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院外科于1995年1月15日为一名男性23岁因严重肝挫裂伤后致巨大(143mm×137mm)胆汁性(经囊肿穿刺证实)肝囊肿的患者施行了经胆囊床穿刺造瘘胆囊空肠吻合术,其效果十分满意,术后1个月痊愈出院重返劳动岗位。术后半年肝脏CT检查证实囊肿基本消失。

  • 标签: 假性囊肿 囊肿切除术 外伤后 引流管 肝囊肿 胆囊空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对比尿毒症与非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对49名非尿毒症志愿者及41名尿毒症患者测定有创及无创BP。结果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非尿毒症志愿者(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并非假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手术的效果及体会,寻求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9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手术治疗的结果,其中外引流术8例,内引流术21例。结果所有手术效果均起到了治愈的作用,无死亡病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采用外引流术的患者无并发症出现,内引流术有8例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是38%,但是患者及家属总体的满意度为86%。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但是从满意度来看这种治疗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外科手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TL计数,筛取110例首次PLT检测值低于50×109/L的住院病人样本,结合镜检法和手工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及纠正。结果仪器提示的PLT报警信息和镜检法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每一例都完全一致,对发生聚集现象的样本,重新抽血检测,PLT值都明显升高;PLT直方图没有拟合出现曲线的样本手工法计数值比仪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对PLT值低于50×109/L的样本,应结合镜检法、手工法进行纠正,以保证计数值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小板 假性减少 镜检 手工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 标签: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手术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近五年诊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早期手术患者,B组为晚期手术患者,A组患者16例,B组患者26例,A组均采用囊肿外引流术,B组中有22例采用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采用囊肿与胃后壁吻合。结果A组术后有2例发生囊肿感染,4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胰漏;B组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胰漏发生,仅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手术到出院时的治疗费用B组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1)。结论对于囊肿症状不重,病情较稳定的患者一般应首选囊肿壁形成后的内引流术,而症状较重或囊肿形成后持续增大,腹胀加重,对胃肠道等造成明显的压迫症状,以及在等待过程中无法忍受腰背部疼痛之苦的患者急性期早期行外引流术是可行的。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治疗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措施。方法再手术17例均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加外引流术。结果及结论17例均痊愈。囊肿复发的原因多为囊肿引流不畅所致。治疗复发性胰腺假性囊肿理想的方法是低位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加外引流术。

  • 标签: 胰腺囊肿 复发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李淑荣主任将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分为风火上扰、风痰瘀血、气虚血瘀、阴虚风动4种证型,其中,风火上扰者,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风痰瘀血者,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虚血瘀者,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阴虚风动者,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李老师临证过程中重视辨舌之虚实、病之久暂,擅用化瘀通络、醒脑开窍之法,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中风(中医)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中风后遗症 名医经验 李淑荣
  • 简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腔内修复术 穿透性溃疡
  • 简介:目的总结妇产科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及产科手术后出现结肠假性梗阻11例(子宫切除术后3例,剖宫产术后8例)。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1—4d发病,均有中-重度腹胀及不同程度的腹痛,8例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例血常规及血电解质正常,2例血白细胞轻度升高,3例轻度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所有病例X线腹平片均可见除外降结肠的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扩张,无明显液气平面,结肠袋清晰可见。均经外科会诊及检查后作出诊断,全部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手术刺激、妊娠、产程延长等可诱发该病,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治疗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科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符合耳廓假性囊肿。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无1例复发。耳廓外形恢复正常,无增厚变形,无后遗畸形,无复发。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 手术 微波
  • 简介:摘要目的为避免EDTA抗凝剂诱发血小板聚集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错误结果报告。方法采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结果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后仪器检测血小板计数不受干扰。结论加强血小板减少现象原因的综合分析可纠正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

  • 标签: EDTA抗凝剂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耳廓假性囊肿也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耳廓轻度外伤、揉搓、挤压等因素有关。目前对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方法多效果不佳;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也较高。我科近年来对门诊的26例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和软骨膜切除术,术后行囊肿区域耳廓全层贯穿间断缝合、结扎加压并引流的方法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与同道一起分享。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贯穿缝合加压引流手术
  • 简介:1案例资料1.1病历资料王某,男,34岁,主因持续性心前区憋痛7小时于2009年8月20日就诊。彩超示:肝正常大小,脾大,脾门静脉扩张。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2-4S-T抬高,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冠心病 假性室壁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PHP)临床症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4月PHP患者61例回顾分析,发病年龄分组,A组(未成年发病)38例,B组(成年发病)23例,比较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结果:临床症状分析,抽搐为高发症状,另外常见意识障碍、肢体麻木、无力(P<0.05);A组较易发生抽搐(P<0.05)。生化指标分析,PHP临床血磷指标较高,组间A组较高(P<0.05);血钙指标比较,组间无可比性差异,均低于正常值(P>0.05);LDH指标比较,PHP病程中高于正常值,组间A组较高(P<0.05)。结论:在PHP病程中常见合并抽搐症状,未成年起病抽搐高发,通常可见PTH、LDH和血磷等指标异常增高,患儿表现显著。当未成年个体发生不明抽搐时,PHP风险较高,应行生化检测。

  • 标签: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PTH指标 血钙 血磷 抽搐
  • 简介:摘要创伤并假性动脉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却是一种可致命或致残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报告我院收治3例创伤并假性动脉瘤患者在病情观察、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认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利于临床诊断;术前、术后护理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创伤 假性动脉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出现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19—83,平均66.24±5.22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从而总结发生原因与相应的处置方法;结果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EDTA耐受性、大血小板多、冷凝聚、抽血不顺、血小板卫星及其他等。不同原因的临床现象不同,但EDTA耐受性与其他情况的临床现象较为相似,需要进行重点识别。而针对不同的原因也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结论诱发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较多,因而应结合临床研究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检查策略,清晰提示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置。

  • 标签: 肿瘤患者 血小板假性减少 临床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