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鲜皮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皮肤瘙痒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采用白鲜皮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通过服用祛风止痒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到达9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11.7208,P=0.00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皮肤瘙痒症采用白鲜皮疗效令人满意,可有效缓解患者瘙痒感,安全无副作用,在治疗皮肤瘙痒症状中具有极大的潜在优势。

  • 标签: 白鲜皮汤 皮肤瘙痒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补阳还五辅治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把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8例脑血栓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患者患者均予以西医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辅以补阳还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基于西医综合治疗加用补阳还五,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栓 西医 神经功能缺损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当中,麻杏石甘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60例,均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60例,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麻杏石甘临床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在两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比观察组差,且咳嗽、气喘以及咯痰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在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麻杏石甘汤药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还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治疗 感染性肺炎 临床 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通窍活血合泽泻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痰瘀互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窍活血合泽泻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眩晕 痰瘀互阻 通窍 活血汤 泽泻汤
  • 简介:蔡孟珍教授《声腔说考辨》一文提出:"《牡丹亭》之声腔实与弋阳、宜黄等腔无涉,而是由体局静好的海盐腔,逐步往音乐、行腔更为精致细腻的昆山腔发展","《牡丹亭》由海盐腔过渡到昆山腔之历程尤其明显"。[1]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急切想要了解的是,从《牡丹亭》中如何可以看出海盐腔逐渐过渡到昆山腔的"历程",即所谓海盐腔"昆化历程"。但蔡文并未在这个焦点问题上充分举证,予以详论。其主要精

  • 标签: 宜黄 《牡丹亭》 昆山腔 弋阳 孟珍 临川四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使用建中活血进行药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诊治的4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0例。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建中活血进行治疗,对参照组患者使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治疗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结果实验组经过治疗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5.00%,参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5.00%,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使用建中活血进行药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建中活血汤 消化性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络治疗,两组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肾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和肾功能水平指标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延缓肾衰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益气通络汤 糖尿病肾病 疗效 血脂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使用中药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2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56例、常规组56例,常规组应用3联药物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治疗,干预组应用中药胃炎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1个月、半年、1年后,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没有显著的差别,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胃炎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3联西药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较快,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在临床上积极的应用。

  • 标签: 胃炎汤 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
  • 简介:目的: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加味当归补血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气相色谱从加味当归补血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1种成分,其质谱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对照,鉴定出了其中18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89.22%。主要成分为6-丁基-1,4-环庚二烯(32.30%)、2',4'-二甲基异丙基-苯基甲酮(18.59%)、3-正丁烯基苯酞(18.42%)、羟乙茶碱(3.59%)、4-乙烯基愈创木酚(3.58%)、1,4-环己二烯-1,2-二羧基酸酐(3.09%)。结论:该实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加味当归补血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加味当归补血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血解毒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予以益气养血解毒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予以西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比对照组高16.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1年内2例患者复发,复发概率为4.0%,对照组1年内6例患者复发,复发概率为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血解毒配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益气养血解毒;西药;胃溃疡;效果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5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痛内服外敷治疗急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3年150例急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腰痛汤加减内服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tid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服药20天,停药10天后,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治疗急慢性腰痛的近期疗效具有和西药相近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安全性好,患者接受程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腰痛汤 急慢性腰腿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化石”治疗胃石症与传统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胃石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滴并口服碳酸氢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化石”口服,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胃石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胃石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化石”治疗胃石症,效果优于传统西药治疗,治愈率高,且节约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中药治疗 胃石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茵陈蒿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23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给予茵陈蒿治疗。结果23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经过服用茵陈蒿,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患儿黄疸逐渐消退,无死亡病例。结论茵陈蒿来自《伤寒论》,处方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中医组成。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茵陈蒿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能有效的化瘀消积,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化湿退黄。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茵陈蒿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桃红四物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用加减桃红四物治疗24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用法月经前5天服用,一天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服7天,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46例患者中,治愈198例,治愈率为80.49%;有效42例,有效率17.07%;无效6例,无效率为2.44%;总有效率为97.56%。结论加减桃红四物配方严谨,用药精当,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中药治疗 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