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湿包产生原因,并结合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以预防或减少湿包情况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压力蒸汽灭菌锅次(3000锅次)和灭菌包数量(60000个),统计湿包出现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于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实施。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实施后的湿包发生率,统计湿包发生原因分布情况。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前,共出现1143个(1.91%)湿包,实施后,60000个灭菌包中共出现湿包579个(0.97%),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湿包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包出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汽原因:突然停电停水导致未能及时排除灭菌柜内的蒸汽,柜内温度下降,蒸汽向水滴转化会打湿灭菌包。蒸汽传输管道过长或是铺设在地沟里的蒸汽管道被雨水浸泡等因素均可能造成蒸汽含水量过高,导致蒸汽质量不饱和,进而导致湿包出现。(2)设备问题:灭菌真空泵、蒸汽管道、密封圈的老化以及后端管路松动均可能导致蒸汽溢出、泄露,进而导致湿包产生。排气口下方单向阀故障则会使灭菌柜无法完全密封,冷凝水倒流入柜内,促使湿包形成。(3)包装问题:灭菌包包装不规范,导致灭菌包出现过大、过重、过紧等情况,还存在未分开包装器械和敷料、用具重叠放置时未摆放吸水纸等问题。(4)装载不当:未掌握好灭菌锅装载容积,对饱和蒸汽的进入、冷空气的排出造成阻碍,形成湿包。金属容器、敷料未合理分层摆放;灭菌包直接与锅壁接触。(5)冷却时间短:卸载时,冷却干燥时间不足,灭菌锅过早打开,导致锅内留存的热蒸汽接触外界冷空气,产生大量冷凝水,导致湿包产生。另外将未充分降温的灭菌包置于温差较大的储存柜内,会出现局部潮湿现象,进而打湿灭菌包。改进措施实施后湿包形成原因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设备问题、包装问题、装载不当、蒸汽原因、冷却时间短,比例分别为33.68%(195/579)、31.09%(180/579)、19.17%(111/579)、10.36%(60/579)、5.70%(33/579)。结论:针对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促进湿包形成率下降,提示应定期对灭菌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同时还应规范包装、装载、卸载流程,掌握正确的冷却时间,安装汽水分离以提升蒸汽质量,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白象低温离子体灭菌应用在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之中的消毒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在我院的腹腔镜和宫腔镜器械共计35件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消毒,统计消毒合理率。结果 在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后,合格34件,合格率为97.14%,1件不合格,为消毒物品未干燥,导致灭菌循环未完成,致使不合格出现,发生率为2.86%。结论 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器械消毒时,可以显著提升器械的合格率,确保患者应用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消毒效果 腹腔镜 宫腔镜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白象低温离子体灭菌应用在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之中的消毒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在我院的腹腔镜和宫腔镜器械共计35件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消毒,统计消毒合理率。结果 在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后,合格34件,合格率为97.14%,1件不合格,为消毒物品未干燥,导致灭菌循环未完成,致使不合格出现,发生率为2.86%。结论 应用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进行器械消毒时,可以显著提升器械的合格率,确保患者应用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白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消毒效果 腹腔镜 宫腔镜 合格率
  • 简介:利用静电高压在室温条件下做了两种细菌和一种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灭菌实验。实验中用了星形线和芒刺极两种电极结构,研究了这三种菌的存活率与电压、电晕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关系。作者等也研究了正、负高压,正、负脉冲高压和交流高压灭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条件,这三种菌完全可被电晕放电场杀死。静电灭菌是一种新方法,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对非液体物质的静电灭菌,尚未见报道。尽管这一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它为寻找新的灭菌途径提供了可能。

