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散烫疗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四肢长骨骨折择期手术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抬高患肢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活血消肿散烫疗,分别观察两组术后3天患肢肿胀程度、术后7天肿胀消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肢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天实验组肿胀消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活血消肿散烫疗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的作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疗效好。

  • 标签: 骨折 肿胀 活血消肿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7d后肢体肿胀程度。结果术后第7d,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术后 肿胀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在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参与组常规治疗,联合组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与组,下肢功能活动评分高于参与组,伤肢消肿时间短于参与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在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高压氧 闭合性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共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四肢骨折术后常规肢体肿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及消肿程度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肿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5.93±2.11),对照组的平均消肿时间为(8.28±2.62),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使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肿胀程度减轻,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患者60例,均为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护理法(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法(观察组,n=30)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满意度经评定为96.67%,对照组经评定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术 术后 肢体肿胀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肢体疼痛持续时间、肢体肿胀持续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肢体疼痛程度、患肢周径大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疼痛持续时间、肢体肿胀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疼痛程度、患肢周径大小、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确切,可加速患肢肿胀消退,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抽选的68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4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长、术后1周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程度等指标。结果  肢体肿胀消退时长、术后1周疼痛评分: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肿胀程度: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严重,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快速消除患者的肢体肿胀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以及肢体肿胀程度,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74例为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护理,后组在前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肿胀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一天、术后四天、术后七天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肿胀率以及术后四天、术后七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更有利于促进其肿胀康复,减轻其疼痛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综合护理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 康复效果
  • 作者: 袁园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8-1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2年第10期
  • 机构:骨折术后患者出现肿胀不仅会加重患者疼痛程度,对康复速度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对其加强护理十分有必要。本次研究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并在术后出现肿胀的患者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 术后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联用活血止痛汤、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7-2021.12,选取108例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为对象,经随机法分组,对照组联用甘露醇、中医康复治疗,观察组联用活血止痛汤、中医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1d、治疗3d、治疗6d观察组肿胀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数值显示(P<0.05)。结论: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联合应用活血止痛汤、中医康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肿胀症状改善速度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 活血止痛汤 甘露醇 中医康复治疗 治疗有效率 肿胀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制剂贴敷疗法,观察该种方式对肿胀效果情况。方法:2022年2月为开始观察时间,2022年6月为结束时间,将62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抬高患肢,中药制剂组采用中药制剂贴敷疗法,观察两组肿胀程度。结果:普通组和中药制剂组术后肿胀程度对照中,中药制剂组明显优于普通组,(x2=17.797,p=0.009),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制剂贴敷疗法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四肢骨折 术后 中药制剂贴敷疗法 肿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在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0,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患肢的疼痛水平(VAS)、肿胀周径、生活质量(SF-36)以及肿胀时间。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AS量表评分结果以及肿胀周径测量结果均比对照组患者低,SF-36量表评分结果比对照组患者高,肿胀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加快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肿胀消退的进程,缓解肿胀引起的疼痛。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比较两组肢体肿胀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患肢疼痛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穴位按摩 胫腓骨骨折 术后肢体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5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有5例,有效有13例,无效有7例。观察组患者痊愈有7例,有效有15例,无效有3例。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疗效显著,没有不良反应,具有临床价值,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中医 骨伤后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锻炼对预防PICC置管肢体肿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5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21例),两组均按PICC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仅指导患者避免置管侧肢体负重、剧烈活动等,以及可进行如洗脸、刷牙等日常护理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肿胀程度、频率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预防PICC置管肢体肿胀进行早期锻炼,能有效减轻肢体肿胀的程度,减少肢体肿胀发生的频率,提高患者PICC置管后进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人文关怀导向的护理,是实施优质护理的重要举措。

  • 标签: PICC置管 肢体肿胀 早期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