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出现了“负荆请罪”的成语,通晓“负荆请罪”的内涵对于理解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伊藤漱《红楼梦》日译本对“负荆请罪”一词的翻译作为案例,分析其在译入语语境下的结构保留和信息传递功能,从而对翻译的得失进行辨析。

  • 标签: 《红楼梦》伊藤漱平 日译 负荆请罪
  • 简介:在聒噪的当代文坛这个林子里,新锐批评家谢有顺可说是一只引人注目、特别喜欢唱赞歌的鸟儿。尽管有人惊呼"广东出了个谢有顺","谢有顺的出现,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气象和光荣",但我却要说,发出这种呼声的诸君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仿佛有了谢有顺,中国的作家们就有了指路的明灯,从此可以一路奔向通往诺贝尔文学奖的康庄大道。

  • 标签: 贾平凹 文学批评 当代文坛 诺贝尔文学奖 批评家 于坚
  • 简介:赵乐际给贾凹的信贾凹同志:欣闻你创作的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我谨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

  • 标签: 贾平凹 战书 作品 陕西 民族文化记忆 文学艺术
  • 简介:<正>那个矮小孱弱的商州客,就是我的乡党——一个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盛夏。1979年盛夏的一天。酷暑、炎阳,如蒸如燎。西北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平房教室里,中文系近二百名师生沐着淋漓的热汗,倾听着又一次报告。

  • 标签: 贾平凹 作品 中文系 作家 泉水 风俗小说
  • 简介:凹是中国的一名主要民族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很多都是有关民族文学的探讨,因此是一位具有民族意识的作家..本文将以贾凹的小说创作为基本主线,对其小说创作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进行解读。

  • 标签: 贾平凹 文学创作 现代启示
  • 简介:把握政策,调整待遇。待遇是一个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后继有人的动力。在政工人员待遇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承认他们的劳动价值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回报,把“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利益机制的激励,为政工干部提供一个施展才干、实现价值和抱负的良好工作环境,是做好政工工作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政策 激励 政工
  • 简介:<正>本刊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天津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员、天津著名影观评论家和红学家李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8月19日逝世,终年65岁。李厚先生,浙江宁波人,1931年生。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生。曾在保定师范学院中文系、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7年调

  • 标签: 红学家 编委 研究生 编辑委员会 古籍整理 中文系
  • 简介:朱圆称钱博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经史的一代硕学通儒”,钱博先生身上体现的知识分子的品格是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的。钱博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学者对于钱博先生的研究保罗万象,大多侧重于其学术观点的讨论。本文以《论语》的“仁”“孝”观念为基点,探讨钱博先生作为中国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其身上“仁孝观”的体现。

  • 标签: 论语 钱基博
  • 简介:白茂,男,生于1977年,阿坝州茂县入。于1999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美术专业。现工作于茂县东风本田励志小学(原凤仪小学)。自幼因受父亲的熏陶酷爱绘画和书法艺术。因自身生活在阿坝州茂县羌族核心地,对羌族这遍故土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不由自主的拿起手中的画笔用简单而粗犷的线条描绘羌寨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

  • 标签: 羌寨 钢笔画 欣赏 民族师范学校 美术专业 书法艺术
  • 简介:一、沉默的孤独泽沉默的诗人气质,在朋友当中一直是令我难忘的。如今,他的新诗集摆在我的面前,我细细品读,深感一种生命的欢欣。这种欢欣,不是他的诗歌中洋溢着多少乐观的元素,而是他的诗歌格外真诚,唯有真诚的事物,能够逾越那些隔绝彼此的藩篱,跨入我们心间,如清晨微露,渗进心田。

  • 标签: 新诗集 住室 孤独者 微露 诗人气质 欲说还休
  • 简介: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与种类,世界乡土文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乡土小说已经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奠定了各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和最基本要求。“这种基本的风格和要求,虽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理论经典,但已成为各国乡土小说自觉和不自觉的约定俗成的理论精义,它不能不影响着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20世纪乡土小说的理论与创作实践。[1]”自现代乡土文学诞生起,地方色彩和乡俗风情便成为乡土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地方色彩就是“某个特定地区”对于“人物”的影响,是某一地域内特殊的自然景观、风俗习惯、人文精神的整合,是乡土文学的核心内蕴。美国小说家赫姆林.加兰对乡土小说有着伟大的理论建树。他1894年写就的理论著作《破碎的偶像》强调了“地方色彩”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他说:“显然,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学一向独具的特点。地方色彩可以比做一个人无穷地、不断地涌现出来的魅力。我们首先对差别发生兴趣;雷同从来不能吸引我们,不能像差别那样有刺激性,那样令人鼓舞。如果文学只是或主要是雷同,文学就要毁灭了。”[2]沈从文、贾凹是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代表,更是地域风情的描摹高手,对湘...

  • 标签: 乡土文学地域 地域风情 沈从文贾平凹
  • 简介:王立,男,满族,著名作曲家。1941年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3年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专业作曲;1979年调入北京电影乐团(现今的中国电影乐团)从事电影电视音乐作曲,后担任中国电影乐团团长;1985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担任主席;

  • 标签: 王立平 满族人 中国当代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2012年5月7日晚,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黄子先生在汕大学术交流中心三号会议室假座新世纪人文论坛,为汕大师生作了题为《当代文学中的“劳动”与“尊严”》的学术讲座。

  • 标签: 当代文学 黄子平 劳动 香港浸会大学 特聘教授 文学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