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亚低温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障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遴选2021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70例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亚低温康复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GCS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GCS评分(8.64±0.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48±0.73分)护理后,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5.7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亚低温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意识障碍,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康复护理 ICU危重颅脑外伤 意识障碍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实施口腔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医院69例ICU昏迷患者资料,按照双盲法分组处理,对照组35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联合应用优质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菌斑指数(0.36±0.03)分、软垢指数(0.41±0.07)分、牙石指数(0.65±0.01)分评分护理后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ICU停留时间(5.26±1.18)d,住院总时间(10.11±0.63)d,口腔溃疡面积(0.21±0.06)mm,指标更低(P<0.05)。观察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2.94%,家属满意度97.06%更优(P<0.05)。结论:ICU昏迷患者实施优质口腔护理,可有效提升口腔卫生水平,有利于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提升家属满意度,减少口腔溃疡面积。

  • 标签: ICU 昏迷 坠积性肺炎 口腔护理
  • 作者: 朱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3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2000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ASP)过渡期病人的护理经;方法 对14例SAP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死亡1例,治愈13;结论 通过密切观测病人病情的情况,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出入量的精确记录,适时的心理护理可以提升ASP病人的治愈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监护室 过渡期 护理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CU病人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筛查的研究进展。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我们选取了50例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将气管插管拔管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吞咽功能出现了一定的障碍,在50例病人中有多达35%的病人表现出了吞咽困难的症状。结论: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吞咽障碍在ICU病人中具有普遍的存在。因此,我们建议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吞咽障碍筛查,以便尽早识别和干预吞咽困难的病人,避免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和并发症加重。

  • 标签: ICU病人 气管插管拔管 吞咽障碍
  • 作者: 戴文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风险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100例ICU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局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预后结局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提高其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标签: ICU护理风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留置胃管患者护理管理中以护理专案实施干预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12在医院ICU接受留置胃管治疗的患者5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作相同例数2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分别运用常规护理与护理专案管理,比对干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管道固定、管道维护以及患者约束方面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不良事件方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专案模式实施安全管理,利于减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风险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适宜推广。

  • 标签: 留置胃管 ICU 护理专案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留置胃管患者护理管理中以护理专案实施干预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12在医院ICU接受留置胃管治疗的患者5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作相同例数2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分别运用常规护理与护理专案管理,比对干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管道固定、管道维护以及患者约束方面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不良事件方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专案模式实施安全管理,利于减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风险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适宜推广。

  • 标签: 留置胃管 ICU 护理专案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医院ICU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两年间接收治疗的102名危重症患者当作本此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的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治疗,并依据电脑分组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参考组51名,探究组51名。给参考组一般性的护理干预,探究组则以此为基础,采取精细化的护理模式。把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命体征和护理后发生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应用效果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个组呼吸频率、血压水平等各项生命体征与护理前相比都有所优化,且探究组的优化程度更显著,组组之间差异包含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ICU 危重症患者 精细化护理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I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危重患者中应用多样化护理干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I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危重患者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比对以2组开展,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4例应用多样化护理干预。比对护理结果。结果:比对满意水平、血糖改善率、心肌梗死分级,结局显示观察组病例满意水平评分与血糖改善合计百分比均>对照组病例、心肌梗死分级

  • 标签: 多样化护理干预 ICU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入住ICU接受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内随机选择28例,依据护理模式进行组别分类,即实验与对照,各组病患分别为14例。对照组内整体病患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整体病患接受心理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显然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程度高一些,且P<0.05。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前白蛋白与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肾功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所致腹胀病人的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奄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所致腹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穴位贴敷护理,观察组进行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奄包护理,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所致腹胀患者实施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奄包护理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腹胀 穴位贴敷 中药热奄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护理干预在ICU重症重症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对象为本院在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诊治的ICU重症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6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下机时间和管路使用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实施风险评估护理,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ICU重症病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ICU重症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行风险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ICU重症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行风险评估护理干预。比对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尿素氮更低、血肌酐更低、非计划性下机时间更长、管路使用时间更长(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于ICU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行风险评估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临床指标,稳定肾功能指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ICU重症 肾脏替代治疗 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心肌梗死病人中开展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筛选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ICU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3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显著改善,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肌梗死 ICU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病人机械通气护理管理中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用时更短(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机械通气护理管理中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护理管理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入住ICU的100例危重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40例,实施集数化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消化危重症亚专科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一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计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接受消化危重症亚专科护理模式)和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的临床数据,评估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消化危重症亚专科护理模式的干预下,胰腺功能恢复更快,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消化危重症亚专科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CCU危重病人在应用前瞻性护理后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情况。方法  针对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12月就诊的88例急性心梗、心衰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主要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前瞻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模式对急诊CCU危重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前瞻性护理模式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54%;对照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2.72%,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急诊CCU危重症病人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索在危急重症患者中实施综合ICU护理应用,俯卧位通气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诊的100例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ICU护理,两组患者均采用俯卧位通气,探究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时,采用综合ICU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ICU护理 俯卧位通气 急危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和皮肤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ICU危重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性的深静脉置管,并配以皮肤护理。对比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在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较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并配以皮肤护理,对导管相关性感染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促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同时,科学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改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 标签: 深静脉置管和皮肤护理;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