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大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8.1岁,年龄范围在3.7~14.0岁;50例患儿均行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采用直肠肛管测压及Kelly's临床评分评价大便失禁的程度,评分为1~2分为重度组(39例),评分为3~4分为轻度组(11例);利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儿进行治疗,7~10 d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进行下一疗程,同时指导患儿主动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3个疗程为一阶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单组数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儿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长收缩时间、肛管静息压和直肠静息压指标。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4年。轻度组治疗前肛管静息压为(39.71±22.19)mmHg,治疗6个疗程后肛管静息压为(61.88±28.53)mmHg,P<0.05;重度组治疗前肛管静息压为(34.62±26.66)mmHg,治疗6个疗程后肛管静息压为(59.03±24.06)mmHg,P<0.05。轻度组治疗前肛管最大收缩压为(84.03±45.07)mmHg,重度组为(63.39±38.22)mmHg;治疗6个疗程后轻度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16.72±31.88)mmHg,重度组为(95.02±31.18)mmHg。全组43例(86.00%,43/50)结束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32.00%,16/50)经过3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27例(54.00%,27/50)经过3个疗程后症状好转,6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另7例(14.00%,7/50)大便失禁症状好转,有不同程度的污粪现象。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治疗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儿大便失禁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生物反馈 大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进行治疗,使用HAMD(17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脑电生物反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1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接收的挛型脑瘫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4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临床治疗中,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 痉挛型脑瘫 尖足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1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接收的挛型脑瘫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4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临床治疗中,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 痉挛型脑瘫 尖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7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SCL-90自评量表、HAMA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自我评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护理作用。方法观察165例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疗效,随机均分对照组81例,观察组84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观察组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临床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护理应用于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安全有效。

  • 标签: 盆底障碍性疾病 生物反馈 电刺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治疗儿童时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参数生物反馈仪的基线测试对30例确诊为ADHD的患儿采集脑电波数值,通过放大的视觉信号、听觉信号实时反馈,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伟思视听整合的连续性测试(integratedvisualandauditorycontinuousperformancetest,IVA-CPT)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注意力商数均>80;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上述两商数均>8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第1个疗程的治疗只有听觉平均反应时间一项与干预前相比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视觉平均反应时间、听觉平均反应时间两项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安全、有效,治疗疗程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已分娩的2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124例,产后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盆底恢复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124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即指导其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及其一般的产后注意事项;于6个月后随访,研究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疗效。结果尿失禁、腰骶痛、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良好方法。

  • 标签: 产后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的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盆底肌测评并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盆底肌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盆底肌生物反馈 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择选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疗效及SA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及焦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PS评分、SAN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借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其制定饮水计划,根据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结果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解决患者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联合生物反馈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均分,两组各37例。其中,通过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的为参照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患者的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研究组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联合生物反馈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其生活的质量,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帕罗西汀 抑郁症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女性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40例(单纯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失禁情况,以此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62.50%(25/40),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女性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病情状况,效果良好,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药物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疗效佳。

  • 标签: 生物反馈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多功能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法治疗,每日2次,每次30~60min,每周6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面部表情自然程度、眼裂闭合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额纹消失程度积分比较,治疗后明显好转,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安全有效,在肌电生物反馈诱导下,患者主动训练较一般锻炼坚持好,疗效高。

  • 标签: 多功能生物反馈疗法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常规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

  • 标签: 脑性瘫痪 作业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精细运动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患者入选时间均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所有患者均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患者各90例,分为研究组(给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精神病阳性症状量表(SAPS)、心理状况、精神病阴性症状量表(SANS)以及睡眠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时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