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蛋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种后,体内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最后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产生的抗体进入血液后,血液中的抗体能从输卵管上皮层分泌滤泡分泌到卵黄内。免疫蛋鸡后采血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或制备血清抗体过程中,抓鸡采血时经常造成惊吓而引起产蛋率降低,因而人们想到能否用卵黄抗体代替血清抗体进行上述工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免疫后的蛋鸡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进行测定比较,看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或相关性,探讨应用卵黄抗体代替血清制备鸡新城疫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疫苗的可能性。

  • 标签: 血清抗体 抗体效价 卵黄抗体 鸡新城疫 疫苗免疫接种 蛋鸡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厂家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使用BD公司及贝克曼-库尔特(BC)公司的复合CD4/CD8/CD3三色荧光抗体,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y,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抗体的差异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经McNemar检验,当以BA单项阴性为需要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BA双项阴性为需要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0.2。结论两种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实验室应明确使用抗体的厂家,尤其是对同一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封闭抗体变化时应使用相同厂家的抗体

  • 标签: 封闭抗体 反复自然流产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的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使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的结果,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就诊的558例ANA阳性患者,ANAs的结果,观察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ANA阳性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为58.96%,ANA的滴度为1320,11000,13200,110000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分别为45.88%,77.72%,83.61%,100%。结论ANA阳性的患者存在ANAs阴性的情况。而且ANAs的阳性率随着AN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及其特异核酸PCR检测,其中78例留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tiPT-IgG水平。结果细菌培养与PCR组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咳嗽病程<2周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1%,明显高于2~4周(14.3%)与>4周(9.1%)病例(χ2=6.522,P<0.05)。<2周病例PCR阳性率(39.6%)也明显高于咳嗽2~4周(25.7%)、>4周病例(13.6%)(χ2=6.126,P<0.05)。78例患儿血清AntiPT-IgG水平为(75.727±78.454) IU/mL,其中<2周和2~4周AntiPT-IgG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909 IU/mL和20.948 IU/mL,阳性率分别为14.7%和38.1%。>4周和恢复期AntiPT-IgG水平分别为(79.281±68.254) IU/mL、(107.242±75.750) IU/mL,阳性率分别为39.1%、57.1%。结论疫苗时代,应综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百日咳。咳嗽病程<2周可疑患儿细菌培养和特异核酸的病原检测阳性率高,咳嗽病程4周后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更为有效。

  • 标签: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抗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磷脂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MN患者92例,以抗PLA2R抗体血清检测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抗PLA2R抗体阴性组和抗PLA2R抗体阳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92例IMN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66例(抗PLA2R抗体阳性组),抗PLA2R抗体阴性26例(抗PLA2R抗体阴性组)。与抗PLA2R抗体阴性组比较,抗PLA2R抗体阳性组IMN患者有以下特点:①男性所占比例更高,年龄大,合并高血压及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更多(P<0.05);②血沉更快,24 h尿蛋白定量更多,血白蛋白更低,肌酐、尿酸更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更低(P<0.05); ③发生肾小球硬化的比例更高[45.5%(30/66)比15.4%(4/26)],P<0.05;④排除失访病例后,在随访6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的比例更低[3.4%(2/58)比18.2%(4/22)],P<0.05。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与IM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关联密切,抗体阳性患者病情较重,完全缓解率较低。

