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郑波曾在中国美院任教,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教职。他在2013年发起了艺术项目"住在上海的植物",进行开放型课程的探索,从生态、历史、建筑、美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植物与我们的关系。

  • 标签: 社会研究 青年学者 水泥厂 美学观 上海 植物
  • 简介:<正>学习一首钢琴乐曲的全过程,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1,浏览背谱2,处理乐曲3,攻技术关4,再抓整体上述四个阶段是一环扣一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首先,要浏览背谱才能对乐曲的整体有总的概念;然后,才能进一步提出对该乐曲的处理方案;而为了要体现处理乐曲

  • 标签: 艺术再创造 主题 大段 节奏 四个阶段 正面性格
  • 简介:《话剧》:这是您第一次执导话剧.心情如何?黄:我做了很多年的话剧观众,加上父母亲都是从事话剧的.所以对话剧我有种亲切感,但以前都是很平常的关注。我觉得现在话剧中心非常了不起,把话剧从低靡状态做到现在的十分兴旺,并形成一个很自由的艺术场所.是名副其实的话剧“中心”。

  • 标签: 黄蜀芹 《金锁记》 话剧 小说改编 电影导演
  • 简介:美源自内心的追求,艺术作品来自精神的创造,因为艺术创作的初衷就是基于人类精神上的需求。如果仅仅把艺术作品视为物质产品,那么,对技能技巧的学习无疑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如果我们的少儿美术教育仅仅是基于技能技巧的提升,那美育及核心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 标签: 美术教育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 简介:本文以建立正确的男高音审美观和男高音演唱的科学发声方法为要旨,以世界公认的男高音演唱风格为例,介绍不同种类的男高音及其风格特征,讨论男高音学习中过度模仿、过度追求高音及音量大小所导致的后果;对比抒情男高音与戏剧男高音的区别,并以男高音的演唱标准作为依据,阐述男高音在训练中应注意的咬字风格的变化以及作品情感的表达。最后以歌唱规范性作为前提,阐述男高音声部在初学阶段中应大量演唱国外艺术歌曲作为训练的基础性歌曲。

  • 标签: 声部风格 演唱误区 艺术审美
  • 简介:2013年12月17日至21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多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和十八位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名师教学实践研究组”,前往海南开展了“名师访谈,走进海南”的活动。活动期间,研究组完成了“名师教学实践研究与教学成果收集整理”的相关工作,观摩了海南中学的优秀课例并与教师进行了交流,多次聆听随行专家的讲座,还对海南本土的黎族音乐进行了初步了解和采风,高效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

  • 标签: 学习实践活动 海南 名师 教学实践研究 音乐教育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1-13
  • 简介:    四、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    1.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要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认知内驱力 自我——增强驱力 附属内驱力 钢琴教育    音乐教育中对钢琴的学习不仅可以培育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美感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发展

  • 标签: 学习钢琴 幼儿学习 探讨激发
  • 简介:凯奇早期代表作、仅使用金属打击乐器的《第一结构》(1939),受勋伯格传授的维也纳乐派逻辑性结构思维和动机展开性变奏的影响,在整体和乐句结构层面上运用他自己发明的、按4:3:2:3:4比例划分的"宏观-微观"的节奏结构体系;而对节奏动机的组织则是基于方整性结构框架内非方整性划分的原则,采用二分与三分节奏时值结合、全音符的奇数划分、对称性的节奏音值排列、节奏动机间解构与重组关系四种方式设计动机,运用动机的不定次反复、动机交替的横向对称性连接和纵向对位性叠置、动机陈述跨越与不跨越乐句和音色分层的手法组织动机[本文(上)发表于《黄钟》2011年第一期]。

  • 标签: 宏观-微观节奏结构 平方根形式 节奏动机 预制钢琴的噪音音色 非正统打击乐器 音色分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0-03
  • 简介:    四、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    1.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要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认知内驱力 自我——增强驱力 附属内驱力 钢琴教育    音乐教育中对钢琴的学习不仅可以培育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美感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发展

  • 标签: 学习钢琴 幼儿学习 探激发
  • 简介:把写生当作西方人的专利,那是一种善意的误解。在我们自已的历史典籍中和传世作品里并不难找到这样的佐证,其实人物画的写生出现得很早,而先于山水和花鸟的。只是到了封建时代的后期,中国的绘画几乎完全论为文人游戏的时候,写生才从这儿逃亡了。绘画远离了现实世界,它不再需要现实世界的映证,"画得像"的技术被高雅的文人贵族从绘画领地逐出,贬归于地位低下的画工的活计了。

  • 标签: 素描写生 现实世界 中国画人物画 绘画 历史典籍 封建时代
  • 简介:是对4音组音群模奏在规模上的扩大,通过8音组或16音组的练习,手指也会更加灵活,练习时,指尖要绷紧,但手腕、小臂要放松;

  • 标签: 手指练习 《哈农》 钢琴学习 音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26
  • 简介:成年人一旦养成了放松的习惯,习惯集中精神坐姿    我们基本都是生活在习惯中,慢慢的把放松养成习惯

  • 标签: 习惯养成 学习钢琴 成年人学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5-19
  • 简介:人的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于声乐学习中的情绪化调控

  • 标签: 中情绪化 声乐学习 学习中
  • 简介:我比较喜欢帖学一路的书法,总是想追求日常书写的书法创作状态,也许是我慵懒的性格使然。我对古人的信札、题跋比较感兴趣,古人的信札和题跋比较自然,是古人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也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最能从中看到作者的内心,也最能体现作者对书法技法的熟练运用。

  • 标签: 书法学习 创作状态 日常生活 书法技法 古人 信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7-21
  • 简介:人的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于声乐学习中的情绪化调控

  • 标签: 中情绪化 声乐学习 学习中
  • 简介:在声乐学习中,歌唱心理很重要。所谓歌唱心理,就是学生对于声乐学习所持有的态度。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如果养成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对于学生未来的声乐学习至关重要。一般良好的歌唱心理取决于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

  • 标签: 歌唱心理 声乐学习 兴趣培养 心理引导
  • 简介:这次我们参加上海市农村文化工作队,到松江各个公社去体验生活和演出;虽然时间只有三个月,但收获和体会却是难以忘记的。记得春节期间,我们在张泽公社第一次演出,日场刚演完,有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特地跑到后台来,找我们攀谈,她说她很喜欢看戏,每回剧团来演出,她是场场都看的。问她喜欢看些什么戏,她的回答出人意外,她说她最喜欢看有“官人娘子”的戏,还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说起某某小生演得如何如何好,某某花旦唱得怎么怎么动听……。我们不

  • 标签: 李双双 文化工作队 泽公 体验生活 文艺工作者 你喜欢
  • 简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景,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 标签: 创设情景 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 简介:背景一、作为核心素养的高阶思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中小学音乐课程,并鼓励音乐创作,希望通过音乐创作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部便着手改革教育,其中一项改革便是分析学校内所有学科。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

  • 标签: 音乐课程标准 美国教育部 创意 培养 学习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