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线粒体2型(AMA-M2)抗体、抗糖蛋白210(gp210)抗体及抗核蛋白体100(sp100)抗体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0例PBC患者作为PBC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非PBC组。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AMA-M2抗体、gp210抗体及sp100抗体以及ALP、GGT、ALB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PBC组AMA-M2、gp210及sp100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C组碱性磷酸(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高于非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与非PBC炎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AMA-M2、gp210、sp100及ANA可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率,对PBC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抗线粒体2型抗体 抗糖蛋白210抗体 抗核蛋白体100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中应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医院选取自1200份血液标本检验,通过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两种检查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灵敏度相比ELISA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灵敏度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的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为化学发光法,能够有效提高整体诊断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血清 化学发光法 梅毒抗体 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病原菌感染、微小RNA-200c(miR-200c)及血浆中抗顶体蛋白抗体(AcrAb)诊断及鉴别不孕症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9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组,年龄(30.71±4.32)岁,年龄范围为21~49岁。另选取同期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体检科体检的190名健康女性作为健康组,年龄(30.74±4.36)岁,年龄范围为22~50岁。比较分析两组纳入者生殖道病原菌感染、miR-200c及AcrAb与不孕症的相关性。结果不孕组生殖道1种菌种感染率[76.3%(145/190)]高于健康组[26.3%(50/190)];2种及以上菌种感染率[22.6%(43/190)]高于健康组[1.6%(3/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沙眼衣原体[18.9%(36/190)]、解脲支原体[14.2%(27/190)]、滴虫率[12.6%(24/190)]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率[54.2%(103/190)]均高于健康组[5.8%(11/190)、4.7%(9/190)、4.7%(9/190)、12.6%(2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miR-200c(3.17±0.70)及AcrAb水平[( 3.58±0.58)μg/L]高于健康组[(1.03±0.18)、(1.52±0.2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生殖道病原菌感染(解脲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miR-200c和AcrAb联合诊断不孕症价值高于单一生殖道病原菌感染(解脲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miR-200c和AcrAb诊断。继发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36.4%(32/88)]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9.3%(61/88)]高于原发性不孕[4.9%(5/102)、47.1%(48/102)];继发性不孕患者miR-200c及AcrAb水平[(2.15±0.13)、(2.80±0.24)μg/L]低于原发性不孕患者[(3.62±0.16)、(3.92±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生殖道病原菌感染风险明显增加,且miR-200c、AcrAb水平显著上升,联合生殖道病原菌感染、miR-200c及AcrAb三项指标能提升诊断及鉴别不孕症价值。原发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较低,而miR-200c及AcrAb水平较高,有利于与继发性不孕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生殖道病原菌感染 微小RNA-200c 抗顶体蛋白酶抗体 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 原发性不孕
  • 简介:阐述了漆在自然界的分布、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催化氧化作用,以及漆在环境保护、食品、造纸及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漆酶 催化氧化 底物 应用
  • 简介:门上了锁,要打开,惯常的做法,用钥匙就是了。这是尽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不说谁也懂得。但一般人倒不一定知道,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也像一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对应的钥匙来打开。如果没有这些“钥匙”,我们每日三餐从食物中吃进去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就不会化成建筑身体的原料,我们的身体就会一无所得,我们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人体内这一把把奇妙的“钥匙”,就是各式各样的

  • 标签: 化学反应 生活常识 人体 蛋白质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用复合纤维索对杨木磨石磨木浆(SGW)进行处理,探讨处理条件对扬木SGW浆滤球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45℃,对样A的pH为5.4,对样B的pH为4.8,浆浓度3%.在用量为0.1-0.5IU/g.作用时间为2h时。浆的滤水性能有明显提高,纸浆强度性能和白度有所改善。

  • 标签: 理条 酶处理 磨石磨木浆 杨木 酶改性 滤水性能
  • 简介:采用木瓜蛋白对罗非鱼进行解,对不同液固比和浓度对水解罗非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总氨基态氮含量作为评价木瓜蛋白水解能力为指标,结果表明木瓜蛋白水解罗非鱼的最适加量为0.6%,水解最经济的固液比在1∶3左右。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木瓜蛋白水解罗非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0.7%、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h、pH值6.0。

