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合并多重耐药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多重耐药的情况。结果有5例继发多重耐药,系统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2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均是女性,平均病程12.2年,平均年龄47.4岁,3例败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其中有1例同时合并有泌尿系及败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均是大肠埃希菌,3例败血症分别是人葡萄球菌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患者多重耐药均对替加环素敏感。其中有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反复发热1年,曾至多处就诊反复予激素加量,减至类似强的松20mg,病情反复,后尿培养及血培养均培养出耐药菌,经替加环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结缔组织病病史长,长期使用激素,出现反复发热,警惕继发多重耐药,及时加强监测完善微生物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

  • 标签: 结缔组织 多重耐药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188例,其中痰细菌培养结果为MDRO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95例),非MDRO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9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老年MDRO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MDRO102株,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1.37%),铜绿假单胞菌(25.49%)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69%)。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病或痴呆病史、低蛋白血症、吞咽困难、长期卧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史、使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有创操作7项因素均是老年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OR=6.02,95%CI:1.50-24.18)、有创操作(OR=6.55,95%CI:1.69-25.44)、长期卧床(OR=6.03,95%CI:1.92-18.91)均是老年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MDRO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MRDO肺部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病原菌 多重耐药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警示标识的应用,患者管理,呼吸机管路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垃圾管理。及时、有效的监测控制措施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预防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甲亢突眼是甲亢病常见一种并发症,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我们开展云克、尼美舒利、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甲亢眼病的疗效观察40例Graver眼病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治疗组在ATD治疗的基础上采用99Tc-MDP注射液(含99Tc-MDP16.5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10次一疗程,间隔十五天开始下一疗程,共三个疗程。同时口服尼美舒利50mgtid、雷公藤多甙片200mgtid、连用三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45%,两组疗效相比差异非常非常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FT3和FT4均下降非常显著(P<0.01),两组相比尤以治疗组下降更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TGAb和TpoA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TpoAb也有所下降,但TGAb反略有上升(P<0.05)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用云克、尼美舒利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Graver眼病疗效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Graver眼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Graver病病人的13%-45%1。与体内多种自身抗体如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有关。其早期组织学变化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氨基葡聚糖(GAG)沉积和水肿(炎活动期),晚期为眼球后纤维化(静止期)。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多重免疫紊乱,其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本病尚缺乏统一满意的疗法。本研究联用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尼美舒利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Graver眼病,以评价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 标签: 突眼 自身免疫 雷藤多甙片 尼美舒利 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儿童进行研究,共有138例,所有患儿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对其中69例患儿实施综合管理方法,另外69例实施常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8.3%,其中没有效果的患儿有15例,占比为21.7%,效果一般的患儿有12例,占比为17.4%,效果较好的患儿有24例,占比为34.8%,效果很好的患儿有18例,占比为26.1%,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7%,其中没有效果的患儿有3例,占比为4.3%,效果一般的患儿有10例,占比为14.5%,效果较好的患儿有30例,占比为43.5%,效果很好的患儿有26例,占比为37.7%,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上升(P

  • 标签: 小儿内科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临床科室标本培养的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85例住院患者送检临床各类标本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及药敏试验,分析对常见抗菌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分离自痰液414株,中段尿57株,分泌物65株,引流液3株,血液14株,大便20株,腹水4株,胆汁1株,脑脊液3株,胸水2株,胃液1株,咽拭子1株;G-杆菌398株,G+菌187株;ESLBLSG386株,MRSA91株;鲍曼不动杆菌150株、大肠埃希菌86株、肺炎克雷伯菌70株、铜绿假单胞菌52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35株、阴沟肠杆菌5株,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为56.0%,亚安培南为76.67%,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80%以上;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第三、四代和氨曲南达>80%;MRSA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100.0%;居前5位科室ICU190株,脑外科74株,小儿科69株,呼吸科58株,神经科48株。结论本院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较为严重,对常用抗菌素大部分耐药。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老年国人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中各种因素所占比重.方法顺序入选162例(男124,女38)冠脉造影检查患者,采用LOGISTIC法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史、血压、脉压(PP)、血糖(Glu)、血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吸烟、舒张压(DBT)、PP、Glu、TC与冠心病有显著相关,其中以性别、年龄、Glu、DBP和PP影响较大.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除血糖、血脂和戒烟外,纠正舒张压过低和脉压过大非常重要.

