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龄(16岁以下)初产妇护理配合对会阴侧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200例阴道分娩低龄(16岁以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00例,分别接受常规会阴切开术及护理和护理配合及限制会阴侧切,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会阴裂伤率,产后疼痛,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龄(16岁以下)初产妇会阴侧切及护理配合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疼痛,更好地增加产妇舒适,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促进自然分娩,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低龄初产妇 护理配合 限制性会阴侧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液体复苏对急性创伤后凝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2月因患有急性创伤后凝血病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存活与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再按照复苏液体量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和限制液体复苏组。探讨限制液体复苏与存活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OR)。同时比较两组复苏液体使用量及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两组复苏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对于急性创伤后凝血病的患者,限制液体复苏可增加其存活的可能,OR 3.64, OR的95%置信区间(1.55,8.54),且HGB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复苏后相比研究组TT、APTT及PT指标均较低(P<0.05)。结论对急性创伤后凝血病患者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苏液体使用量,机体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患者预后,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急性创伤 凝血病
  • 简介:摘要:限制团体沙盘游戏是一种具有一定规则的在团体情境下的沙盘游戏。它不但能够起到心理治疗作用,还能帮助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的剖析,利用限制团体沙盘游戏的定义、实施规则和阶段特征的分析,提出限制团体沙盘游戏对促进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提升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上的现实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非限制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接受外科修补术治疗的非限制室间隔缺损患者中抽选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ICU住院时长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室缺大小、DVSD与DAR的比值、肺动脉高压程度与ICU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分析非限制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可以充分了解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然后针对进行干预,更好地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 外科 住院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基于限制液体复苏与升压控制的综合护理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实施基于液体复苏的常规护理、基于限制液体复苏与升压控制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补液量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限制液体复苏与升压控制的综合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补液量与红细胞悬液输入量,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限制性液体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补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行常规补液治疗,实验组行限制补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限制补液能够改善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限制性补液 急诊创伤性休克 临床指标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输血与开放输血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输血,观察组给予限制输血。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人均手术时间、人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脑梗死、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肺炎)、预后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改善(P<0.05),人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限制输血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并且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开放限制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4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的输血策略不同分成开放组(70例)与限制组(74例),分别在术中使用开放输血策略和限制输血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放组比较,限制组患者术后3d、7d、15d的Harris评分均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输血策略比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限制输血策略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输血 限制性输血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限制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限制液体复苏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止血情况良好,经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HGB、APTT、PT、HCT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产科失血性休克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评估抗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值与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J型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于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的205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限制立方样条(restrictedcubic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血压截点与卒中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评估随访期间卒中的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1、3、5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5%、8.8%和16.6%。经RCS拟合Cox模型评估,发现血压值与是否发生卒中呈非线性关系,对于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110mmHg或〉150mmHg的患者,以及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60mmHg或〉90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32,95%CI1.36-3.13,P=0.009)、糖尿病(HR2.07,95%CI1.18-3.05,P=0.011)、心房颤动(HR1.89,95%CI1.16-2.98,P=0.014)、SBP〈110mmHg(HR1.62,95%CI1.11-2.24,P=0.032)或〉150mmHg(HR1.79,95%CI1.21-2.72,P=0.013)和颈动脉狭窄(HR2.47,95%CI1.37-4.18,P=0.008)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高血压治疗中,存在血压值与卒中的J型曲线现象;SBP〈110mmHg或〉150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J型曲线 限制性立方样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在线课程(SPOC)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9月,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院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150名为研究对象。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基于SPOC的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0名学生线上学习成绩为(93.13±7.76)分,期末线下考试成绩为(85.61±10.09)分。线上平台访问次数9 428人次,师生共参与讨论话题55个,完成任务点172个。150名学生对基于SPOC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各条目评价中,非常同意和同意的人数占80%以上,无非常不同意的评价。