  • 标签: 罗非鱼 木瓜蛋白酶 酶浓度 固液比 工艺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酸脱氢同工(LDH-1)测定相对乳酸脱氢(LDH)在心脏疾病与非心脏疾病的的差别,从而阐述乳酸脱氢同工(LDH-1)检测相对乳酸脱氢(LDH)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心肌炎患者、及19例冠心病患者和42例非心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抑制法检测乳酸脱氢同工(LDH-1)含量及采用乳酸丙酮酸法检测乳酸脱氢含量(LDH);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LDH-1含量在心肌梗死组、心肌炎组、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疾病对照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H含量在心肌梗死组、心肌炎组、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疾病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从实验结果统计分析,LDH-1相对于LDH检测对于临床鉴别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作为实验室诊断心脏疾病灵敏可靠的生化指标.关键词乳酸脱氢同工;乳酸脱氢;检测;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4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催化剂,其在染整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生物在染整工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包括生物在纤维处理、染色、整理和洗涤等环节的应用,探讨生物技术在染整工程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对生物在染整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生物酶 染整工程 优势与挑战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被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核酸检测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对实验室和技术人员要求高、操作繁琐以及存在“漏检”可能等,应联合特异性抗体对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人群实现大规模批量筛查,且抗体的检测可降低医务人员在呼吸道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暴露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和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在缓解患者口腔疼痛及促进口腔疱疹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在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口腔疼痛及疱疹恢复情况,观察时间为5.5天。结果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及疱疹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对患者的口腔疼痛及口腔疱疹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核抗体(ANA)联合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82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7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中ANA和抗ENA抗体的阳性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ANA联合抗ENA抗体的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ENA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应用Pharmacia公司的重组噬菌体抗体系统,从经过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抗原D二聚体(DD)免疫过的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组合单链抗体(ScFv)cDNA文库。文库cDNA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大肠杆菌TG1,得到2.5×105个氨苄抗性菌落。通过噬菌体表面呈现,用DD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进行三轮亲和富集获得一株特异抗DD的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A11)。经Phage-ELISA鉴定,呈现在噬菌体表面的ScFvA11与DD结合的ELISA阳性滴度小于107tfu/ml,而与人纤维蛋白原结合的ELISA滴度大于1010tfu/ml,两者相差1000倍以上。表明ScFvA11具有较好的DD结合特异性。经序列分析,ScFvA11cDNA全长729bp,其中Vh基因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Vl基因327bp,编码108个氨基酸;Vh与Vl之间为(Gly4Ser)315个氨基酸连接肽。

  • 标签: 单链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在不育夫妇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50对不育夫妇和40对正常生育夫妇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表达情况及精液分析。结果:不育组男性血清抗精子抗体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抗心磷脂抗体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不孕组女性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中抗精子抗体阳性对精液量、PH值、精子密度及b级精子无影响。精子活率、a级精子、直线运动速度和曲线运动速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可降低精液质量;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影响精子活率及精子运动,从而导致不孕不育。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晚期孕妇血清碱性磷酸(ALP)水平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与ABO型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产检的O型血孕晚期孕妇76例,且孕妇与丈夫双方血型不同,检测孕妇ALP和IgG抗体效价,并随访孕妇至产后。记录新生儿发生ABO-HDN情况。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ABO-HDN,将孕妇分为HDN组(n=15)与非HDN组(n=61),并分析孕妇ALP和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HDN的相关性。结果76例O型血孕妇中,孕妇IgG抗体效价≤1∶64共52例占68.42%,父-母血型A-O、B-O、AB-O组中,IgG抗体效价≤1∶64分别为24例(31.58%)、22例(28.95%)、6例(7.89%);孕妇IgG抗体效价>1∶64共24例(31.58%)。HDN组ALP水平为(155.07±41.14)U/L,低于非HDN组的(201.30±71.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1次,IgG抗体效价1∶128、1∶256、1∶512,ALP 88~174 U/L为HDN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IgG抗体效价与ABO-HDN呈正相关,与ALP呈负相关(P<0.05);IgG抗体效价为1∶128、1∶256、1∶512与ALP 88~174 U/L是ABO新生儿发生H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IgG抗体效价与ABO-HDN呈正相关,与ALP水平呈负相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孕晚期 碱性磷酸酶 IgG抗体效价 ABO血型
  • 简介:为准确地将酯同工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菌株鉴别和遗传育种研究以及进行快速的菌种区分、鉴定,本试验对10个黑木耳菌株不同培养时期的胞内酯(EST)同工谱进行了研究,并对菌株间亲和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培养时期同一菌株同工谱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培养20d诱导的同工谱可有效区分、鉴定各菌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培养20d的谱聚类分析结果与亲和性试验结果相一致。

  • 标签: 黑木耳 培养时间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亲和性
  • 简介:胰蛋白在近江牡蛎的解工艺中解温度、加量、底物浓度和pH等因素对水解度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和从能源、节省时间和操作方便性等角度出发,确定牡蛎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加量1.2%,底物浓度1:2,pH7.0,解时间5h。

  • 标签: 近江牡蛎 胰蛋白酶 水解度
  • 简介:多酚氧化(PPO)是促褐变的关键,与果蔬加工制品的色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以蜜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蜜梨多酚氧化学特性。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蜜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和温度来降低蜜梨PPO活性,减少褐变的发生:蜜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72,其动力学方程为专1/V=0.17371/[S]+0.4775,最大反应速率Vmax=2.09U·min^-1,米氏常数Km=0.36mol·L^-1;蜜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完全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采用短时高温(90℃,1min)的热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蜜梨加工过程中的促褐变.而且可减少蜜梨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好地保持其固有色泽。

  • 标签: 蜜梨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