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8月~ 2020年 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 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 45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而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动脉瘤、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概率值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概率值具有对比。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大,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相关分值具有差异性。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概率值具有比对。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可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值得推行。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血透治疗的患者 98例作为研究一般对象,将其随机排序后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9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中心理状态、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躯体疼痛等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而促进科室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化三醇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进行 治疗的 患者( 201 8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 - 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 60 例 作为观察对象, 选用随机 分配法 ,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 ,组别名称为观察组( n=30 )及对照组( n=30 ) , 对 观察组给予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透析 治疗,将 心功能( LVEDD 、 LA 、 LVESD )指标 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治疗效果判定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 LVEDD 、 LA 、 LVESD )指标数据相比对照组,优势显著 , 指标数据 具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应用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 心脏功能,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 糖尿病肾病辅助治疗中应用。

  • 标签: 骨化三醇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自我管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能效之间具有相关(P<0.05),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针对接受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机的定期保养及预防维护在血液透析室中的重要及作用。 方法 将我院 收治的 46 例行 血液透析治疗 的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23 例与对照组 23 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未定期保养及预防维护血液透析机 , 观察组对患者使用定期保养及预防维护血液透析机,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 患者在 血液透析 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血液透析机进行定期保养及预防维护,能够有效减少患者 行 血液透析治疗 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透析机的故障率,保证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 标签: 定期保养 血液透析机 预防性维护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我院在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2 月接受了 42 例患者,他们需要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并且他们作为了我院研究的对象,通知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把病患能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结果:在对病患进行透析过程中,研究小组中病患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小组中病患低血压的发生率,此外心脏病变还比对照小组的高结论: 高通量 的 血液透析 可以良好地 清除 患者体内的 毒素, 并且他们发生 并发症 几率逐渐减小 , 以此有效地提高 治疗 的 效果 。

  • 标签: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护理危险因素及优化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8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抽绳式、穿刺血肿每月>1次、超滤量每次≥2L和血流量≥200ml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率相比,扣眼式、穿刺血肿每月≤1次、超滤量每次<2L和血流量<200ml均明显偏低(P<0.05)。 结论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穿刺方法、超滤量、血流量和穿刺血肿等护理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控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预防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 护理危险因素 优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血液透析滤过与间歇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控制在64例,是2019年4月-2020年8月在本院做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水平比对照组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实验组患者行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QLI生活质量评分以及MSSNS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用于维持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维持血液透析病患6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针对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结果: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8.18%低,P<0.05。结论:于维持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运用针对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 标签: 人造血管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中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86例,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34%)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6%)高于对照组(2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接受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主要指标则是患者的顽固高血压控制和干体重结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对干体重进行评估,观察组则为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分析应用结果。 结果: 从 调研结果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的干体重下降值更为明显,且在高血压水平上,观察组的达标结果更令人满意,达标率为 41.2% ( 14/34 ),高于对照组的 23.5% ( 8/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采用 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干体重结果,并有利于对顽固高血压问题进行控制,提出更适合的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 体成分分析仪 干体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顽固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治疗维持血透终末期肾病上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登记治疗的维持血透终末期肾病共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取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病人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饮食等,4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液透析4个月后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对比,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病人满意度相对比,观察组病人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治疗维持血透终末期肾病人上,比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好,病人的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 血液透析 血透 终末期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为时间点,选择该阶段我院接收的 88 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一般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P<0.05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素、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发现明显差异,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相比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为突出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清尿素 血清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治疗的态度及透析体验,明确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主要诉求及影响因素,利于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方法对抽样医院30例MHD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总结、提炼相应主题。结果总结出7个主题:态度主题2个(认可、无可奈何)和5个体验主题(恐惧、压抑、无认同感、不愿改变既往生活习惯和渴望新技术应用到终末期肾病)。结论MHD患者对当前血液透析模式态度复杂,应在了解MHD患者主要诉求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态度 透析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的患病率及治疗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采集2017年山西省网上直报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透析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110 g/L作为治疗靶目标,整理并分析数据。结果2017年山西省MHD患者平均Hb水平为(107.2±19.2) g/L,Hb总体达标率为45.7%。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使用率为97.6%,铁剂使用率为35.5%,其中68.0%的患者使用静脉铁剂。性别分层显示男性Hb达标率好于女性,年龄分层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Hb达标率呈增高趋势。与Hb未达标组相比,Hb达标组患者男性比例、平均年龄、透析龄、使用进口透析器的人数比例、尿素下降率及尿素清除分数、静脉铁剂使用率、左旋肉碱使用率、碳酸氢根、血白蛋白、甘油三脂较高;原发病为高血压病患者比例、每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剂量、转铁蛋白饱和度≤30%患者比例、甲状旁腺素及C反应蛋白较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静脉补铁、高血白蛋白为Hb达标的保护因素,而高甲状旁腺素、高C反应蛋白为Hb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山西省MHD患者Hb总体达标率(Hb≥110 g/L)为45.7%。男性、静脉补铁、高白蛋白可能为Hb达标的保护因素,高甲状旁腺素、高C反应蛋白可能为其危险因素。合理使用静脉铁剂、改善营养状态,纠正炎症反应可提高Hb达标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透析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透析患者 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成运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参照组,以及运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治疗以后的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血清 β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不良透析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显著的优势于参照组, 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透析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减少不安全事件。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观察采用维生素B12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RSL诊断标准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n=30)和观察组(采用维生素B12联合加巴喷丁治疗,n=30) ,观察治疗前、后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调查问卷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以及SF-36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RLSSG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SF-36量表评分提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维生素B12联合加巴喷丁较单独使用加巴喷丁可进一步改善并发不安腿综合征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维生素B12 加巴喷丁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不安腿综合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