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初等方法求函数值域,一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需用很多特殊的技巧,且只能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本文将运用微积分的方法对初等函数的值域作一般的讨论.一、介值定理的推广我们知道,对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有介值定理:若f(x)在区间[a,b]上连续,f(a)=A,...

  • 标签: 求函数值域 不可导点 单侧极限 介值定理 初等函数 义域
  • 简介: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学院有着100年培养小学教师的悠久历史,现占地170亩,绿化率达67%,图书馆各类藏书17余万册。现有在职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近50人,硕士研究生及在读博士、

  • 标签: 初等教育学院 师范大学 重庆市 硕士研究生 小学教师 北碚区
  • 简介: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学院有着100年培养小学教师的悠久历史,现占地170亩,绿化率达67%,图书馆各类藏书17余万册。现有在职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近50人,硕士研究生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8人。

  • 标签: 初等教育学院 师范大学 重庆市 硕士研究生 小学教师 北碚区
  • 简介:本文利用二项式定理得到K=8,9,10,11时幂和∑ni=1ik的计算公式,较文[1]中结果表达式简单,并推出了关于幂和问题的一个新的递推公式,利用它可导出所有幂和问题的计算公式.

  • 标签: 幂和 初等解法 可导 递推公式 表达式 计算公式
  • 简介:2008年天津中考卷第26题的第(3)问:已知抛物线y=3ax^1+26x+c.若a+b+c=0,且c1=0时,对应的y1〉0;x2=1时,对应的y2〉0.试判断当0〈x〈1时,抛物线与x轴是否有公共点?若有,请证明你的结论;若没有,阐述理由.

  • 标签: A+B+C=0 教研 2008年 第26题 抛物线 公共点
  • 简介:针对大学新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结合中学和大学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教育改革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调查分析了当前高等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脱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初等化学教育 高等化学教育 学习方式 教育目的
  • 简介:摘要什么是构造法?怎样去构造呢?构造什么呢?构造法是运用数学的基本思想经过认真的观察,深入的思考,构造出解题的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构造法的内涵十分丰富,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它是以广泛抽象的普遍性与现实问题的特殊性为基础,针对具体的问题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其基本的方法是借用一类问题的性质,来研究另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若按习惯定势思维去探求解题途径比较困难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自己思维范围,运用构造法来解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所帮助。

  • 标签: 构造 创新 求变
  • 简介: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和高师“初等几何研究”课程存在的问题,就本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具体从课程体系方面:突出学生利用几何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几何建模的能力等;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高初结合和对中学几何知识缺陷的补充等;从教学模式方面:高师数学课堂的“自主·合作·创造”模式三方面对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初等几何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 简介:文〔1〕中以几个定理为基础阐述了有关线段度量的基本理论,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讨论。

  • 标签: 极限 定理 公理
  • 简介:巴斯卡(Pascal)定理一个非退化的二次曲线的内接六角形的三对对边的交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1,这条直线称为巴斯卡直线,这是一个著名的定理。关于定理的证明,在

  • 标签: 巴斯卡 初等几何 六角形 二次曲线 非退化 PASCA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并且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教学效果显著。但是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衔接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的问题,为今后的教育衔接问题提供有效策略。

  • 标签: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衔接策略
  • 简介:初等教育教师质量受到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在教师入职资格、教师招聘、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并通过推行这些政策进行教师质量监控。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教师培养培训效果不理想、合同教师大量存在、教师初始分配向城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思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质量监控政策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印度 初等教育 教师质量
  • 简介:1983年蔡文〈可集合和不相容问题〉一文的发表,揭开了数学发展的新篇章。它标志着对教学问题——不相容问题进行形式化和数量化的研究开始,也标志着对数学本身传统的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以往数学建立概念、定理(公理)和推理是在形式逻辑上处理问题,而随着数学的进展,在实际中,有的概念外延不仅分明而且是可“变”(可拓的),这一点在初等数论中充分体现出来,许多数学不可能问题实质上就是不相容问题,象三份角问题,勾股定理及费尔问题等。我们引进可拓学的概念,运用物元分析方法来处理,研究这些问题,却是容易得多。明白得多。有感于此本文特举几个典型例子和大家共同探讨。

  • 标签: 物元变换 初等数学理论 不相容问题 易经 进位制 不定方程
  • 简介:以实说明射影几何的德萨格定理对初等几何的高观点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表明高等几何在提高观点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有巧妙、灵活等特点。

  • 标签: 德萨格定理 共线点问题 应用
  • 简介:1.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①指数函数y=a^x(a〉0且a≠1),当a〉1时,图象过点(0,1),函数为增函数,a的值越大,指数函数的图象向上越靠近Y轴;当0〈a〈1时,图象也过点(0,1),

  • 标签: 初等函数 导引 复习 应用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 简介: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解的现象。本期“易错题归类剖析”栏目推出的文章,注重剖析错解原因,注重补充知识缺陷,注重题目引申变换,希望同学们认真领会,学以致用,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解。

  • 标签: 初等函数 误区 求解 错解原因 知识缺陷 学以致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学的生命在于不断变换,通过变换,我们可以充分发掘数学中各个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实际运用价值.变换可以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同时,它在现代数学理论中也占着很大的比重. 1872 年,德国数学家 F· 克莱因 (Felix·Klein,1849-1925) 提出了一种几何学上的群论观点,他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就任教授时,就职演说报告为“近世几何学研究的比较评论”,他把几何学看作是一门解决在变换群的影响下,图形的性质和量依然不变的学科.这也是首次提出用群论来研究几何学的观点,按照这一实际,再把各个分支上的几何学结合起来,加以分类.这也是著名的“爱尔兰根纲领”的由来.群论观点不仅为几何学的理论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也使古老的初等几何研究方法获得新的发展,这种利用变换的观点来研究几何图形,既体现了综合几何将直观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特点,还开拓了几何论证的新方法,即把几何变换当作一种论证几何题型的工具,以此来表述几何论证过程的“运算化”. 20 世纪初,在中学数学中, F 克莱因的几何变换思想开始逐渐体现.由此可见,变换思想与几何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关键词:初等几何;中学数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