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84例2017年2月无月份-2018年9月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组则采取西医加上针刺治疗。比较西医治疗组、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组疗效;吞咽困难改善的时间、声音嘶哑改善的时间、饮水呛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组疗效、吞咽困难改善的时间、声音嘶哑改善的时间、饮水呛咳消失时间、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组不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医加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针刺治疗 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 效果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24岁,因右中上腹渐进性增大搏动性肿块伴右侧腰痛1个月于1999-08-14入院。2年前有腰部钝性外伤史。当时体检"血压"正常。曾在多家医院检查,报告有"腹主动脉瘤、右肾萎缩"。入院检查:血压22/16kPa,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全收缩期杂音,周围动脉搏动正常。右中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约6cm×8cm的局限性隆起

  • 标签: 假性腹主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假性近视使用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主要使用山莨菪碱滴眼液作为治疗药物,对照组则使用阿托品滴眼液作为治疗药物,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明显比对照组15.6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山莨菪碱滴眼液 假性近视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中药口服配合针刺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假性球麻痹率,能够很快的改善症状。方法对假性球麻痹患者,采用中药口服配合针刺治疗的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中药口服配合针刺治疗的方法,对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假性球麻痹 中医 针刺 临床观察
  • 简介:<正>患者,男性,66岁。2014年10月1日因"左下肢肿痛1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发生右侧膝关节外伤,1个月后逐渐出现左下肢小腿后侧肿胀及疼痛,且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左下肢小腿部明显肿胀,局部可及搏动性肿块,大小约4cm×4cm大小,搏动节律与心律一致,右侧胫后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左侧胫后动脉搏动未及。行下肢CT血管造影

  • 标签: 胫后动脉 下肢肿痛 搏动性肿块 假性动脉瘤 膝关节外伤 腓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少儿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50例假性近视少儿,采用耳穴压豆方法进行治疗。3日更换一次,10次为一疗程,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效果分析。结果一疗程治疗后39例视力提高2-3行,11例视力未进展;坚持治疗4个疗程以上,其中37例视力恢复正常,10例视力提高2-3行,3例视力未进展。结论耳穴压豆可有效治疗少儿假性近视,恢复少儿视力。

  • 标签: 王不留行籽 耳穴压豆 少儿假性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诊断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开窗式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10—2017-04间收治的84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激光打孔对口引流,观察组采取开窗式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随访3~6个月,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2.38%),对照组复发8例(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开窗式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开窗式手术 耳廓假性囊肿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外周血中出现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及泪滴样红细胞是骨髓纤维化患者常见的表现。小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大小近似于大血小板,全血自动分析仪易将其误判为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现报道1例骨髓纤维化转化急性白血病的老年患者,起病时血小板明显减低,化疗后短期内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数值恢复,与临床预期不符。最终通过复查血涂片以及后续的荧光染色法验证,证实为假性血小板增多,避免了误导后续诊疗。

  • 标签: 骨髓纤维化 红细胞碎片 假性血小板增多
  • 简介:患者,男,26岁。从事皮包、皮鞋、皮制品加工及室内装修工作,因头昏、头痛,全身不适,精神不振,来我院门诊就医。对患者血液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查RBC:1.06×10^12/L,WBC:8.6×10^9/L,HGB:80g/L,PLT:1132×10^9/L。由于血小板过高,为防止仪器检测有误,另取血用血球计数仪反复检测5次,血小板计数差异不大。

  • 标签: 红细胞 脆性增加 血小板增多 病例报告 脉冲幅度
  • 简介:目的:回顾总结28例四肢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28例,其中采用瘤体切除及动脉壁修补术4例、瘤体切除及动脉端端吻合术8例、瘤体切除及血管移植术16例(其中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0例、头静脉移植4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结果28例手术修复均获成功。3例伤口进行游离植皮的患者中2例一期愈合、1例部分植皮坏死、经换药2周后再次植皮成活。随访1~10年(平均5年零8个月),临床及超声波检查均显示修复动脉通畅且无假性动脉瘤复发。自体静脉移植的患者中有10例2年后超声波检查显示移植静脉轻度扩张,但无动脉瘤形成。有邻近神经发生受压症状的6例患者,在假性动脉瘤切除和动脉修复手术后6个月左右症状均消失,未造成患肢的功能障碍。结论外伤造成的动脉损伤是假性动脉瘤最常见的原因,医源性损伤所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假性动脉瘤要尽早治疗,尽可能进行血管修复。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帮助,MRI和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四肢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比较超声诊断与手术及CTA结果。结果:12例均行超声检查且经CTA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外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加压治疗6例,超声引导下注入抗凝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病变段血管旁见一搏动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周边为薄厚不均的血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囊性部分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血流信号,其旁可见一破口与相邻动脉相通,频谱多普勒于动脉破口处测及双期双向血流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准确率高、无创伤性,是假性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动脉瘤 假性 诊断
  • 简介:本文通过对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表现的分析,指出二者之争与特定的时空有着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虚假性。并进而分析了社会科学领域内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相容之处:二者都要分析"实在"的作用;二者都承认惯例(convention)的重要性;实证主义方法论也没有否认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研究的作用;建构主义方法论并不否认实证主义方法论对认识事物的作用。

  • 标签: 实证主义 建构主义 虚假性
  • 简介: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收治的15例假性动脉瘤,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5例病人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3.9岁(9~57岁).外伤性9例,夹层所致者4例,手术所致者2例.颈内动脉11例,椎动脉3例,颈外动脉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4例.影像学特点表现为不位于血管分叉处,形状不规则,瘤底部常有"小壶"影.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麻下经股动脉或颈动脉Seldinger's穿刺,在系统抗凝情况下栓塞动脉瘤.结果15例假性动脉瘤中栓塞动脉瘤而保持载瘤动脉通畅4例,闭塞载瘤动脉7例,球囊及微弹簧圈闭塞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而保留载瘤动脉4例.全部病例栓塞后动脉瘤均消失.半年后血管造影随访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而首选的方法.

  • 标签: 颅内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结合4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4例均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3例行肾动脉造影确诊。本组患者2例行移植肾及动脉瘤切除术,1例采用带膜支架髂外动脉置入治疗,1例未作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观察。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及预防感染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移植肾 假性动脉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行外科整体护理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胰腺假性囊肿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行外科整体护理。比对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行外科整体护理,可让患者尽早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外科整体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假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假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积极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积极心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血压水平在治疗后第1、2周无显著性差异,4 周后有显著性差异,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血压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假性高血压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功能训练,加强吞咽方法和吞咽肌群舌肌、喉肌、咀嚼肌运动训练及吞咽反射训练,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64例患者经过7~10d治疗与康复护理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障碍程度进行疗效评定,29例恢复至1级,32例2级,3例3级,训练过程中发生轻微饮食呛咳共230次,无严重误吸等意外事件,出院前全部患者均能经口正常进食,康复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急性假性球麻痹(APBP)并发症的影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APBP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营养组,观察两组患者吞咽用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提高率和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10d治疗后,营养组和对照组吞咽困难改善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2.5%和55%(P〈0.05);15%和40%(P〈0.05);77.5%和45%(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抑制性免疫指标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下降(P〈0.05),而增强性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提供肌体所需要的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脂盼等成分。营养支持对于APBP患者存在的吞咽困难、营养不良不仅能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从而改善预后。

  • 标签: 肠道营养 眼球运动障碍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