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搜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治疗组(观察组)及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组(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创口小,并发症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点式剥脱术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微创旋切术后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优质术后护理,对比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溃疡愈合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术后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有助于微创旋切术后迅速恢复、防控并发症发生,综合效果满意,值得在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旋切术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方法选取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65例经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12.3%。其中4例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失败,占50%;2例患者因长期的压迫止血时间导致,占25%;1例患者因过多透析超滤,占12.5%;1例患者因负压抽吸过大,占12.5%。结论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率,需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术 失败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6例,观察组患者在月经第一天开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后第二天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期间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慢性附件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运用尿激酶进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3组早期溶栓治疗组20例,溶栓治疗组2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溶栓治疗组和溶栓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于发病后3小时、6小时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评价3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0、20天评分比较,早期溶栓治疗组的评分显著低于溶栓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溶栓治疗组与溶栓治疗组的疗效评价有统计学差异,且二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早期溶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溶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为58.3%。结论早期运用尿激酶进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在改善神经缺损的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超早期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x2=11.582,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有个别患者出现红霉素胃肠道反应外,不存在其余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肺炎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60例(61条患肢)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造影和彩超检查发现患肢深静脉通畅,但有明显血液倒流。CEAP分级:C6级36条患肢,C5级25条患肢。全组患肢均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并在超声引导下行交通支静脉腔内激光闭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4~14个月,溃疡均未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手术创伤轻微、并发症极少、疗效满意。

  • 标签: 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液倒流 静脉性溃疡形成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整体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像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价值,并探讨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甲胎蛋白检查确诊的6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病例资料,均进行螺旋CT影像检查,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照组先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再利用聚乙烯或明胶海绵颗粒封堵,观察组先利用聚乙烯或明胶海绵颗粒封堵,再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封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关键词肝癌合并动静脉瘘;CT影像诊断;介入治疗;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7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对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IBRVO)性新生血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探讨激光光凝治疗I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日本佳能CU-60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仪检查确诊的IBRVO124例138只眼,按新生血管的有无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条件进行激光治疗,分别在激光光凝术后4周、24周行FFA复查,观察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两组患者均以光凝后半年行检眼镜及FFA观察的结果为准。结果预防性激光光凝组92只眼,激光光凝后仅9只眼产生了新生血管,占9.8%;83只眼未发生新生血管,占90.2%。治疗性激光光凝组行激光光凝治疗的46只眼中,激光光凝后32只眼新生血管萎缩,占69.6%;14只眼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未完全萎缩,占30.4%。结论激光光凝IBRVO内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对IBRVO新生血管的预防性激光光凝和治疗性激光光凝均有明显疗效,预防性激光光凝更有意义。

  • 标签: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缺血型 新生血管/治疗 激光光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的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输液室随机选取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后,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对输液环境、操作技能、输液巡视、疼痛程度、心理舒适度、服务态度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故障、静脉炎、穿刺部位肿胀、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门诊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明显差距(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门诊整体的护理质量,并顺利进行门诊输液室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门诊 静脉输液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康惠尔透明贴贴敷和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83例因静脉留置针所导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对照组41例使用50%硫酸镁溶液间断冷湿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2.7%,治愈率29.3%。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贴敷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50%硫酸镁冷湿敷。

  • 标签: 康惠尔透明贴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社区收治的140例癫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总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咪达唑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应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制定疗效判定标准,统计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4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治疗近期止血成功率100%,35例未发生远期出血,成功率87.5%;显效的有18例,显效率为45.0%,有效的有20例,有效率为50.0%率,总有效率为95.0%,无效的有2例,无效率5.0%。结论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治疗肝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无痛胃镜 套扎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疾病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采取相应的临床疾病治疗后疾病均有一定的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缬沙坦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好。

  • 标签: 缬沙坦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