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是甘肃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几年来,展览以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丝绸之路特色,受到国内外观众好评,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从展览举办的动机、内容和形式的特色等几个方面对该展览进行研究。

  • 标签: 丝绸之路 甘肃文物 甘肃省博物馆 精神文明建设 精华 丝绸之路特色
  • 简介:海南,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2大岛,地处我国最南端,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全省包括海口、三亚、儋州、文昌、琼山、琼海、澄迈、临高、琼中、通什、东方、乐东、屯昌、白沙、万宁、陵水、昌江、定安共18个县、市,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566万,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为了开发我国热带蚕业,发展海南丝绸,笔者于1989年受聘来到这块人们过去认为“神秘”的热土。通过4年的艰苦工作,现在看到了海南蚕丝业发展的希望。

  • 标签: 海南 蚕桑 丝绸 开发
  • 简介:今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丝绸行业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日益显现,既有经济转轨带来的旧矛盾,又有加入WTO后与之不相适应产生的新矛盾,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结构、成本质量等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目前,我区丝绸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举步维艰.如何早日摆脱困境,掌握新一轮发展机遇的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已经成为摆在我区各级领导和从事丝绸行业广大干群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当前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寻找新思路、制定新对策,必须准确完整地领会江总书记今年"5·31"讲话精神实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先进、加快发展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丝绸行业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对此,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丝绸业 结构调整 WTO “三个代表” 发展
  • 简介:据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提供,今年1~6月份全国20个重点城市丝绸产品销售收入完成61.0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5%;产品销售利润完成5.32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完成2535万元,利润总额完成-5.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1.56亿元。亏损企业数为243个,亏损面64.29%,比去年同期增加7.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21%;期未运成品存货为29.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7%。1~6月丝期未库存2246吨,同比下降2.63%,比年初库存增加13.01%;丝织品期未库存11382万米,同

  • 标签: 丝绸产品 重点城市 销售额 丝织品 库存增加 中国丝绸工业
  • 简介:发现已经一年多了,不少关心这个碑的人常常问起我当天的情况和此碑的意义.在此略作介绍并陈管见,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

  • 标签: 南方丝绸之路
  • 简介:成立50多年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经过几代丝绸人的艰苦奋斗,目前已成为拥有超过100家国内外企业、资产超30亿元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集茧、丝、绸、纺织服装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于一身,实现了贸工农、科教研一条龙。近年来,广东省丝绸集团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集团的出口业务、经济效益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出口额连续几年在行业内保持第一,2005年进出口额达到1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亿美元。自2000年授权经营以来,集团公司在省各部门组织的考核中,每年均取得考核优秀值;在国企改革改制中,率先走一步,对所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实行新体制,焕发了新的生机,被省领导称赞为广东省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 标签: 集团公司 广东省 丝绸 财务管理 大型企业集团 国企改革
  • 简介:东台市是全国闻名的产茧大市,自2000年以来,强力推进和实施养蚕业"质量标准化"工程,通过近几年努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现有桑园11.5万亩,2002年饲养蚕种29万张,产茧23万担,产值1.72亿元,上茧率96%,解舒率75%,茧丝净度94.5分,春茧丝长1230米,秋茧1150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现将我市如何从生产上开展提升标准化水平的"六化"做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标准化水平 茧丝绸 东台市 桑树品种 蚕品种
  • 简介:青海为古丝绸南路所经地区,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在生活生产中创造了适应自身及地理环境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而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体育文化。这些内容丰富、特征各异并具有各种功能的体育文化现象,有些可以与中原地区的体育文化相媲美,有些甚至超过中原地...

  • 标签: 民族体育文化 青海段 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 吐谷浑 中原地区
  • 简介:<正>振兴“南方丝绸之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关系研讨会于1990年8月13日至18日,在西昌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人员有文博、历史、民族、民俗、新闻、出版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近80人。他们分别来自川、滇两省十五个市、地、州的30多个单位。凉山州委副书记朱洪明、副州长巴莫尔哈和西昌市市长施正华等党、政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凉山州和西昌市工交、财贸、轻化、外事、方志等方面的代表,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 标签: 南方丝绸之路 西昌市 研讨会 凉山州 西南民族地区 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