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方法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直肠肛门测压记录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结果(1)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与正常值比较均明显增高。(2)而治疗后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降低。(3)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直肠肛门压力到达治疗便秘的目的。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生物反馈辅助治疗焦虑症 的 疗效 进行 观察,以供 后期对焦虑症治疗是作为 参考。 方法: 选择于 201 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6 年 1 2 月 3 1 日 期间 ,在我院 接受 治疗的 80 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进行 4 周的治疗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 。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度照组降低明显 。 P <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极强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 。

  • 标签: 生物反馈 焦虑症 帕罗西汀 汉密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焦虑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机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一个月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分数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偏瘫患者 下肢功能 机电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 简介: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盆底肌功能I级和II~III级发生率均比干预前低,IV~V级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负性情绪,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心理护理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梗阻型便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6.74%),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生物反馈 功能性便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生物反馈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的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与治疗的总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时间以及治疗的总时间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拥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生物反馈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恐惧障碍患者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恐惧障碍患者 98例,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脑电生物反馈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1],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一周、二周、四周以及第八周的总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对恐惧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恐惧障碍 帕罗西汀合并脑电生物反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联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7.01.01日在本院就诊的6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每组有3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量、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最大收缩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的上述对比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35.56±6.64)、持续收缩力(72.58±15.30)、协调能力(5.41±1.49)、最大收缩力(86.21±14.23)都大于对照组数据(26.65±6.31)、(50.20±7.54)、(4.01±1.19)、(61.56±9.69)(p<0.05)。结论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效果十分优越。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焦虑症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3例焦虑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不同疗法作依据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施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疗法,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项目数、抑郁症状、焦虑、恐惧、敌对性等因子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自我评估(44.30±6.26)分、焦虑自我评估(41.21±3.74)分;参照组抑郁自我评估(53.11±7.05)分、焦虑自我评估(51.48±6.59)分,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在对焦虑症患者开展治疗工作时,建议选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的基础上,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6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进食、行走2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BI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均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转移、上下楼梯其他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特别是在进食和行走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反馈疗法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40例因压力性尿失禁而运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的患者,在治疗3周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尿垫实验的结果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排尿量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有效率达70%,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达87.5%。结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治疗时采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电刺激 生物反馈 尿垫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物反馈电联合盆地功能锻炼治疗,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尿垫实验和膀胱排尿日记等,通过KHQ健康问卷判断治疗方法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后尿垫重量和漏尿次数与治疗前对比显著减少,腹部漏尿点压力显著上升,KH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高,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地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地功能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康复治疗的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参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疗法,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也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理想,对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改善性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患者常规治疗原发病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奥拉西坦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 标签: 奥拉西坦 生物反馈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生物反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齐拉西酮胶囊及奥氮平口服,观察组联用生物反馈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团体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团体生物反馈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手法康复治疗做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康复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训练8周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按运动功能Brunnstrum法评定,对照组与治疗组Brunnstrum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更佳.

  • 标签: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