结论基于SPOC的教模式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标签: 学生,护理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混合式教学 基础护理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65例胰腺癌患者、30例肝细胞癌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全部10个组织限制表达癌-睾丸基因(cancer-testis antigen,CT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进行检测,发现联会复合蛋白1(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1,SYCP1)、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抗体(sperm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the nucleus on the X chromosome C,SPANXC)及都德式结构域内涵蛋白1(tudor domain containing 1,TDRD1)mRNA在胰腺癌中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89%及54%,检测值分别是志愿者的15.50、16.95及10.03倍,且三者之间互不相关。SYCP1及SPANXC mRNA在胰腺癌中的检测值高于肝癌,且与CA199不相关;SYCP1 mRNA在晚期胰腺癌中的检测值要高于早中期胰腺癌,SPANXC mRNA在低分化胰腺癌中的检测值要高于中高分化胰腺癌。提示SYCP1和SPANXC mRNA有望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一个限制心肌病家系的致病变异。方法对先证者和两名直系亲属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通过GATK3.7软件鉴别潜在的变异,使用snpEff注释变异,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CMG)进行致病评估,整合Sanger测序和临床表现开展家系内共分离分析。结果根据ACMG判定CRYAB c.326A>G (p.Asp109Gly)为致病变异,在家系中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共分离。先证者罹患合并限制心肌病、肌病和白内障的多系统性疾病,首发症状为左心房扩大。家系另三名患者确诊限制心肌病,其中两例男性首发症状是双心房扩大,一例女性首发症状为心室传导阻滞。结论CRYAB基因c.326A>G杂合变异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该变异导致合并限制心肌病、肌病和白内障的多系统性疾病尚未见报道。

  • 标签: 限制性心肌病 肌病 白内障 CRYAB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当前限制探视制度,研究弹性制度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OvidSP,Wiley Online library,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CBM和万方)。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0年9月。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系统评价。结果弹性探视制度可以减少ICU患者谵妄发生风险(RR=0.59,95% CI 0.36~0.96),缩短住院时间(MD=-0.21,95% CI-0.35~-0.06),改善患者焦虑症状(MD=-2.2,95%CI-3.80~-0.61),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且不增加患者ICU获得性感染风险(RR=0.77,95% CI 0.51~1.16)和患者死亡率(RR=0.82,95% CI 0.53~1.26)。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结论相较于目前的限制探视制度,弹性探视制度降低患者谵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发生情况,得到家属和患者更多的满意度,可以尝试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弹性探视模式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探讨在限制心肌病(RCM)患者中血浆B型利尿肽(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例经过组织活检确诊为RCM的患者。将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指标与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CM患者血浆BNP水平为(792.3±1045.9)ng/L。相关分析显示BNP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和药物治疗无显著相关;而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即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r=0.46)、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r=-0.59)、等容舒张时间(r=-0.45)、组织多普勒成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峰值(r=-0.45)和E/E′比值(r=0.86)有显著相关(P〈0.05)。BNP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房压力(r=0.45)、右心室舒张末压力(r=0.56)和肺动脉楔压(r=0.46)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尖瓣E/E′是BNP唯一的独立相关因素(β=0.69,P〈0.05)。结论RCM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而且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以及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舒张压力显著相关。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利钠肽 心肌病 限制性 心脏导管插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5例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斜视手术中出现中央动脉堵塞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眼科就诊的共计5例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斜视术中出现中央动脉堵塞的共计5例病例。并对患者的手术过程及中央动脉堵塞的发生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以上的5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共计4例。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共计2例,经过临床治疗之后,5例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恢复至入院视力。结论在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斜视手术中偶尔出现中央动脉堵塞患者,一般来说,疾病的发生与其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息息相关,对于后期的视力恢复等与疾病是否有效完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 发病时间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当前限制探视制度,研究弹性制度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OvidSP,Wiley Online library,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CBM和万方)。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0年9月。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系统评价。结果弹性探视制度可以减少ICU患者谵妄发生风险(RR=0.59,95% CI 0.36~0.96),缩短住院时间(MD=-0.21,95% CI-0.35~-0.06),改善患者焦虑症状(MD=-2.2,95%CI-3.80~-0.61),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且不增加患者ICU获得性感染风险(RR=0.77,95% CI 0.51~1.16)和患者死亡率(RR=0.82,95% CI 0.53~1.26)。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结论相较于目前的限制探视制度,弹性探视制度降低患者谵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发生情况,得到家属和患者更多的满意度,可以尝试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弹性探视模式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限制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32例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限制液体复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组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血红蛋白指标(HGB)、红细胞比容指标(HCT)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GB指标低于对照组、HCT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液体复苏有利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减少出血量,对其机体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有效改善其舒张压和收缩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产科 失血性休克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限制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以及炎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炎分子等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限流复苏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质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