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韩江伟  王立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26
  • 出处:《中西医结合医学》2023年3期
  • 机构: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
  • 简介:摘要:骨伤后期患者发生持续肿胀的可能性比较大,指的就是在由骨伤伤口愈合过程中因为骨膜生长导致受伤肢体一直肿胀的病。中医骨科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肢体损伤和内部气血损伤,从而导致血脉受损。受伤后出现气血瘀阻,脾气虚弱以及困阻脾阳等,最后肢端肿胀。肢端肿胀会对伤口愈合产生深远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症。因此,骨科医师非常重视这种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后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创伤后肢体肿胀的康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康复治疗。结论“RICE”原则和主动训练是肢体肿胀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RICE"是指预防和治疗肢体肿胀的4项原则,即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受创肢体的肌力训练和适当的关节活动。各种理疗方法。

  • 标签: 创伤后 肢体肿胀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骨伤后期患者发生持续肿胀的可能性比较大,指的就是在由骨伤伤口愈合过程中因为骨膜生长导致受伤肢体一直肿胀的病。中医骨科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肢体损伤和内部气血损伤,从而导致血脉受损。受伤后出现气血瘀阻,脾气虚弱以及困阻脾阳等,最后肢端肿胀。肢端肿胀会对伤口愈合产生深远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症。因此,骨科医师非常重视这种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后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治疗中运用中医活血止痛汤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对象50例为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入院后以简单分样法分为参照组(n=25)、研究组(n=25)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和中医活血止痛汤,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研究组较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的疼痛和肿胀缓解时间、骨痂生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医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活血止痛汤 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冲击波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骨折肢体肿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5例,观察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骨折肢体肿胀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后肢体肿胀 体外冲击波 活血化瘀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肢体骨折肿胀和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肢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比两组的消肿时间和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消肿时间短,疼痛评分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体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湿热贴敷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消肿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 肢体骨折患者 消肿时间 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减轻骨折肢体肿胀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46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常规给予冷疗、中药涂擦等治疗措施。试验组在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在腧穴上敷贴药物,发挥调和气血、经络疏通以及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功效,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择不同的处方。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1、3、7d患肢中点周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1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未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7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减轻骨折肢体肿胀程度,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肿胀 骨折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骨折术后采用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肿胀以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肢体骨折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护理前后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消肿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消肿时间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肢体骨折术后采用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肿胀程度,还可减轻疼痛评分,缩短消肿时间。

  • 标签: 肢体骨折术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 肿胀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无肿胀、I级肿胀、II级肿胀及III级肿胀患者人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护理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且可显著减轻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干预组1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抬高患肢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宣教、术后加压包扎、持续冰敷及进行主动、被动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消肿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肢体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肿胀肢体的康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 肿胀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0例进行分析,按照其护理方法的不同把其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肿胀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肿胀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更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治疗骨折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骨折肢体肿胀患者中,择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11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其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予以甘露醇干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之上,予以中药汤剂治疗。就2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且评估其疗效,记录用药后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中药汤剂治疗骨折肢体肿胀患者,可快速消除肿胀,保证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进行推广。

  • 标签: 中药汤剂 骨折后肢体肿胀 安全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医湿热贴敷对改善肢体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程度及关节功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将40例肢体骨折患者划分至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前者、后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湿热贴敷干预,并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疼痛、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及消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肢体骨折患者在术后多伴有轻重不一的患肢肿胀、疼痛等情况,为避免导致骨折断端愈合受到影响,建议将中医湿热贴敷用于此类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以起到协同作用。

  • 标签: 肢体骨折 术后护理 中医湿热贴敷 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 消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骨折肢体肿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选择我院78例接受骨折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消肿时间以及疼痛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骨折术 肢体肿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护理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缓解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肢体骨折术后疼痛、肿胀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实施中医湿热贴敷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肢围径均低于参照组(P<0.05);93.02%为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4.42%(P<0.05)。结论中医湿热贴敷护理肢体骨折术后疼痛、肿胀者,能使患者的骨折疼痛感降低,缩减患肢围径,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肢体骨折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 疼痛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 2014年 3月 -2017年 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 91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护理组( 46例)及对照组( 45例),护理组施行常规处理措施 +康复护理,对照组仅施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后创面感染率、肢体肿胀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康复护理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