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人工补片(巴德补片)行张力疝修补在基层的应用,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填充式张力疝修补法治疗临床病例54例病例(其中4例为双侧斜疝)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疗效满意,平均住院5d,最早4d出院。次日下地,进食,切口感染,1例切口皮下组织液化,2例发生尿潴留,2例术后疼痛,本组1例患者术后2月复发。结论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操作简便,复发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MarlexMeshPerfixPlug行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结果7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h即可下床,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强生的双层补片为70例腹股沟疝实施张力修补治疗。结果70例患者共实施张力修补73次,其中单侧疝和双侧疝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0min和84min。住院时间为3d~7d。随访1年,发现4例患者出现腹股沟处疼痛不适,未见复发者。结论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很少出现并发症且复发率很低。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平片张力疝修补和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平片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结果经对比实验,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与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发生概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为0,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平片张力疝修补的治疗效果要显著,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张力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传统修补组(n=40)与张力修补组(n=42),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无张力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小于传统修补组(P<0.05)。结论张力修补相对腹股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张力疝修补在围期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18例观察组和18例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张力疝修补在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患者自身痛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围术期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张力疝气修补与传统疝气修补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疝气需要手术的患者7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张力疝气修补,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疝气修补,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使用张力修补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修补组(P<0.05);1年复发率研究组为2.9%,对照组为14.3%。结论张力疝气修补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种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度高。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气修补术 住院天数 并发症 术后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张力疝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组(对照组),张力疝修补组(比较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组(比较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尿道中段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性功能等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国内7家泌尿中心共531例女性中、重度SUI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中部战区总医院7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122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67例,江苏省人民医院6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浙江省人民医院65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531例中接受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TVT组)214例,平均年龄(58.14±10.16)岁,已绝经181例(84.6%),生育次数≥2次者89例(41.6%),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16.00±1.73)分,中度尿失禁166例(77.6%),重度尿失禁48例(22.4%)。接受两种经闭尿道中段吊带(TOT/TVT-O组)患者317例,平均年龄(58.33±10.25)岁,已绝经247例(77.9%),生育次数≥2次者120例(37.8%),ICI-Q-SF评分(15.79±1.75)分,中度尿失禁256例(80.8%),重度尿失禁61例(19.2%)。两组一般资料各项参数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ICI-Q-SF、常见并发症及主观尿失禁治愈情况(PGI-I)和满意度进行评估随访。以ICI-Q-SF评分改善>50%(治愈+明显改善)和1 h尿垫试验<10 g(定性指标)作为手术成功率的判断指标。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术后1个月均有较高的总体有效率(治愈+显效),TVT组为94.9%(203/214),TOT/TVT-O组为93.7%(297/317),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失禁症状改善程度(治愈率) TVT组[88.3%(189/214)]略高于TOT/TVT-O组[77.0%(24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尿失禁复发率无变化,TVT组为4.4%(9/203),TOT/TVT-O组为5.4%(16/29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主观治愈率TVT组为96.3%(206/214),TOT/TVT-O组为95.9%(304/31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TVT组10例发生膀胱穿孔,TOT/TVT-O组膀胱穿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和不适感TVT组发生率为1.9%(4/214),明显低于TOT/TVT-O组的6.9%(22/31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吊带裸露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T和TOT/TVT-O吊带均能有效治疗女性SUI,术后均能改善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且具有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临床需求以及医生所熟悉的手术方式进行个体化选择。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经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 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张力修补张力疝修补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本课题随机选择本院 2018 年 4 月 -2018 年 10 月诊疗的成人疝气患者,共 90 例,以 1:1 比例划分为参照组( 45 例)和观察组( 45 例)。前组患者使用张力疝修补,后组患者使用 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张力修补,评估各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即 97.78% > 86.67%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中出血量为( 10.85±3.24 ) ml ,住院时间为( 5.03±1.66 ) d ,参照组为( 21.36±6.87 ) ml 、( 9.19±2.51 ) d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成人疝气患者,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张力修补具有疗效佳、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成人疝气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测闭经闭膜管外段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不同路径闭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经防腐剂固定的成人尸体 25具,暴露闭神经及闭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 闭膜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41.53±0.76mm;闭膜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54.17±0.42mm;闭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距离 11.01±0.17mm;闭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 27.92±0.33mm;闭神经出闭点距耻骨结节距离 23.55±0.27mm。结论 临床闭神经阻滞麻醉时,安全进针范围宜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垂直向下 27.59~ 28.25m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 23.28~ 23.82mm的范围内,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度。

  • 标签: 闭孔神经 闭膜管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填式张力和平片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其中40人接受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治疗方式(对照组),40人接受平片张力疝修补治疗方式(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经相同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显著好转比率((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观察组的收效病例所占比例(100.00%)与对照组的收效病例所占比例相同(100.00%);手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27.85±6.1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4±6.68)m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35.35±4.43)min低于对照组的(44.45±6.42)min;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4.12±0.51)天低于对照组的(7.12±0.1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片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气比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治疗效果好,主要表现为平片张力疝修补操作较为简单,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充填式无张力 平片无张力 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比较张力疝修补与传统式对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疝气患者,将患者平均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实施张力疝修补,对照组36例实施传统手术的方式。分别从手术的方式、术后的疼痛感以及恢复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比较及分析,治疗组手术后病例均无复发,而对照组术后的复发率为13.52%。结论张力疝修补比传统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 传统术式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疝修补术语传统疝修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行疝修补治疗的患者 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20),观察组( n=20)。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观察组患者采用张力疝修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 41.25±0.56) min、( 23.15±0.25) ml、( 2.01±0.01) cm、( 4.52±0.25) d、明显优于对照组( 52.46±0.02) min、( 40.19±0.21) ml、( 5.61±0.02) cm、( 7.60±0.25) d( P< 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果:行张力疝修补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效果
  • 简介:局部麻醉下张力疝修补,本院针对161例65岁以上患者采用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加1%罗哌卡因)下张力疝修补,式采用张力疝修补

  • 标签: 修补术 局部麻醉 张力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