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在孕产期心理健康疾病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浙江大学宁波明州医院建卡孕检的孕妇831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查出138例孕期心理健康疾病高危者,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个体生物反馈疗法干预组45例和团体生物反馈疗46例与对照组 47 例。对照组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个体或团体生物反馈治疗干预。三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焦虑抑郁量表(HAD)、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产后进一步追踪统计三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来评估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 HAD、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干预后个体生物反馈干预组及团体生物反馈干预组HAD、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团体干预组干预后各周HAD、PSQI评分均低于个体干预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 05)。个体干预组与团体干预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个体干预组与团体干预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5) 。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早期应用于孕产期心理健康疾病者,可缓解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生物反馈疗法 孕妇 心理健康 干预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内科介入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护理的实证研究。我们的主要论点是,在心内科介入手术后,有效的心理健康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实际案例,我们研究了不同心理健康护理策略对患者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为心内科手术后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为他们的康复和健康带来更多希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女性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生理阶段,相关护理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就女性更年期护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者和女性提供科学的护理建议和展望。在当今社会,随着女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年期护理已成为女性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许多女性在更年期会出现潮热、情绪波动、失眠等不适,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调理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更年期护理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为女性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健康服务,让她们在更年期期间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 标签: 女性更年期 护理问题 探究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负责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但是,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不仅来源于手术的高风险性、紧急性和复杂性,还包括长时间工作、轮班制度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压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源,并分析这些压力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揭示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源,并探讨了压力管理策略。

  • 标签: 手术室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随着肝癌治疗策略的不断进步,免疫靶向治疗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评估心理健康护理对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涉及46名肝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通过实施结构化心理健康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管理训练及社会支持活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系统评估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心理健康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发现表明,心理健康护理是肝癌免疫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整合心理健康护理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护理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 标签: 肝癌 免疫治疗 心理健康护理 患者结果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科护理中医患关系对患者及其家庭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对医疗实践的深入观察,本文提出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儿科护理领域中的意义。通过理论框架的构建和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改善儿科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儿科护理 医患 医患关系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时疫方联合心理辅导联合对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的效果。方法:将40名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的心理辅导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抗时疫方。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CL-90总分以及各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时疫方   新型冠状病毒  心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检测过程中,分析护理对于减轻检测者负面情绪所取得的积极价值。方法:抽取在门诊咨询艾滋病检测者58名作为本次研究的护理对象,检测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同意配合护理。在检测者检测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检测者的焦虑(SAS)、抑郁(SDS)情绪评分。结果:在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后,检测者的SAS、SDS情绪评分均下降,与护理前形成统计学对比。结论: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检测者的内心负担与压力,提升其检测依从性,对于保障咨询效果也大有帮助。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大专护生学习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高职大专护理专业学生432名,采用学习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兴趣、父母不同关心程度的高职大专护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学习适应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SCL-90的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学习适应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2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高职大专护生学习适应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学习适应性 自我效能感 学业 心理健康 高职 大专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选择ICU护士48名为对象,用量表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等,针对护士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结果: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专业问题与工作量、资源问题的占比相对较大,消极应对投诉的工作压力评分高。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明显差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护士工作造成压力的原因较多,可较大程度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ICU护士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的作用显著。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压力源 心理健康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随着煤矿生产安全意识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伤事故与安全设施、技术水平、违规操作等因素的关系,已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安检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工伤事故与矿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重大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较少。“矿工”是指煤矿的采掘工人以及为采掘直接服务的井上、下运输、通风、地质勘探、煤质检查等辅助生产工人,“一般工人”则是指其他地面工作工人。本研究对象为井下一线作业的采掘工人、为采掘直接服务井下辅助工人及科队长以上管理人员,旨在针对煤矿矿工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了解矿工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关系,为煤矿安全管理及维护矿工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 标签: 重大生活事件 煤矿工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调查 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健康管理对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和工作压力的影响。 方法: 以我院 近几年来的护士 68 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 34 例,对研究组护士采取心理健康管理,对参照组护士则采取一般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后的汉密尔顿抑郁( HAMD )、焦虑( HAMA )以及工作压力量表评分。 结果: 经过比较,研究组护士的 HAMD 、 HAMA 以及工作压力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士,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急诊科护士开展心理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显著降低其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健康管理 急诊科护士 焦虑情绪 工作压力
  • 简介:煤矿井下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关系密切,8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心理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心理直接或间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普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则是由于需要引起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这四者均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对安全生产有着较大的影响,异常的心理状态可以直接、间接导致事故的出现。2008年2月-2008年4月对煤矿工人及管理干部1640人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理健康指导 安全生产 煤矿工人 突发事故 人的行为 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