁,人格权一般条款则使得宪法基本权利与人格权之间能够有效互动。人格权作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在民法典中单独成编,还需克服诸多的理论漏洞,权利客体并非权利的必备要素,权利内容才是根本。人格权具有支配权能,并不是必须同时表现为事实支配和法律支配,事实支配对于人格权来说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于法律支配则涉及哪些人格要素能够进行支配,如何支配,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伦理的判断问题。

  • 标签: 潘德克顿体系 自然权利 法定权利 权利客体 支配性
  • 简介:法律输出跟随者是指在竞争性的法律输出博弈或市场上,或者在特定的法律输出关系或个案中,居于跟随地位的法律输出方,其法律输出的战略主要有紧密跟随战略、距离跟随战略和选择跟随战略。紧密跟随战略的要义是突出仿效、保持低调、避免冲突;距离跟随战略的要义是跟随为主、保持距离、适当担责;选择跟随战略的要义是利则跟随、注重创新、避免竞争。正确的战略是跟随型法律输出成功的前提条件。

  • 标签: 法律输出跟随者 紧密跟随战略 距离跟随战略 选择跟随战略
  • 简介:苏联东欧剧变后的28个前社会主义国家现行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一般原则、个人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等五大内容.它们既汲取了本国社会主义时期公民基本权利立宪及其实践中的教训,又吸收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及国际人权公约的有益经验,内容非常全面具体,并且紧跟乃至引导世界立宪潮流,具有世界先进性.这些规定给我们以启示,对我国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前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 公民基本权利 法律原则 个人权利 政治权利
  • 简介:近年来制定《海洋基本法》的呼声渐隆。综合各方面情况而言,《海洋基本法》的立法内容尚未形成共识,改进现行海洋法体系并不必然需要《海洋基本法》,提高海洋法律意识及促进海洋法律研究与《海洋基本法》亦无直接关系,而且,制定《海洋基本法》并非世界海洋法发展潮流。因此,《海洋基本法》立法时机难言成熟。

  • 标签: 《海洋基本法》 海法 立法时机
  • 简介: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瑞士等国的执行机构各不相同,但都奉行着相同的执行权配置理念,即对执行权按行政权和司法权进行有效的分权;对执行权,尤其是执行权中的行政权性质部分进行严密制约监督;规定严密有效的救济程序;对执行权的行使作出诸多限制性规定,既严格锁定执行权的权限范围,又兼顾执行的其他程序独立价值.这些理念对我国进行民事执行机构改革和进行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 标签: 执行权 配置 分权 监督 救济
  • 简介:由于善意取得制度本身的缺陷,无法充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其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功能不如公示公信原则周密。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均坚持物权变动须经公示,且物权公示具有公信力,二者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两者之间无法相互替代。他们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和抽象原则为物权变动的公示以及公示的公信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应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基础,以公示公信制度为原则,以善意取得制度为补充构建我国物权法的第三人保护制度。

  • 标签: 物权变动 善意取得制度 公示公信原则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 简介:<正>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进行管理。确定《药品目录》中药品品种时要考虑临床治疗的基本需要,也要考虑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和用药习惯,中西药并重。第三条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应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

  • 标签: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 药品目录 范围管理 城镇职工 劳动保障部 药品监管局
  • 简介:为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的审核登记工作,保证司法鉴定机构的仪器、设备达到所从事鉴定业务的基本配置标准和要求,根据《全国人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五条和司法部《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司法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司法鉴定机构仪器设备基本配置标准(暂行)》。2006年11月29日,司法部下发了该配置标准。该配置标准按照鉴定类别逐项分别提出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既是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审核登记工作的具体标准,也是检查、评估的依据。对于申请开展司法鉴定业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有达到该配置标准中对所申请鉴定项目仪器设备要求的,司法行政机关不予登记;对于配置标准公布之前已经登记并公告的鉴定机构,应在一定期限内达到配置标准的要求。

  • 标签: 司法鉴定机构 配置标准 仪器设备 司法部 司法行政机关 登记管理办法
  • 简介:8月10日上午,海南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新闻发布会,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张春明主持。省高院副院长张家慧在会上发布了海南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相关领导出席发布会并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省律师协会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海口市基层组织代表出席发布会。央视海南站、法制日报驻海南记者站、,海南日报、法制时报、省电视台新闻联播、凤凰网、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对新闻发布会情况予以报道。省高院就共同推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海南日报 执行难 基本解 省公安厅 省工商局
  • 简介:公民的社会经济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系中颇具特色的权利类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入宪,社会经济基本权利的内容及保障制度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面临挑战。今天的中国,权利性质理论仍不能嵌入社会经济权利的保障制度中,对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保障仍将采取宪法条款立法具体化的途径。现行宪法对公民社会经济权利规定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仍不能通过宪法解释解决。社会经济权利司法性保护制度,也难以在中国实现。

  • 标签: 社会经济权利 基本权利 社会权
  • 简介:<正>行政法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法,要不要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自己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我国法学界众说纷纭。为使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法学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笔者谨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律规范及行政行为始终的指导思想。亦即是指导行政法的创制、修改、废除及贯彻实施全过程的基本原则。它是行政法的灵

  • 标签: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法律规范 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行为 行政管理职能
  • 简介:改革步入"深水区"之后,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走向全面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法治亦须有顶层设计。本文试图提出并界定经济法治的顶层设计实即制定经济基本法,论述制定经济基本法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经济基本法的宗旨及其与宪法、经济政策、行业自律以及市场机制的关系,并回顾经济法学界先后三次集中研究和草拟经济基本法的概况,归纳其所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经济法治 顶层设计 经济基本法 经济法纲要
  • 简介: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试点期间,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检察机关在诉讼中的角色定位、适用程序、举证责任等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正式确定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目前,亟需梳理两年来试点工作遇到的实践问题,并结合检察机关的法律属性和职能定位,统一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 标签: 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监督 基本原则 实践问题
  • 简介:民法基本原则是具体法律规范的指导,具有补充具体规范不足的作用.但在具体案件中,只有在没有具体规范或适用具体规范有冲突时才直接适用基本原则处理案件.四川省泸州市两级法院在对著名的"遗赠纠纷案"的判决中都以"违反基本原则"为根据认定遗嘱无效.该判决适用法律不当.为维护法律秩序,我们应当尊重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

  • 标签: 民法基本原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 遗赠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