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center,NICU)医护人员对于新生儿疼痛评估以及镇痛管理的认知现状。方法:依据《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进行量表的制定,通过量表来对我院NICU的25名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疼痛评估以及镇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做以调查,随后进行培训学习,并对比培训前后新生儿疼痛评估以及镇痛管理认知水平情况。结果:经过调查后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5份,培训后新生儿疼痛评估及镇痛管理认知水平均有较大提升,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护人员 疼痛 镇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内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并采用随机方式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应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及常规管理措施。观察不同管理方法对于患者围术期安全性、满意情况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自身所受护理工作更为满意(P<0.05),且观察组患者于围术期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表现更为优质(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有着提升围术期安全性,增强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水平,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良好辅助作用,具有优秀的使用价值。

  • 标签: 一体化管理 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 围术期安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使护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病人与护理人员安全。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病房存在的风险问题,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护理人员因素、病人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结果拓宽护理管理者对老年病区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结论对危险因素评估;强化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制定安全护理管理原则;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人文关怀,更新服务理念可以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老年病房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1990年成立特需病房.经过12年的实践对如何进行特需病房的建立和发展有所体会.新的管理意识的树立是形成新的护理管理模式的保证.在特需病房的建设中引进了日式化管理和以人为本实现优质服务的理念,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同时注意融入了跨文化护理理念,逐步形成人本原则下特需病房的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这种管理符合国情,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特需病房 护理管理 人本原则 护理工作
  • 简介:护士长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分析医院普通外科多专业组综合病房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探讨护士长在管理中运用领导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业务技术和理论水平以及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综合病房 护士长 管理
  • 简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使我国眼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人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眼健康有了更高需求,大部分眼科患者由于视觉受到损伤,心理变得特别敏感、焦虑及恐惧。所以,眼科疾病的患者不仅需要治疗眼部疾病,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将关怀融入眼科病房

  • 标签: 人文关怀 眼科 实践
  • 简介:[目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设立护理带班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协助护士长进行二级管理。[结果]护理带班组长工作制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实施护理带班组长负责制,能使SICU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落实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带班组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病房呼吸机支持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和对于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ICU)病房的71例呼吸机支持患者,截取区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借助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5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VAP发生率、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为小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房呼吸机支持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但可以控制VAP的发生率,还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临床护理路径 VAP 呼吸机支持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 500 例住院患者为评价对象,在我院的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加强入院、住院以及出院流程中的有关管理措施,注重优化细节之处,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我院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为 4.6% ( 23/500 ),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为 96.0% 。 结论: 在病房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细节之处的关注,实施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不易发生不良事件,值得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细节管理 病房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我院护士在照顾特需病人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及经验,为临床护理特需病人提高护理水平提供培训发展方向,进一步探讨完善日后特需病人护理的干预方向。[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形式,访问了32住护理特需病人的护士,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得到护士在护理特需病人照顾中及照顾后的各种不同感受、照顾病人的新理念及护理后的新需求。[结论]加强护理特需病人前的多元文化护理培训、护理工作中的指导及护理后压力的释放,需要对护士做出广泛而持续的培训及支持,使他们更了解并熟悉如何应用新的护理理念及知识于工作之中,以应对他们不确定和难以预料的护理旅程,进而完善特需护理工作。

  • 标签: 护理人员 特需病房 体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本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0例,给予常规病房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70例,将细节管理应用于病房护理管理,对比患者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风险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细节管理应用于病房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治疗并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

  • 标签: 细节管理 病房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风险事件发生率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技巧的应用,提升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暂未办理出院手续的儿童患者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比例分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一共向家长们发放了348份调查问卷,去除里面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29份,共回收有效的问卷319份,合格率为91.69%,不同年龄段家长,不同教育程度家长对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不同。结论 加强沟通,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服务意识等能够有效提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家长 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沟通技巧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入的儿科住院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沟通技巧护理,观察两组依从性与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依从性88.57%高于对照组74.29%,研究组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科病房期间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改善患儿护理依从性,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沟通技巧 儿科 病房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技巧的应用,提升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暂未办理出院手续的儿童患者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比例分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一共向家长们发放了348份调查问卷,去除里面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29份,共回收有效的问卷319份,合格率为91.69%,不同年龄段家长,不同教育程度家长对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不同。结论 加强沟通,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服务意识等能够有效提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家长 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病房在骨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骨科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40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病房 骨折护理 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骨科治疗实践中,患者常会遭遇各种复杂疾病伴随的并发症,且通常需要漫长的康复过程,这无疑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带来重大压力。有效的术后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遵从性和参与度,还具有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的重要作用。针对个体化护理需求的满足,是现代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它激发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有效缩短恢复时间。本研究旨在深入讨论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实践和进展,期望为未来骨科护理提供实用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骨科病房 优质护理 实施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重症监护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重症监护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重症监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重症监护室 NIHSS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内洗必泰口腔护理对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发病率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本院7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洗必泰口腔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NP发生率(14.29%)较对照组(42.86%)低(P<0.05)。对照组共分离出25株细菌,其中5株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氏阴性菌;观察组共分离出23株,其中4例革兰氏阳性菌,19株革兰氏阴性菌,两组细菌分布占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内采取洗必泰口腔护理,有助于NP发生率降低,但是对病原菌的分布影响较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洗必泰 口腔护理 NP 病原菌分布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心里护理措施,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 标签: 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