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改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改善价值

段琴

成都骨伤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患者60例,均为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护理法(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法(观察组,n=30)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满意度经评定为96.67%,对照组经评定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 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经检测无差异(P>0.05),护理后,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肢体肿胀情况进行缓解,并且降低其疼痛感,患者术后的护理服务也更加人性化,体验更佳,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术;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护理干预

四肢创伤骨折为常见的骨科疾病,该致病的主要因素外界因素占巨大部分,常见的有车祸、高空坠落等,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都常年居高位,常会使得患者疼痛难忍,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负面影响,而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也会造成其出现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1]。现阶段常见的四肢创伤骨折治疗为手术治疗,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并且减少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进行选取,就普通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介于23-68岁之间,平均(53.14±9.16)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介于24-69岁之间,平均(54.49±8.25)岁。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骨折患者与骨折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疾病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本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患者收治入科后,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治疗。观察组:本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法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初步对患者进行判断可根据其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爱好等,将患者的综合情况判断后,对各个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活动,病理以及症状之间的联系进行详述,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2)心理护理,由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的患者会产生相应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有效的根据其性格特征作出相对应的心理疏导,以防患者产生心理压力。(3)疼痛护理:由于患者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给予其有效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可通过冰敷以及按摩,红外线照射等方式缓解疼痛感,必要时给予药物镇定。(4)肢体锻炼护理,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肢体功能会出现损伤,有效的锻炼,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依据患者的恢复程度给予患者肢体功能的相应计划。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2)对比两组肿胀及疼痛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开展统计工作,计数应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获取结果,计量应用()表示,通过t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所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满意度经评定为96.67%,对照组经评定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n=30)

18

11

1

29(96.67)

对照组(n=30)

10

11

9

21(70.00)

χ²

-

-

-

7.6800

P

-

-

-

0.0055

2.2 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 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经检测无差异(P>0.05),护理后,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心功能指标对比 ()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

肿胀评分

护理前

4.72±0.45

4.47±0.35

0.388

0.6994

护理后

1.69±0.32

2.85±0.41

12.216

0.000

t

30.055

16.459

-

-

P

0.000

0.000

-

-

疼痛评分

护理前

5.14±0.46

5.21±0.47

0.582

0.5622

护理后

1.13±0.21

2.36±0.47

2.829

0.006

t

13.087

23.485

-

-

P

0.000

0.001

-

-

3 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术 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肠胃功能的紊乱,并且还有伤口感染等风险。其中肢体肿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患肢肿胀患者不仅出现疼痛还会影响其供血,并不利于患者的骨折愈合,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静脉血栓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情况[2-3]。因此,进行综合护理具有必要性。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经过综合护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 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经检测无差异(P>0.05),护理后,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肢体肿胀情况进行缓解,并且降低其疼痛感,患者术后的护理服务也更加人性化,体验更佳,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建芳. 分析探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情况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0,6(05):85-86+89.

[2]梁燕嫦,张平,康芹.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213-214.

[3]赵春芳.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77.

段琴 1992- 女 四川省眉山市 成都骨伤医院 大专 护师 创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