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抚触联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本院纳入的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尝试分组对照干预,每组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抚触联合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MDI指数、PDI指数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抚触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分析曲美他嗪治疗方案的临床推广价值,为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我部门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则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诊疗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诊疗服务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曲美他嗪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行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收治114例高龄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划分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观察康复效果,均57例患者。结果: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7%,参照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期间,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衰指数对新活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50例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 25例和对照组患者 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活素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超声心衰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左心室、 LVEF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力、 E/Ea 指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予以新活素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加以施行超声指数评价,能够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的相关指标提供全面、客观、量化等作用,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衰指数 新活素 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对预防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本次将以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抽取66例进行本文研究,为了研究急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将这66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将对分到对照组的3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对分到观察组的33例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结果 此次研究所观察的指标共有两项,其中一项为护理满意度,另一项为并发症发生率。从第一项观察指标上对比,统计学处理结果差异显著,急诊护理干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结果(p

  • 标签: 急诊护理 预防效果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72 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36 )和对照组( 36 例),分别给予两组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更低,抢救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 0.05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预防性护理 并发症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钛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标准化治疗)和利拉鲁钛组(标准化治疗+利拉鲁钛),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心脏射血分数的改变和血液BNP的变化。 结果: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LP-1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GLP-1治疗组进一步增加了左心室的射血分数(P﹤0.05),进一步降低了BNP的水平(P﹤0.05),改善了左心室的功能状态,但血糖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利拉鲁钛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等途径改善心功能和临床效果,改善预后。

  • 标签: [] 2型糖尿病 缺血性心肌病 利拉鲁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治疗,但给予观察组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情况以及NIHSS评分。结果:相较于只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更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使得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具有优秀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半夏白术天麻汤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8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29例,前者实施药物治疗,后者实施的是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治疗之后总结效果。结果: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是93.1%,和对照组的75.9%对比,优势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x2=8.25)。对比和分析两组案例的并发症几率,实验组的并发症几率是6.9%,相对比对照组的17.2%,其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x2=8.36)。结论:针对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案例实施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其效果明显,能缓解临床不良反应,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缺血性血管病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01日至2020年03月01日在本院就诊的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17)。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皮静脉溶栓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是94.12%,参照组的症状恢复率是76.47%,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4例并发症,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颈部血管超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诊治的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初期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24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受检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中膜厚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颈动脉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部血管超声 检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