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嗅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嗅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病人行手术治疗,翼点入路5例,额外侧入路15例。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估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Simpson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5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对提高嗅脑膜瘤手术效果及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关系。

  • 标签: 脑膜瘤 嗅沟 入路 翼点 入路 额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芪补血颗粒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考察西芪补血颗粒临床拟用量的安全性。方法大鼠给药相当人临床拟用剂量50倍的剂量,通过观察给药后大鼠的一般反应、体重、摄食与饮水、血液学及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研究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食水量、凝血功能、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影响,也未见与药物毒性反应相关的明显中毒靶器官及停药后的毒性延迟反应。结论西芪补血颗粒的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西芪补血颗粒 长期毒性 安全
  • 简介:摘要通过对西红花与伪品(莲须)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入水试验几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二者之间的区别。

  • 标签: 西红花 伪品(莲须)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患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6月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共21例,其中以6个月到7岁为常见。其中高热惊厥17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颅内出血2例,结果经治疗护理后症状缓解,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营养,作好基础护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加强安全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病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药品通用名]枸橼酸西地那非(sildenafilcitratetablets)[商品名]万艾可(VIAGRA)[背景资料]万艾可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辉瑞制药公司的研究者们准备研究开发治疗心绞痛、冠心病一类疾病的新药。那时研究者们已经知道人体内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化因子叫环磷酸鸟苷(cGMP),它具有扩张血管和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cGMP在体内可以被一种酶灭活,这种酶叫磷酸二酯酶(PDE)。他们想如果磷酸二酯酶可以降低体内cGMP水平.那么抑制这种酶.就有可能通过增加体内cGMP浓度而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磷酸二酯酶 辉瑞制药公司 CGMP 治疗效果 药品通用名
  • 简介:摘要坦西莫司是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的首个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治疗晚期RCC的Ⅱ/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坦西莫司对RCC有显著疗效。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文就坦西莫司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原料合成、制剂开发及质量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坦西莫司 肾癌 靶向
  • 简介:以水杨酸和念创木酚为原料,在PCl3催化作用下合成水杨酰愈创木酚酯,收率由国内文献的49.5%提高至77.1%,再经乙酰化合成呱西替沙,收率96.30%。

  • 标签: 呱西替沙 合成 正交试验
  • 简介: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是我们熟知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英雄女护士,在那场著名的战争中还有许多优秀的护士曾经为了救治伤员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这里讲述的就是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黑人护士玛丽·珍妮·西可。

  • 标签: 女护士 黑人 克里米亚 南丁格尔 战争 玛丽·珍妮·西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药立西-6含片的制作方法,观察其稳定性。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蒙药立西-6含片,将准备好的丁香、木香、诃子、玉簪花、甘草和石膏制成蒙药立西-6含片,分析该含片的制作方法,并采用留样观察试验研究该含片的稳定性。结果:在室温环境下,样品1蒙药立西-6含片与样品2蒙药立西-6含片的形状、杂质、溶出度及含量都无明显变化,放置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本法制作蒙药立西-6含片是非常可行的,且该药物的稳定性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药立西-6含片的制作方法,观察其稳定性。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蒙药立西-6含片,将准备好的丁香、木香、诃子、玉簪花、甘草和石膏制成蒙药立西-6含片,分析该含片的制作方法,并采用留样观察试验研究该含片的稳定性。结果:在室温环境下,样品1蒙药立西-6含片与样品2蒙药立西-6含片的形状、杂质、溶出度及含量都无明显变化,放置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本法制作蒙药立西-6含片是非常可行的,且该药物的稳定性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西酞普兰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四、第八周HAMD评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物,其疗效显著优于西酞普兰,且安全性高、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度洛西汀 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86%和48.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疗效优于西酞普兰。

  • 标签: 度洛西汀 西酞普兰 抑郁症 躯体症状
  • 简介:摘要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d为1周期,化疗4-6周期,应用多西他赛前1天、当日、及第二天口服地塞米松,8mg,日两次,化疗同时应用止吐、保肝及对症治疗。每2周期评价1次疗效。结果44例患者中,有备无患例因不良反应严重,停止该方案化疗,其余患者均完成4-8个周期化疗,CR(完全缓解)7例,17.5%;PR(部分缓解)17例,42.5%;SD(稳定)10例,25%;PD(疾病进展)6例,15%;RR(总有效率)60%%,(DCR)疾病控制率85%。TTP(无疾病进展时间)8、9个月,中位生存期20.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及血小板下降,但经过处理可以继续化疗。

  • 标签: 多西他赛 联合 吉西他滨 复发转移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度络西汀进行治疗,采用HAMD与TESS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还观察到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要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药物反应速度较快,不良反应轻,因而该种药物治疗抑郁症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度洛西汀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氢溴酸西酞普兰组,艾司西酞普兰剂量10~20mg·d^-1,氢溴酸西酞普兰20-50mg·d-^1,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观察时间为期6周。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0.6%,治愈率47.1%,氢溴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61.8%,治愈率41.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11.8%)、恶心(8.8%)、头晕(5.9%)、口干(5.9%)等,与氢溴酸西酞普兰无差异。脱落率和失访率各为11.8%和14.7%,无显著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疗效与氢溴酸西酞普兰相当,但起效快于氢溴酸西酞普兰。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氢溴酸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标签设计,10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组,治疗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疗效,意向治疗分析法(IntenttoTreatAnalysis,ITT)处理研究数据。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按照末次观察推进法(LastObservationCarriedForward,LOCF)处理缺失值。结果治疗8周脱落率艾司西酞普兰组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21%:41%,χ^2=4.82,P〈0.028);完成8周疗效观察的病例,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0.3%;氟西汀组有效率86.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1.282,P=0.673);ITT分析显示两组8周时疗效显著性差异,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氟西汀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氟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氟西汀。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老年期抑郁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安慰剂与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6周,以HAMD及HAMA二种量表观察疗效,以TESS观察副作用。结果二组间HAMD和HAMA于第1、2、6周末减分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TESS各周差异均不明显。结论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优于西酞普兰,且耐受性好。

  • 标签: 西酞普兰 利培酮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随着社会多种原因,老年期抑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很容易思维迟钝、兴趣减退、情感低落,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病死率同样很高,患者经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情绪问题,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老年期抑郁症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多种药物,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是常见的抑郁症药物。我院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治疗的时候,将2个药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期抑郁症 临床治疗 度洛西汀 氟西汀 老年患者 心理障碍