  • 标签: 静电高压灭菌 效果 微生物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前大多核电站采用示踪剂法进行蒸汽湿度的测量,田湾核电站的VVER核电机组采用钠离子作为示踪剂进行蒸汽湿度测量。本文从VVER蒸汽湿度试验的配套系统、试验准备及试验过程实施出发,介绍了湿度试验的重点并总结相关经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医院再生医疗器械和物品首选的灭菌方法,在影响灭菌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湿包对灭菌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发现湿包都应视为灭菌失败1,需要重新进行灭菌方可使用。本文从灭菌性能,蒸汽质量,工作人员自身因素找寻原因,规范包装,规范装载,选择正确的冷却方式等,可大大降低湿包率。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的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以保证物品灭菌质量。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美国消毒锅公司建议的湿包评判标准,对本院2011年7-12月采取干预措施的1886锅次(132690个灭菌包)作为实验组,另外本院2011年1-6月未采取有效干预手段的1748锅次(126360个灭菌包)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中发现18锅次灭菌包有湿包现象,湿包率为1.03%,实验组中发现2锅次灭菌包有湿包现象,湿包率为0.1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严格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加强管理,可大幅度降低湿包出现的概率,保证医院灭菌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运作。

  • 标签: 脉动真空灭菌器 湿包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首选的灭菌方式,但是使用过程中由于包装、装载、冷却、灭菌性能、蒸汽质量等因素导致湿包现象。本文就造成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湿包的措施进行阐述。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一般石油化工装置内都会设置空分装置,它为全厂提供仪表空气、压缩空气、氮气等公辅气体。空分装置的压缩机是高压缩机,由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源。高压蒸汽操作压力为9.81MPa(G),操作温度为540℃。由于温度、压力都很高,属于重大危险安全隐患,所以在设计、采购、施工时都必须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保护压缩机安全运行,使全厂蒸汽达到稳定平衡,能源不浪费的原则,所以在设计时,仪表的安全联锁尤为重要。

  • 标签: 石油化工 压缩机 安全联锁 高压蒸汽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脉动真空灭菌灭菌过程中导致湿包的因素,以及减少和杜绝湿包发生的措施,对提高灭菌合格率,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 湿包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方法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湿包评判标准。目的观察压力蒸汽灭菌所产生的湿包,找出湿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湿包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处理
  • 简介:目的:验证将生物指示剂放入使用胶塞密封的玻璃试管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装置的可行性。方法: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检测玻璃试管胶塞装置内生物指示剂内的芽孢等是否被完全杀灭,同时监测整个灭菌过程中玻璃试管内的温度。结果: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下,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部分菌片上的芽孢未被杀灭。结论: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作为生物监测装置存在缺陷,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使用此装置做出的生物监测结果不能证明灭菌过程是否合格。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试管 胶塞 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院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而灭菌是其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灭菌效果显著,不仅灭菌过程要严格,要求灭菌合格率达100%,而且要对灭菌材经行生物、化学、物理等各方面的监测以及灭菌之后要保证物品处于干燥状态,否则会出现湿包现象,湿包现象,顾名思义就是灭菌包裹变潮湿。为了避免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基本过程,其次介绍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发生的原因,最后对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发生的原因分析并给予对策。

  • 标签: 脉动预真空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使用的大多数医疗和手术器械都是有热稳定的材料制成的,蒸汽是无毒、廉价的,能迅速杀灭菌微生物和孢子,并能迅速加热和渗透织物。因此医疗器械的灭菌还是以压力蒸汽灭菌为主。日常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会采用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判断灭菌是否合格,但从严格的角度来看,需要进行更多的操作去验证灭菌是否合格。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蒸汽灭菌 验证
  • 简介:摘要:在石油化工领域,超高压蒸汽主要用于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的透平驱动,其输送管道具有温度高、压力高、管径大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大型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迎来建设高潮;然而对于工程设计领域,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可研、总体设计及基础工程设计阶段,面对项目设计周期短、工作负荷重的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困难局面,如何快速并准确的分析和预判超高压蒸汽管道的应力状态,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配管规划和提出管廊的设计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超高压蒸汽管道 应力分析 拟合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