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赛肤润应用于ICU床旁交接班流程中对皮肤压疮的预防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刚刚转入我科未发生压疮的423例病人分为对照组210例和实验组213例。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的交接班流程,而实验组则在ICU常规床旁交接班流程中,增设一项交班程序交班护士协助接班护士进行病人床上翻身拍背,变换体位并给病人受压部位均匀涂抹上赛肤润。结果实验组病人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我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将赛肤润应用于ICU床旁交接班流程中,能有效降低病人压疮发生率,提高病人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ICU 床旁交接班 赛肤润 压疮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各种抢救流程的建立与应用状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系统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标签: 标准化 危重症 抢救护理流程 研究
  • 简介:通常情况下,人们所理解的金属“质感”往往是对金属材料表面质地的认识,对现代金属锻造工艺设计师而言,这远远不够,还应包括对金属材料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社会价值的认识。

  • 标签: 工艺 锻造 金属材料 材质 物理性能 社会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益母草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益母草中的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提取煎煮时间和提取煎煮的次数作为正交实验设计的三个考察因素,以益母草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每个因素选用三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为10,提取煎煮时间为三小时,提取煎煮3次。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对益母草中总黄酮物质提取的方法,为益母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益母草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为便于鱼丸冰温贮藏温度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鱼丸的品质,通过测定其冰点和凝胶强度及感官评分,研究水分含量及糖、淀粉的种类和用量对鱼丸冰点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为80%-84%,蔗糖用量2%-3%,马铃薯淀粉添加量10%~15%,可使鱼丸的冰点从-2.2℃降低到-3.2℃,同时保持较好的口感和风味。冰点调节是鱼丸冰温保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鱼丸 冰点调节 冰温贮藏
  • 简介:工艺品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时尚元素,近年来,国内工艺品市场蓬勃发展。然而,其市场商业价值和发展现状,并不是很乐观。本文就目前我国工艺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工艺品 市场 竞争
  • 简介:BGA(ballgridarray)球栅阵列封装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高性能封装技术,是一种用于多引脚器件与电路的封装技术。BGA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焊球作为引脚,这不仅提高了封装密度,也提高了封装性能。而植球工艺作为BGA封装中的关键工艺将会直接影响器件与电路的性能及可靠性。影响BGA植球工艺的主要因素有:植球材料、植球工艺及回流焊工艺。文章通过对BGA植球的基板、焊膏/助焊剂、焊球等材料的详细介绍,详实阐述了植球工艺过程,并对BGA后处理的回流焊工艺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BGA植球工艺的检测方法,对植球工艺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BGA 植球 回流焊
  • 简介:钛粉作为钛粉末冶金的主要原料,其品质及生产成本限制了钛及钛合金粉末冶金的发展。综述了机械合金化法、氢化脱氢法(HDH)、雾化法、金属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制备钛粉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现状。新兴的生产技术有望降低钛粉生产成本,从而推动钛及钛合金粉末,台金的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

  • 标签: 钛粉 机械合金化 氢化脱氢法 雾化法 金属热还原法 熔盐电解法
  • 简介:摘要以普通板蓝根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微波法提取板蓝根多糖,并对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微波法和水煮法各自优点与不足,目的是研究板蓝根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

  • 标签: 板蓝根多糖正交试验微波法水煮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2年6月896例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PCVI)的患者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69例患者进行系统抽样调查,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及下肢深静脉的反流程度对患者进行Kistener分级,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临床症状分级(C分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功能障碍评分(VDS)的相关性。结果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C分级、VCSS、VDS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505和0.449,P<0.001);穿通支病变对临床症状分级、临床症状严重度、劳动力丧失度有重要影响,并与下肢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709、0.845和0.902,P<0.01);伴发疾病、是否处理伴发病及是否穿弹力袜对临床症状分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处理伴发疾病对临床症状严重度及劳动力丧失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PCVI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受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及穿通支静脉功能状态的影响,深静脉瓣膜修复对本病的远期疗效及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Kistener分级 CEAP分级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功能障碍评分 系统抽样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在吸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对吸痰操作进行流程管理,查找隐患细节,不断改进措施,预防与降低吸痰操作的风险性。结果失效模式实施HFMEA后,风险值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吸痰流程较实施前细化规范,各种风险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运用HFMEA对吸痰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针对高危因素调整制度、流程,能有效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吸痰 风险管理 病人安全
  • 简介:摘要为缩短病人拍片等待时间,降低病人对拍摄等待时间过长的不满意率,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读片质量,运用区域协同医疗之区域PACS平台,对病人拍片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时间长的关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结果病人等待时间平均缩短忙时33min,闲时26min,病人对输液等待时间过长的不满意率下降6.64%。可见,区域协同医疗的应用,可有效地缩短输液病人等待治疗的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 标签: 病人 区域协同 拍片管理 医疗 质量
  • 简介: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亮相2013年四川电视节,与观众就4K摄制工作流程等进行了交流。在4K家庭体验区,84英寸的超大屏BRIVIA电视带来了由PMW—F55拍摄的精彩片花,吸引了大批观众长时间伫立观看,沉浸于4K节目体验中。

  • 标签: 工作流程 电视 摄制 四川 索尼 专业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使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方法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建筑布局的改造和工作流程的优化,以临床需求导向,加强质量过程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和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的满意度较改造前有很大的提高。结论消毒供应室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改造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部SBRT患者因摆位流程不同而引起的误差。方法22例肺部SBRT患者按摆位方式不同分为单线组与双线组进行治疗摆位。单线组仅在等中心点处勾画一组标记线;双线组为在患者体表的等中心点处和肚脐处分别勾画两组摆位标记线。对于双线组,治疗摆位时还需要移动治疗床,以检验加速器X轴激光线是否对准肚脐处的标记线。所有患者在摆位结束后治疗前,获取患者CBCT图像,利用图像配准软件和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然后由技师和物理师分别进行手动配准。记录移动误差,并对两种摆位流程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11例单线组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80次;11例双线组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66次。单线组在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为(2.58±1.77)mm,(3.76±3.45)mm,(1.64±1.25)mm,双线组患者在3个方向上(Lateral,Longitudinal,Vertical)的摆位误差为(2.70±2.13)mm,(2.00±1.77)mm,(1.82±1.57)mm。结论单线组和双线组的摆位误差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双线组在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小于单线组的对应数值。因此,在患者体表的肚脐处额外勾画一组标记线,并要求每次摆位时技师、医生和物理师同时在场可能有助于减少肺部SBRT患者的摆位不确定性。

  • 标签: 肺癌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儿科静脉输液流程,减少差错发生。方法对我科2010~2011年发生的因静脉输液所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整理、分类、归纳、总结。结果根据分析,我科根据本专科特点对静脉输液工作流程进行改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差错发生。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差错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