  • 标签: 中老年 冠心病 危险因素 舒张压 脉压 血糖
  • 作者: 杨媛洁 郭莹 陈相宏 乔莉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116044;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116044
  • 简介:摘要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导致的日渐突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多重耐药菌感染现已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对儿童威胁尤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呈动态变化,且儿童细菌感染患者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特点较成人有所不同,抗菌药物选择方案与成人有很大差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了解我国儿童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延缓儿童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现状研究 儿童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部门协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 对11个多部门协作案例开展调查分析。结果 11个MDT案例以重症医学科病例为主占63.64%,90.91%病例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多部门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但院感专职人员参与多学科协作能力有待提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协作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工作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难题。在护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待多重耐药菌零宽容的态度,取得患者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方法针对多重耐药菌患者实行一系列护理措施后,提高了感染控制效果 。结论在整个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过程中,对待患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充分沟通、倾听、陪伴、尊重患者,掌握原则,做到零宽容,取的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情绪稳定,治疗顺利完成,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MDR)的定植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本院ICU≥24h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根据院感鉴别培养基的颜色来判断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E.coli、Kpn)的院感定植情况。结果入住ICU≤48h的患者MRSA及ESBL(E.coli、Kpn)检出率分别为10.0%、63.0%;超过48小时患者MRSA及ESBL+E(E.coli、Kpn)新增检出率为8%和13%;入住ICU>7d者MRSA及ESBL(E.coli、Kpn)新增检出率分别达13.3%、33.3%。入住ICU前住院时间>7d[OR95%CL4.48(1.21-16.60)是入住ICU时患者检出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科室开展主动筛查,及时发现MDRO定植患者,对携带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做好隔离措施和防范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定植 主动筛查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方式和特征,探讨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对我科2014年3月20日—2015年6月1日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个月期间,通过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我科多重耐药菌占院内感染比例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加强隔离措施,切断传染途径,有效减少ICU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院内感染现象,可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前者已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临床处了要给予针对的治疗外,还需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近十年来,鲍曼不动杆菌越来越严峻的耐药性已经成为抗感染治疗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其固有的和获得的耐药性,使其对临床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导致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常常预后不佳。目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有效数据来指导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肺炎。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治疗的最新进展、正在研究的新型药物以及有前景的非抗菌药物疗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采取严格实施隔离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结果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隔离干预措施,运用预防与控制技术,保障医疗安全。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评价医院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学指标,必须制定确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般情况下,数据自然对数转换可使变量满足线性回归的应用条件。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自然对数转换、因变量自然对数转换和两者都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不能直接用X和/或Y的改变量解释回归方程和系数的原因,并阐述了用X和/或Y的百分比改变来解释回归方程和系数的原理。最后,用三个实例演示自变量、因变量、两者都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对拟合线性回归的结果进行了详细解释。

  • 标签: 模型,统计学 线性模型 对数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儿童进行研究,共有69例,所有患者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对这69例患儿实施综合管理方法,对比分析综合管理方法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综合管理之前,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78.3%,其中不满意的患儿有15例,占比为21.7%,觉得一般的患儿有12例,占比为17.4%,较为满意的患儿有24例,占比为34.8%,很满意的患儿有18例,占比为26.1%,实施综合管理之后,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95.7%,其中不满意的患儿有3例,占比为4.3%,觉得一般的患儿有10例,占比为14.5%,较为满意的患儿有30例,占比为43.5%,很满意的患儿有26例,占比为37.7%,实施综合管理后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P

  • 标签: 小儿内科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院环境管理,重视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支持,专科护理等。认为对ICU多重耐药病人进行严格的接触隔离和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 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