  • 标签: 膜性肾病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蛋白尿合并梅毒患者血清抗M型磷脂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诊断肾脏病理类型及治疗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临床表现有蛋白尿同时合并梅毒的患者共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抗M型PLA2R抗体的表达,并将患者分为血清抗M型PLA2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的驱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白蛋白水平,观察患者肾脏病理组织改变特点,以及驱梅治疗预后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0例患者中,15例符合膜性肾病的病理变化,2例符合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变化,3例符合IgA肾病的变化。血清抗M型PLA2R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各10例。阳性组患者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的比例(10/10)高于阴性组(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03)。阴性组患者行驱梅治疗1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为(269.4±212.6) mg,血白蛋白为(39.4±4.0) g/L;阳性组分别为(4 988.5±2 706.9) mg和(26.2±7.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6、5.008,均P<0.01)。阴性组中5例临床诊断为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的患者,经治疗后均完全缓解,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而阳性组患者临床诊断均为原发性膜性肾病,除苄星青霉素治疗外,6例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联用糖皮质激素,该例患者出现满月脸,治疗后病情均有所缓解。结论梅毒相关性肾病的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血清抗M型PLA2R抗体检测可初步预测该类患者的肾病病理类型;膜性肾病且血清抗M型PLA2R抗体表达为阴性的患者,在及时行驱梅治疗后,可促进肾病的缓解,避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 标签: 梅毒 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膜性肾病
  • 简介: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并探讨其对抗磷脂A2受体抗体(Anti—PLA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前来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共68例。所有入选者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加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观察组加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共治疗12周。所有患者均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PLA2R表达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通过检测在治疗前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BUN、CREA均明显有下降(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组ALB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Anti—PLA2R的表达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与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疗效相当,可有效改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且雷公藤多苷片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特发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 A2 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葡糖糖-6-磷酸异构抗原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45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葡萄糖-6-磷酸异构(GPI)、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等进行检测,分析RF、抗CCP抗体和GPI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GPI、抗CCP抗体和RF,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结合葡糖糖-6-磷酸异构(GPI)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更早的发生患者的病变,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抗CCP抗体 葡糖糖-6-磷酸异构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抗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8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180例正常生育女性为健康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对象ACA、β2GP1、AsAb。结果鉴别组ACA-IgG、ACA-IgM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ACA-IgA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鉴别组ACA、β2GP1、AsAb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体内ACA、β2GP1、AsAb与不孕不育有密切关联,采取联合检测能帮助患者查找不孕不育的病因,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不孕不育妇女 抗心磷脂抗体 抗&beta 2糖蛋白1抗体 抗精子抗体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抗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β2-GP1抗体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月至2023年7月80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ACA、抗β2-GP1抗体和AsAb的检测。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中AsAb阳性率为35.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A的总阳性率为31.4%,具体到ACA的IgG、IgM和IgA亚型,阳性率分别为24.5%、14.7%和5.8%。抗β2-GP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9.4%,其IgG、IgM和IgA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21.5%、12.7%和3.9%。与对照组相比,ACA的IgG和抗β2-GP1抗体的IgM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AACA、抗β2-GP1抗体和AsAb在女性免疫性不孕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对于确诊免疫性不孕症至关重要。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1抗体 抗精子抗体 不孕不育
  • 简介:VectorLaboratories公司在主要抗体系列中推出6个新的兔子单克隆抗体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着色,分别是CD3.COX-2、CyclinD1、Ki67、EstrogenReceptor和ProgesteroneReceptor;许多兔子单克隆抗体具有对目标抗原有很大的亲和力。因此、与老鼠的单克隆抗体比较,兔子单克隆抗体在组织着色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性能,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兔子 Vector CYCLIN 化学着色 免疫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以及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95例男性不育患者及80例正常生育对照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抗体(TIg)、IgG和Ig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不育患者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5.3%,对照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为3.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抗精子抗体的存在降低了妊娠的几率,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对诊断不孕症有一定价值,而且可以评价治疗效果。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男性不育 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体平”对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膜结构的影响是1997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资助的研究课题。我们经过3年多的研究,按申请书(合同书)的要求,共观察60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服用中药“抗体平”(陈文伯方)前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和电子显微镜下经冷冻蚀刻后精子膜结构的变化(使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实验设备和技术),对“抗体平”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抗精子抗体阳性 男性不育患者 “抗体平” 精子膜结构 医药科技项目 中医药管理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快速抗精子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不孕不育流产患者AsAb与EMAb。结果不孕不育患者AsAb、EMAb检测结果388例不孕不育患者AsAb阳性92例,阳性率23.71%,EMAb阳性50例,阳性率12.9%。结论AsAb、EMAb是引起免疫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在桥本甲状腺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桥本甲状腺病30例,其他甲状腺病100例(患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进行了血清TGAb、TMA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①TGAb、TMAb血清测定水平(%)桥本组(49.8±9.9、36.8±7.7);其他甲状腺病组(14.5±5.6、8.9±5.2)与正常组的(7.4±4.5、5.8±4.6)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按TGAb>30%;TMAb>15%定为阳性,30例桥本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28例(93.3%);TMAb阳性29例(96.7%);二项阳性27例(90%)。100例其他甲状腺病患者。TGAb阳性1例(1%);TMAb阳性12例(12%),无两者同时阳性。正常组两项抗体均阴性。结论:血清TGAb、TMAb联合测定对鉴别桥本与其他甲状腺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微粒抗体 桥本甲状腺病 诊断 放射免疫方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与ENA抗体谱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NA、抗dsDNA抗体与ENA抗体谱。结果79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9%,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37.9%,抗Sm抗体阳性率为35.4%,抗U1-nRNP抗体阳性率为41.8%,抗SS-A抗体阳性率为32.9%,抗SS-B抗体阳性率为20.3%,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2.6%。结论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的诊断率,在SLE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LE 免疫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发性流产以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遗传室开展复发性流产检验的146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其中开展ACA检测1413例、AsAb检测170例、EMAb检测138例;并选择同期本院内无不良孕产史的健康女性(已经生育)1460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并控制不同检测项目的女性例数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三项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AsAb、EMAb、ACA检测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AsAb、EMAb、ACA阳性率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复发性流产诊断中,AsAb、EMAb、ACA检测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筛查患者复发性流产发生原因,利于后续诊治。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抗精子抗体检测 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 抗心磷脂抗体检测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并鉴定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ADAMTS13)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血浆金属蛋白ADAMTS13截断型蛋白(ADAMTS13-T7)纯品免疫BALB/c小鼠,经标准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应用免疫印迹技术确定单克隆抗体与全长ADAMTS13的识别能力;观察单克隆抗体对ADAMTS13水解vWF的影响。结果:最终获得6株抗ADAMTS13的单克隆抗体,克隆号分别为1G11、2F11、6G3、9E1、10A8、10B4。经ELISA鉴定,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1G11和2F11的效价最高,与截断型ADAMTS13-T7蛋白结合能力比较,明显高于全长ADAMTS13蛋白。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6个单克隆抗体都能与全长ADAMTS13结合,其中1G11和2F11条带最亮。功能实验表明,在变性条件下1G11和2F11能够明显抑制ADAMTS13水解vWF,并随着单克隆抗体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成功获得针对ADAMTS13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抑制性功能抗体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