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临床交叉配血和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比例,确定最大抗凝比例,取68例标本分别用EDTA-K2、肝素钠和1:49枸橼酸钠抗凝,分别用来鉴定血型和做抗体筛查,最后用聚凝胺法及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检测不同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的结果的影响。同时,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各30例阳性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检测,观察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检测HBsAg、HCV、HIV、TP的影响。结果:1:49的枸橼酸钠抗凝管能达到抗凝效果,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没有影响,不抗凝采血管对HBsAg、HCV、HIV、TP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比较,2种采血管对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9枸橼酸钠抗凝剂能提高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1 49枸橼酸钠抗凝剂 交叉配血 输血传染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 。 方法:选取 201 8 年 01 月至 2019 年 1 0 月在我院进行 输血 治疗的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自愿者原则,分为研究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对照组患者给与盐水法检法,研究组给予 低离子聚凝胺 检验,对比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研究组患者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研究组患者检验灵敏性和精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检验所用时间为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较高,能明显提高交叉配血检验准确性并降低检验所用时间,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输血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体检的160例健康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验血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160例群众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平均每个小组各80例群众,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形式进行验血,研究组的体检群众则采取凝聚胺技术进行验血,检测结束后,对两组成员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进行相应的抗体(青霉素)识别时,研究组群众的血液样本在肉眼观察下就可进行相关的操作,而对照组群众的血液样本则需在显微镜的协助下进行操作,Rh抗体鉴定时,研究组需要的血清数量是对照组的10%,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群众检测的效果与对照组群众进行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检测效果,对其输血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输血 凝聚胺技术 检验 优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需要输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盐水检验法,观察组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结果观察组血液检测正定型率以及方定型率较之对照组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中应用卡式微柱凝胶实验有助于提高一次性正确率,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76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照组给予常规盐水法检验,各88例,且对正定型率、反定型率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正定型率及反定型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一次性正确率的同时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共抽取1024例进行输血的实验者均于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验,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512例施以盐水法,观察组512例施以卡式微柱凝胶法。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检验正确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正定型检测正确率为100.00%,反定型正确率为98.05%,正反两项定型检测正确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70%,对照组满意度为90.04%,前者明显高于后组,有统计学含义(P <0.05)。结论 输血中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可有效提高其检验的正确度及满意度,应多加运用。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 临床输血 正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式微柱凝胶实验在临床数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输血样本中的80例。所有血样均需进行卡式凝胶试验以及盐水试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盐水法检验,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前者符合率均高于后者,效果更加理想。结论: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对临床输血提供可靠安全保证,临床中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临床输血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展开输血检验中将凝聚胺技术进行应用的主要优势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开展选择为我院,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以接收的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展开血液检测,人数为100例,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输血检验 应用优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输血检验临床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抽取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小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输血满意度96.67%小于对照组81.67%(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实施临床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升输血安全性,提高输血满意度。

  • 标签: 输血检验 常规干预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对照组以盐水法检测,研究组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就两组检测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正定型和反定型检测的准确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可对血液情况予以准确反馈,应用效果好。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检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将XX医院检验输血科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实施交叉配血的患者99例作为观察对象,对99例患者分别给予盐水法(参照组)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研究组)的检验处理,比较两组临床输血检验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检验后的正定型符合率、反定型符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99例交叉配血患者输血检验后的C阴性例数12例(12.12%),E阴性29例(29.29%),RhD阴性1例(1.01%),结果配血不和患者3例(3.03%)。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给予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准确性较高,能为输血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检验 交叉配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接受盐水法检测,观察组54例接受凝聚胺技术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对比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观察组87.04%、94.44%、88.89%高于对照组64.81%、74.07%、66.67%(P

  • 标签: 输血检验 凝聚胺技术 盐水法 凝聚消失时间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h抗D血型检验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方法:通过收取输血科的患者共计13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IgM)单克隆抗体对受检者的红细胞直接凝聚反应作为鉴定Rh血型标准,对Rh阴性血的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Rh血型系统不同抗原检出率进行比较,其中阳性中E抗原、C抗原、D抗原分别为20.0%、42.0%、38.0%,阴性中E抗原、C抗原、D抗原分别为16.0%、21.0%、0.5%。结论:Rh抗D血型检验能够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并改善输血治疗的效果。

  • 标签: Rh抗D血型 检验 输血 关键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患者输血前检查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因此,输血前血型评估、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对于增加健康输血治疗安全系数具有着非常的关键的意义,绝不容忽略。输血前检查,其目的是让新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导致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损伤。在检验医学中,并没有几项检查能够像输血前检查那样,临床医生几乎可以全部信赖其成果,在输血前检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偏差,稍有疏漏后果将相当严重。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输血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阐述意见。

  • 标签: 输血;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检验中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意义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接受输血治疗者,按不同时间给予不同方法分组对照研究,见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40例患者未行不规则抗体检验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40例患者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对比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观察组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和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筛查 护理配合 输血安全 抗体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提高l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不断完善和细化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和节约临床用血的目的。方法:严格按照医院对临床输血病历的标准对本院近一年内输血病历中的书写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血病历进行评估后,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病历质量问题有五点:“申请单项目缺项”占总输血病历数的15.6%;“申请血液种类或数量不规范”占21.3%;“大量输血审批单欠缺或缺项”占24.1%;“输血前未对相应的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占27.1%;“输血后效果无评估”占29.4%。结论:有效提高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病历评估体系及管理模式,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真正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疗效。

  • 标签: 输血病历 书写质量 输血安全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