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中非细胞癌患者高达85%左右。对于晚期细胞肺癌患者来讲,临床通过掌握患者突变基因,进行靶向药物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本文针对晚期细胞肺癌向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其中包括以表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新型抑制血管生长的靶向药物和针对新型单靶点的靶向药物,通过对以上药物研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替尼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已确诊为晚期细胞肺癌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厄洛替尼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疾病控制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晚期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住的34例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放化疗已无疗效,均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口服吉替尼250mg/次,每天1次,不限疗程,直至因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或死亡而终止。结果34例晚期细胞肺癌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5例,进展(PD)4例,全组有效率(CR+PR)为82.3%,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8.2%。中位生存期15.6个月,1年生存率为75.3%(26/34)。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其发生率分别为为43.3%(15/34)、16.7%(6/34)。结论吉替尼对晚期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替尼治疗晚期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晚期细胞肺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9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吉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6.67%,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1.11%,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5.56%)低于常规组(23.3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替尼治疗晚期细胞肺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吉替尼治疗老年晚期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口服吉替尼250mg/次,1次/日,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糖蛋白型肺癌标志物(CA125)、粘蛋白型糖抗原(CA242)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3.903,χ2=4.2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242及CE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观察组CA125和CE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吉非替尼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CA125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块在细胞肺癌诊断及基因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赣州市人民医院从2015年1月~2018年5月的40例细胞块诊断为细胞肺癌病例(细胞学涂片+细胞块HE及免疫组化),其中20例经过纤支镜活检证实。用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18、19、20及21号外显子)。结果:其中20例行纤支镜活检的诊断结果与细胞块及免疫组化诊断结果一致。EGFR总突变为30%(12/40),其中21号占58.33%(7/12),19号为41.67%(5/12),两者同时突变8.33%(1/12)。结论:细胞块结合免疫表型可用于标准诊断肺癌及其分类。细胞块可用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

  • 标签: 细胞块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化疗和CIK治疗联合化疗两种方案的治疗,通过比对生存曲线,对患者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CIK治疗联合化疗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化疗组。

  • 标签: CIK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索黄腐酚对人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与H1650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黄腐酚对A549与H165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腐酚对两种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被不同浓度黄腐酚干预后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pro-caspase-3的表达。结果黄腐酚能有效抑制A549与H1650细胞的增殖,其抑制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对H1650细胞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两种细胞的凋亡率随黄腐酚浓度的增大而上升,5μmol·L-1诱发的凋亡率与同浓度顺铂无差异(P〉0.05);两种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黄腐酚浓度相关。结论黄腐酚可能通过调控Bcl-xl、Bax、Caspase-3及其相关基因使细胞肺癌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黄腐酚 人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A549 细胞H1650 细胞凋亡
  • 简介:肿瘤干细胞(tumorstemcell)是目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是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窗口。目前,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总结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类型、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住院死亡组NLR值更高。结论NLR越高,NSCLC患者住院死亡率越高,NLR对判断NSCLC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比较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探究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对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细胞肺癌治疗过程中,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8月到2017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前些年常用的开胸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肺癌进行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使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超过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患者也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肺细胞肺癌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比较理想,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患者肺癌术后疾病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 非小细胞 肺癌治疗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早期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65.68±7.9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56.35±10.13)min,出血量为(185.92±19.5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9.77±14.66)ml,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3±1.85)d、(13.22±1.2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8±2.21)d、(15.47±2.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创伤,加快术后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的 8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 组各 4 0例,分别予以 传统肺癌根治 术 和 胸腔镜 下肺癌根治 术 ,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 VA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常规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期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临床治疗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老年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细胞肺癌患者病例中,选取60例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开胸肺癌手术和胸腔镜肺癌手术,简称为开胸组和胸腔镜组,分别为4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总量比较少,术后住院天数也比较短,其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炎性因子水平方面,胸腔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要比开胸组要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细胞肺癌中,胸腔镜肺癌手术疗效显著,可以大大提高术后恢复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并将各项生化指标改善到最佳的状态,值得在临床领域中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手术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的 8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 组各 4 0例,分别予以 传统肺癌根治 术 和 胸腔镜 下肺癌根治 术 ,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 VA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常规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期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临床治疗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应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细胞肺癌患者64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引流量、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2组术后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FACT-L)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NSE、Cyfra21-1和CEA在细胞肺癌细胞肺癌检测中的敏感性。方法 开展研究的时间段是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择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细胞肺癌患者,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胞肺癌患者。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NSE、Cyfra21-1和CEA,并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检测阳性率。结果 细胞肺癌患者的NSE明显低于细胞肺癌患者,Cyfra21-1和CEA明显高于细胞肺癌患者,P<0.05;CEA在细胞肺癌细胞肺癌的检测阳性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NSE在细胞肺癌上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肺癌,Cyfra21-1在细胞肺癌的检测阳性率上显著高于细胞肺癌,差异显著。结论 在细胞肺癌细胞肺癌检测中,NSE和CEA可作为辅助性的鉴别指标,而Cyfra21-1对于细胞肺癌的诊断更敏感。

  • 标签: NSE Cyfra21-1 CEA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观察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以及手术前后hs-CRP、IL—6等的检测水平。结果6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10.33±50.62)min,术中失血量为(110.26±83.11)mL,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3.36±5.12)枚,术后引流时间、住院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47±1.53)、(6.13±2.42)与(2.47±0.68)天;手术前、后65例患者hs-CRP、IL—6等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细胞肺癌具微创性,能有效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并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 标签: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