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纤维支气管检查中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收的135例纤维支气管检查患者,按照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65例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给予实验组70例患者优质心理护理。观察并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检查期间心理状态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佳,检查配合度与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纤维支气管检查患者进行优质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提高纤维支气管检查成功率,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内检查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痛苦程度改善情况。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所参与试验的的112例检查患者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并且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6例患者。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方法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参照组,对比两组分别进行护理后患者的痛苦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配合率、成功率以及完成时间分别为8.93%、94.64%、96.42%以及(2.05±0.14)分钟,参照组分别为26.79%、78.57%、82.14%以及(3.13±1.04)分钟,且P<0.5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内检查患者采取综合心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内心的恐惧情绪从而降低了患者痛苦程度。

  • 标签: 常规护理 综合心理干预 内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龄患者进行胃肠检查时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其应对措施。方法笔者此文在综合考虑老龄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来分析其在行胃肠检查时会遭遇到的护理风险因素,并且给出针对这些风险的应对措施。结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人员的对此的风险防范意识,这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患者就医安全的保障十分有意义。结论根据老龄患者身心特点来分析其胃肠检查时的风险因素并给出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化医患关系。

  • 标签: 老年患者 胃肠镜检查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行电子支气管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感明显下降,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在电子支气管检查中应用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心理干预 临床应用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的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检查中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效果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支气管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支气管检查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15例)和观察组(n=115例),对照组在支气管检查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检查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支气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查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检查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观察组对支气管检查相关知识掌握度为93.91%,高于对照组的6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6%,高于对照组的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检查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全程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病人做纤维支气管检查前做好护理评估,拟定护理措施,术中按计划进行护理干预,提高病人耐受力及成功率。方法两组病人,试验组为进行护理干预的病人;对照组为未进行护理干预的病人。结果两组病人的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和配合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需要纤维支气管检查术的病人术前进行有效沟通,解除病人顾虑,取得病人主动配合,提高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

  • 标签: 心理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对电子结肠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清洁肠道准备的方法。方法将142例行电子结肠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先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提前准备肠道三天,行电子结肠检查前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对照组行电子结肠前直接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分别观察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成功率、患者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的清洁效果优良,电子结肠检查成功率100%;对照组电子结肠检查成功率9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提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后再服用大量泻剂清洁肠道更为有效、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腹胀感,电子结肠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清洁度对肠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室2017年8月—12月100例行电子结肠检查患者病例,根据肠道清洁度评分将所有病例分成2组,准备充分组(0~1分)及准备欠佳组(2~4分)。发放疼痛评估调查表,对患者术中疼痛进行评估后,统计学分析肠道清洁度对肠检查患者疼痛度的影响。结果肠检查过程中,肠道准备充分、肠道清洁度较高的病人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清洁度的有效提高能够降低肠检查受检者疼痛度。

  • 标签: 肠镜检查 疼痛度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均行DSA检查,其中57例患者行内检查,对比阳性检出率,并评价止血效果。结果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4.4%,DSA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6.2%,DSA检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检查(P<0.05);介入治疗总止血有效率为93.8%,其中DSA检出阳性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7.7%,DSA检出阴性患者止血有效率为86.4%。结论DSA检查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以明确出血部位,检出阳性率高,且采用栓塞治疗或灌注治疗均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DSA检查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手工与全自动清洗消毒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需清洗、消毒的15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A、B组,各750例,A组行手工清洗,B组行全自动清洗消毒,并将两组经清洗、消毒后的清洗合格率、清洗时间及科室满意度评分。结果B组行自动清洗消毒的清洗合格率为100.00%,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清洗时间为(20.35±4.36)分,科室满意度评分为(90.25±6.13)分,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手工清洗、全自动洗消机清洗消毒均具有显著的消毒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 内镜手工清洗消毒 清洗合格率 清洗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下射频治疗鼻腔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鼻腔疾病患者60例,给予鼻下射频治疗,评价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17例鼻出血患者治疗有效16例,有效率94.1%,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有效17例,有效率94.4%,15例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有效14例,有效率93.3%,10例鼻腔粘连患者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针对鼻腔疾病患者,鼻下射频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下 射频治疗 鼻腔疾病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手术治疗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鼻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9例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39例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度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息肉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活动在提高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为主题,对科室内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经QCC活动的良性干预,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由42%提升到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在提高下治疗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下治疗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内镜下治疗患者 饮食管理 Q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Wexner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术后愈合快、疼痛轻、保护肛门功能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 高位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内窥镜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医疗中普遍运用的一项技术,随着医用内窥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临床过程中,内窥镜的安全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内窥镜安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保障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内窥镜 安全护理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性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价值。方法2015年1年—2017年10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逆行性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下阑尾切除术,记录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两组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出血、腹腔积水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6.3%,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逆行性手术对急性阑尾炎具有诊治的双重效果,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下逆行手术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ERCP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中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86例80岁以上患者行内治疗胆总管结石资料。结果81例患者其中例完成ERCP,78例取石成功,成功率90.69%,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精心细致的术前准备,严密周到的术中监护及操作配合,是老年人治疗性ERCP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内镜 胆总管结石 手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下静脉曲张套扎术、下曲张静脉硬化术、下曲张静脉组织黏合剂治疗后护理措施进行观察、整理。结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术后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结论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后合理、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内镜 静脉曲张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